□陈侃章

七绝雪后落日村庄(晋风唐韵延庆寺)(1)

今延庆寺因疫情关门。

诸暨南部的延庆寺,源远流长,名头响亮,其创基是魏晋时期的千岁禅师,其修复弘扬是唐朝“吴家文学”的吴翥、吴融、吴少邽。高僧、名臣、诗人与这座佛寺有着千丝万缕的切身关系。而千年以后的抗日战争时期,这个寺院又写下了惊艳一笔。

高僧创基,宰相修复

千岁禅师是印度到中国较早的传教士,相传魏晋时从西域入蜀,一路辗转游方,结缘诸暨宝掌山。自称携西域真经,拥晋朝遗风,已有千岁寿源,但还有浑身使不完的劲,因而不断拓展道场,信徒也越来越多。

不管他寿源几何,但千岁禅师对诸暨初唐的佛教传播确有较大影响,据南宋《嘉泰会稽志》卷八载:“延庆院在(诸暨)县东南七十里。唐贞观元年(627)建。有千岁禅师修行于此。”所云千岁禅师即宝掌和尚。他先在诸暨宝掌山(今属诸暨浬浦镇)建立寺庙,后又向南几里许选址,创立了延庆寺(今属诸暨璜山镇),俗称千年禅师道场。

七绝雪后落日村庄(晋风唐韵延庆寺)(2)

延庆寺外景一角。

又据郭学焕《浙江古寺寻踪》载,杭州中天竺,即法净寺也由千岁宝掌和尚创建。宋释元曾有诗赞千岁和尚:“人寿几何,朝露逝川。生周涉唐,本则逝然。东迟达摩,心印始传。执云佛法,独在西天”。到了唐高宗显宗二年(657),宝掌和尚又去浦江县创建道场。

千岁宝掌和尚写有“二浙游”诗:“梁城遇导师,参禅了心地。飘零二浙游,更尽佳山水”。反映了他寻觅到修行佳境的喜悦之情。临终前夕,他写下了“本来无生死,今亦示生死,我得去住心,他生复来此”的诗偈,浓浓的禅风禅趣溢满字里行间。以上两诗《全唐诗·续拾》卷五十七收录。

延庆寺香火缭绕二百多年后,寺院已破败不堪,又逢唐武宗(841-846)灭佛风潮,大量僧人还俗,大批寺庙毁弃,落魄的寺庙更不会有人过问,也有说延庆寺实是“会昌法难”时被人为拆毁的。

唐宣宗即位后,重新尊佛。吴少邽的老家紧临延庆院,面对倾覆的寺庙,不忍如此破败下去,于是在唐咸通八年(867)出资主持修复,同时奏请朝廷将寺改成“溪山院”。溪山书院先为校书、藏书之所,不久扩充为讲学的场所。

七绝雪后落日村庄(晋风唐韵延庆寺)(3)

也许吴少邽没有想到,一千多年以后,外敌入侵中国,抗日烽火连天,诸暨简易师范借延庆寺办学,一时成为诸暨中小学师资的摇篮。

吴少邽(?-895),字国珍,诸暨开化乡大田里(今属陈宅镇)人。吴少邽是“学而优则仕”的典范。他于唐大和七年(833)考中进士,其后官升门下省侍郎,侍郎是侍中的副职。咸通七年(866)出任兵部侍郎,类似于现代国防部副部长之职。唐中和元年(881),吴少邽又晋升为门下省侍中。

门下省侍中是唐朝中枢一个非常重要的官职。唐朝的中央机构为“三省六部制”,“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门下省的正职叫“侍中”,正二品,一般设二人,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重点审查诏令、签署章奏,对皇帝有“回封”之责,对部下有“驳回”之权,为宰相之一,所以侍中又称“左相”。赫赫有名的魏徵的最高官职就是侍中。

吴少邽执掌要职正逢唐朝晚期,藩镇割据,政事纷争,各方坐大,乱象一片。顾盼自雄的刘汉宏与杭州刺史董昌的激烈大战,就发生在这个时段。饶其如此,在秋色残阳的晚唐,吴少邽依然高位挺立,处事泰然,直到年老才辞职归乡。死后,被封为太师。吴少邽对延庆寺的重要作用和影响由此不难想见。

祖孙入传《新唐书》

吴少邽情况前已概说,这里再补叙吴翥。

七绝雪后落日村庄(晋风唐韵延庆寺)(4)

【唐】吴翥画像。

吴翥,字明举,一作鹏举,号文简,生卒年不详。据清《国朝三修诸暨县志》载,吴翥的先祖是江苏常州人,其父亲吴舜咨,凭父荫放到山阴(今属绍兴)任县令,从此定居在山阴县灵芝乡利乐村。吴翥生性淡泊,无意功名,但有文名和才干,有司屡次征召他出任要职,均谢绝赴任,以尽山水之游自娱,晚年漫游到诸暨开化乡大田里,顿觉此地明山秀水,甚合其意,乃举家迁此定居,从而成为诸暨开化乡吴氏始祖。

《新唐书》吴融传中记述到了吴翥,在“大中时,召以署吏,不应。帅高其概,言诸朝,赐号文简先生。”大中为唐宣宗李枕年号,时在847至860年之间。从“召以署吏”句可推断,吴翥其时尚值当打之年,如若老迈就不会“征召”了。由于吴翥品行高洁,优游林泉,不慕仕途,卒后获准“文简先生”谥号。吴翥著作有《山阴集》《闲情集》《招生集》,是一位有影响的文学家。

吴翥包括其两个孙子吴少邽、吴少昙死后,都葬在延庆寺屋后,与该寺厮守相伴。寺侧一源堂,为吴翥祠庙。清《国朝三修诸暨县志》山水志和金石志对此记载较详。

吴氏在此地生根开花结果已有一千多年,陈宅镇大罗、巽溪一带还有吴氏后裔繁衍。

七绝雪后落日村庄(晋风唐韵延庆寺)(5)

《全唐诗》卷六八四吴融《题越州法华寺》。

再说吴融(850-903),据《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八卷文艺传载:“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人。”“为吴翥孙子。”吴融是唐龙纪元年(889)进士。当年韦昭度奉命入蜀讨伐陈敬王宣,吴融掌书记职。韦昭度在四川征战多年,虽使出浑身解数,但战事还是失利,吴融受连累去职。其后投奔荆南节度使成讷门下。不久受召,出任左补阙,从礼部郎中升任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

天复元年(901)元旦,唐昭宗李晔再度登基。吴融最先赶到伺候,唐昭宗命吴融在御座前起草诏令,十多篇诏令不一会儿就写好,且简练详备,行文适当。唐昭宗大为赞赏,即命吴融出任户部侍郎。未几,唐昭宗被藩镇势力所逼,逃往凤翔,吴融来不及跟从,乃亡命阌乡。后来朝廷又征召他担任翰林承旨学士,但过不了多久,吴融就去世了。

吴融是唐朝晚期重要的诗人,其诗文辞丰富,稳健工整,如《题越州法华寺》诗:“寺在五峰阴,穿缘一径寻。云藏古殿暗,石护小房深。”吴融的诗对后世甚有影响,宋代叶绍翁“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名句,实从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的诗句改写而来。名声响亮的贯休也非常赏识他,互有唱和,自己重要的《禅月集》就由吴融作序。《全唐诗》收录吴融诗作达200多首,《唐才子传》也为吴融立了小传。“吴家文学”的美名遍传文坛。

“三吴”关系待理清

按照史载,吴融与吴少邽都是吴翥的孙子,而吴翥晚年举家从山阴移居诸暨开化乡大田里。吴翥元配为陈氏,继娶尉迟氏,生子三个,即吴盖、吴益、吴绎。一说仅吴盖随父徙居暨阳县大田里。至于吴少邽、吴融的父亲,对应吴翥哪一位儿子所出,却缺少记载。

《新唐书》说吴融是吴翥的孙子,而《江阴吴氏统宗源流考》认为,吴融是吴翥的长子,还说新旧《唐书》误作成孙子。民国八年的《山阴州山吴氏族谱》又说吴少邽是吴融的三子,如此“兄弟”变成了“父子”,记载互相矛盾。后修家谱失考的情况比较多见,此即一例。

吴翥的生卒年虽然不详,但大致可判断时段,其中《新唐书》提及大中(847-860)年间征召吴就是一个节点,在此时吴翥还是春秋华年。

七绝雪后落日村庄(晋风唐韵延庆寺)(6)

延庆寺源一堂内景。

吴少邽经历比较清楚,833年中进士,866年任兵部侍郎,881年任门下省侍中,895年去世。吴少邽是吴翥从山阴迁到诸暨的第三代,所以地方志书径直记他诸暨人是可以的。

吴融是889年中进士,901年仍在朝廷起草诏书,直至两年后去世。不管吴融是吴翥的儿子也好,孙子也罢,史书都说他是山阴人。有可能的情况是,吴翥有两个儿子仍在山阴生活,而没有随父迁到诸暨,但是否如此,需要进一步的资料印证。

记载“三吴”的资料纷纭不一,互相牴牾,一时难以核实和理清。吴翥祖籍常州,迁到山阴,晚年到诸暨定居,说山阴人可,说诸暨人也可。而吴少邽是诸暨人也明确有载。至于说吴融是山阴人,有可能他的父亲没有随吴翥迁到诸暨,还有要看他到底在哪块地方成长和生活。

文脉长盛开化乡

延庆寺在北宋时再度重修。北宋文学家萧辟在煕宁七年(1074)写有《重建越州诸暨县延庆院僧法二堂纪略》。文曰:越之暨阳有浮图之宫,曰延庆,有檀越吴君世瑫者,携家庭出资百万修建云云。延庆寺的法堂在嘉祐四年(1059)修成,而僧堂则于治平二年(1065)才修好,可见延庆寺这次修建跨度较长。

明洪武十四年(1381),吴门子孙吴钺撰《延庆禅院舍田记》云:唐咸通年间,钺十九世祖吴山邽,将延庆禅院奏置溪山院,周宣德年间,改为兴福永安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奉敕改为延庆禅院。

吴钺在出资修建寺庙的同时,又捐田资助禅院复兴。延庆寺院有铜钟,系唐代吴少邽、吴少昙捐铸刻就。清咸丰年间,在诸暨知县许瑶光主持下又作了重修,并撰有书文。

七绝雪后落日村庄(晋风唐韵延庆寺)(7)

诸暨简易师范延庆寺办学记。

上世纪40年代战乱,僧众四散。诸暨为保持教育事业不被战争中断,又要避开纷飞战火,乃选中较为清静的延庆寺作为诸暨简易师范的创办场所,再度承担了教化功能,时间长达七年多。在这里培养出大批师资人才,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诸暨教育战线的主力军。笔者70年代初读书时的几位资深老师,就毕业于诸暨简师。他们的敬业,他们的学识令人钦佩,记忆犹新。

名寺一般都会与高僧文人政要相连,人因寺显,寺以人传。延庆寺在唐初创基,历经宋元明清,香火缭绕不断,但除千岁禅师外,似缺少像五泄禅寺灵默禅师这样的高僧,佛学的传承主要靠高僧大德弘扬,后来渐衰,这也是时也势也。不过,延庆寺曾经作为现代教育基地,在烽火岁月中,培养了许多教学人才,无疑是延庆寺闪亮一笔。

迈过岁月的波涛,回溯千年的风烟,诸暨开化乡出了如许文人名宦高僧,文脉可谓昌盛,“开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且绵绵无穷期。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