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和地支,中国古代两个独有的名词,放到现代仿佛是天外来客,不像是这个时空的东西。

那天干地支究竟是什么东西?只是个虚无的概念吗?

其实天干地支依然是用来表示事物分类的。

天干地支首先要理解的是他们是一个整体,天干和地支是一个整体,天干和地支分开来说就会不完整,甚至失去意义。

中国古代把事物分成阴阳两种类别,而根据阴阳的分类特点,一个事物可以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是基础基石,则是阴的特点,外部是外表外在,则具有阳的特点,而作为一个整体,阳就占据了外部位置,阴就占据了内部位置,天干就是这外部位置的具体事物的五行分类,地支就是这内部位置的具体事物的五行分类。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对阳类别事物进一步具体分类描述的十个分类,也就是分别表示十种不同特征的阳类别事物。

简单说就是再把阳类别的事物分成十类,分别用十天干来标识。

地支有十二个,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是对阴类别事物进一步具体分类描述的十二个分类,也就是分别表示十二种不同特征的阴类别事物。

简单说就是再把阴类别的事物分成十二类,分别用十二地支来标识。

至于为什么这样分类?

一般推测是经验总结规律后得出的结论,发现事物规律,然后总结规律得出法则公式,然后再用法则公式验证同类事情,如结果准确,自然这个法则公式也是准确的,这个也是人类一直沿用的办法。

而天干地支的分类特点,分类来干什么,只能以后写一具体的来分享,一时无法全概括。

举个例子,今年是2022年,按中国旧历法,今年是壬寅年,壬就是天干,表现的是阳的特点,寅就是地支,表现的是阴的特点,壬寅是一个整体,代表了2022这一年,缺了那个都不能代表今年,壬则代表了这一年有关阳类别事物的具体特点,也就是壬这个天干分类所具有的特点,寅则代表了这一年有关阴类别事物的具体特点,也就是寅这个地支分类所具有的特点。

例如我们具体出生的日子也是可以用天干地支表示的,像20220年5月30号,这天用天干地支记为癸未日,癸是天干,未是地支,这天出生的人就可以说是癸未日出生的。

最后总结:

天干地支是用来描述一个整体事物的外部和内部特征的,不可把天干地支分开来看。

天干是表示这个事物的外部特征,地支是表示这个事物的内部特征。

天干地支也是阴阳平衡的,内外一体,如果天干地支不平衡,那么所代表的这个事物就失衡或消亡了。

这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逻辑,把什么事物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然后分成外部和内部,再研究这个外部和内部的关系,研究内部和外部的相互作用,从而得出这个天干地支所代表的事物的状态,是平衡还是失衡,是强壮还是体弱,实在是十分有规律的研究行为。

这些都是我十几年研究的心得体会,十分利于后来者的理解和使用,即使目前不理解,等出现迷茫的时候再来看看就可能豁然大解,有缘者得之。

天干地支各有多少个(天干和地支是什么)(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