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侯立新先生诗集《四季禅韵》有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佳作迭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佳作迭出(书名精妙添光采)

佳作迭出

——读侯立新先生诗集《四季禅韵》有感

几天前,朋友带来一本侯立新先生最近出版的诗集《四季禅韵》。我双手接过一看,就被设计精妙的封面及颇具新意的书名所深深吸引。一个大大的手体“禅”字,凸显在眼前,像孙悟空举着的金箍棒,喊了一声“大”,就变得高壮起来。从“禅”字的各起、落笔处,放射出无数毫光,直进入我的五脏六腑,搅得心胸天翻地覆。似乎同时又喷射出闪亮的法气,狠狠地刺进了笔者苍老的心,直达每根神经末端。它似除尘器一样,清扫着衰老的私心杂念,使脑底的净面逐步扩大。与“禅”字对应的形似手指,搭靠在书脊的边沿,现出三个指尖,像隐藏着无限禅功,纷纷推向对方,不断传递着佛的信息,与书名相互构建成一幅神秘莫测的画面。一股反流急急喷出,笔者不由自主地赞道:“这书名取得太精妙了啊!”

诗集书名的新意显示出神奇的魅力,产生出奇特的效果,令我不得不紧紧地捧住,带着兴奋心情认真地拜读起来,并且爱不释手。

我为诗人的诗心、诗情及诗的灵感点赞,更为诗集的书名奇特精妙创意叫好。

书名也和文章的名称(即标题)一样,取得好否,会直接影响人们的阅读兴趣。好的书名文名,像磁铁一般,不但把人的眼球引去,连读者的心也将使之倒倾,令人废寝忘食,反复阅读,欣然吟唱,欲罢不能。《四季禅韵》对于老朽来讲,就收到了如此效果。

由书名的新奇想到世间为万物而命名的事。

给人或物取名,不可马虎从事,应该重视而讲究。

道家曾讲,名为万物之始,万物始于无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管是人或物,先要有名。也就是说,万物都是从取名开始的。

俗话说,名不正,言不顺。有人讲,给子留万金,不如取好名。以上这些无不表示取名的重要。

太极分阴阳为乾坤,阴阳分四象,四象分八卦,衍生出八八六十四卦。老子说,大相无形,大音无声,大有不显,大智若愚。聪明人在确定事物的本原起因时,连生活琐碎事物,也不会急于下定义用文字予以命名,而是要经过反复思考,慎之又慎,以达精益求精。

我想,诗人侯立新先生在诗集汇结前,必定经过认真思考,才将其命名为非常绝妙的《四季禅韵》,给大作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笔者知道命名的方式多各多样,有以属地命名,也有以典故名之,还有用寓意取名的。老朽认为,诗人则是另辟蹊径,以天文现象(四季)与寓意相结合而命书名。此实为诗人的智慧所显。

老朽略略懂得,命名要注意文雅,含有深意,更要讲究雅俗共赏,以便好叫、好听、好记,寓意深重而又大气,有利传递。所以,必须注意的是被命名的万物属性与特点,全方位选择“形、象、音、意、理”俱佳的汉字,也要符合《易经》八卦数理五行“平衡、稳定、流通、顺畅、吉祥”的原则。

名要取好,还应该用语得当,不用太夸张的词语。可一些商铺老板取名,言过其实者举目可见。如有家“天下第一米粉”店,实际规模小,在所处的街道上都排不上号,房间大不过十平米,只摆放有几张小桌凳。经营者原本想招揽顾客,结果适得其反,因无限夸大事实,最后失信于人,生意十分清淡。

名要取好,用字应该准确。注意有四:

一是不管取什么名字,避开带不吉利的字或字义。

二是注意字音选择,回避名称中每个字的声母、韵母相同,以免叫起来拗口。

三是切忌使用与不雅词语谐音的字。笔者曾在公交车上遇见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至今记忆犹新。

那天我坐在公交车上,前排先后走来胖瘦两个老太婆。她们坐下猛地认出了对方。

胖老太惊喜地问:“大妹妹,好久没看见你了,最近到哪里去了呀?”

瘦老太答:“离开你那儿,去‘城南首座’了。”

胖老太惊叹:“到城南守墓?你家哪个去世了,难道还有比你大的老人需要你去守墓?”

“首座”与“守墓”谐音,车上的人听了哄的大笑起来,胖老太被笑得两眼一楞一楞的。

瘦老太提高了声音解释:“不是在‘城南守墓’。我的小儿子在一个叫‘城南首座’的小区买了电梯房,我腿脚不好,爬楼困难,就跟着他搬了去,与儿子媳妇住在了一起。”

在现实生活中,名字谐音引起不快的事随处可见。如“史诗饭店”(死尸饭店)、小区“星都汇蓝湾”(心都会烂完)、小区“伊尔逊华庭”(你儿进法庭)等名字,看字义都很文雅,但读起来会让听者产生误解。

有民谚说,瞎子会弹琴,聋子会安名。如此令人听成了括号中的内容,那就有伤大雅了。

四是字义也要注意选择。既不要用字太俗,也不要取名太洋化,保持中国文化的根基最重要。

侯立新先生的诗集取名《四季禅韵》,既文雅大气,也别有一番新意。特别“禅”、“韵”相加,有先字夺目之功。

为了比较透彻地理解诗人在书名中为何选用“禅韵”,我专门翻找《辞源》、《字典》之类的工具书,去寻师请教。

“禅”者,按照《汉语规范字典》解释,其意一是佛教指静思,如坐禅排除杂念。二是泛指佛教的事物,如禅林、禅师、禅心、禅宗、禅定、禅杖、禅门、禅床、禅客、禅悦、禅寂、禅陵、禅堂、禅傍、禅源、禅让、禅观、禅钻等。诗集选用”禅”字,此处大约是“静思”以排除杂念吧!

初步明白“禅”意,再找“韵”师。韵是形声字,本意指和谐的声音,也指风度、气质、情趣。韵的本意是舒服。比如韵律,感觉舒服的声音。笔韵,感觉舒服的字形。感觉舒服的字画,称作神韵。韵是一种境界,进一步称作道。

我再粗粗地浏览了一下诗集的目录,竟然第六辑的标题也为《四季禅韵》。原来诗人将此辑的标题用作了诗集的书名。

老朽从小对诗人崇拜有加,认为能诗作赋,必定智高谋深,慧眼独具,文思敏捷,灵感擅发。诗人的脑中比宇宙广阔,诗源像蓄满了超凡灵感的大海,永不枯竭,源源不断地流淌。对于吟诗唱对,尤其是写旧体诗词歌赋,那是件神圣而高深莫测的事情。没有文才肚,不敢吃作诗这碗醋。所以自己只能去拜读学习,不敢轻易摩仿习作,以免泄渎了圣贤。就像一个双腿残废者,面对高峻险要的大山,只有仰头兴叹的份,不敢有登攀的心。

老朽首先拜读了第六辑,诗人共收入一年四季中从“立春“到”大寒”所有以中国节气为标题的诗作24首,得益非浅。从这些诗意中,老朽领略到诗人给予的提示。初步认识到,我们每个人,生长在自然界中,会有风和日丽与田园风光,也将遭遇各种风、雨、雷、电、雪、冰、霜、冻、旱、涝、阴霾、沙尘暴、火山喷发、泥石流、雪崩等极度天气和地质灾害的侵袭与危害;在社会生活中,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既有无私相助与团结友爱,也不可避免地遇到尔虞我诈和不公与伤害;在家庭生活中,既有父母妻儿关爱及亲朋好友的帮衬,也有上孝父母下养子女的责任或帮朋助友的义务;在个人工作生活中,既有取得学习、工作、事业成就的快乐,也有前进路上失误的压力与苦恼。总之是有得又有失,而可能是失有时会大于得,苦多于乐,顺利少于挫折。这些挫折、失落、痛苦,在人生中大都是自来的。当心灵变得博大,把挫折、失败、苦难丢在脑后,渐渐变得空灵,犹如倒空了烦恼的碗缽,便能恬淡安静。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没了贪婪心、得失情、享受意,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像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推进,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就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质朴无瑕,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由此老朽以为,诗人侯立新先生给予的指引,是由“禅”到了一定程度,就会逐步达到“韵”的境界,最后速速向“道”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