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时期的东平县(两晋时期的仇池国)(1)

西和是甘肃省陇南市下辖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西和县地处西秦岭南侧、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属暖温带半湿润性气候,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因古西和州而得县名,两晋时为仇池国,总面积1861平方公里。境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晚霞湖、仇池山、伏羲崖等景点。

两晋时期的东平县(两晋时期的仇池国)(2)

西和县素有“宝贝的复新地带”之称,以半夏、花椒为代表的植物资源。先后被评为“中国半夏之乡”和“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美誉,盛产中药材,其野生药材多达430种,中药材种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尤以半夏而久负盛名,所产半夏颗粒大、形状好、颜色白、无污染、价值高。

两晋时期的东平县(两晋时期的仇池国)(3)

甘肃省西和县地处南北秦岭交界处,属秦巴山区。境内平均海拔1692米,最高海拔2543米,最低海拔968米。年平均气温8.4℃,无霜期149—241天,年日照时数1500—1800小时,年均降水量451—784毫米,是一个地形高,昼夜温差大,气候偏旱地区。半夏是喜钾作物,西和县土壤富含钾素,给半夏生产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土壤营养条件。尤其是中南部地区,生产半夏不仅产量高,而且形状好、质量高,同国内其它产区的半夏相比,其质量最优。

两晋时期的东平县(两晋时期的仇池国)(4)

西和半夏的发展及荣誉:

1983年开始,十里乡马台村的0.037公顷,开始向周围乡村辐射,逐年扩大。

1985年,西和县半夏野生家种试验获得成功。其后,由甘肃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西和县农牧局、科委等联合进行开发性试验取得成功,全县家种半夏面积获得突破性扩张。

1987年向陇南地区科技处申请列项示范推广。

两晋时期的东平县(两晋时期的仇池国)(5)

1989年甘肃省科委也正式列项推广,此项目的实施曾先后获省、地科技星火项目奖。全县半夏种植面积在短短几年内发展到365.6公顷,遍及24个乡镇。加工的商品半夏销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使西和县初步成为半夏生产和销售集散地。

2004年,西和县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半夏之乡”。

2007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西和半夏”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两晋时期的东平县(两晋时期的仇池国)(6)

2008年,西和半夏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后稷奖”。

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

西和半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西和县长道镇、石堡乡、稍峪乡、苏合乡、西峪乡、汉源镇、兴隆乡、卢河乡、十里乡、何坝镇、洛峪镇、姜席镇、马元乡、晒经乡、六巷乡、石峡镇、西高山乡、大桥乡、蒿林乡、太石河乡等2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两晋时期的东平县(两晋时期的仇池国)(7)

2016年,西和县半夏种植面积达2.4万多亩,总产量占中国的65%,产值超10亿元。仅半夏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1500元。

西和半夏的特点:

1,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内海拔1650米至1850米,土壤类型为山地褐色土、山地棕壤。pH值在6.8至7.0,有机质含量≥1.0%。

两晋时期的东平县(两晋时期的仇池国)(8)

2,西和半夏具有个大、色白、形圆、质坚、粉性足、药用成分高等特点,被誉为“西和半夏”。

3,西和半夏是中医常用药之一,具有镇咳,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肿散结之功能。

目前西和县半夏种植面积稳定保持在2万多亩,年产量8000多吨,占到全国半夏市场的75%以上;全县三分之二的农户都能在半夏这条产业链上增收致富。“杂草”半夏也变成了西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两晋时期的东平县(两晋时期的仇池国)(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