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李贺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如同希腊的雅典,庞贝古城可以说是古罗马发达文明的象征地和标志。但是,和雅典不同的是,它是一座失落的古城,所有的繁华和兴盛被泥土和风沙掩盖,深深地埋在地下。多少年来,人们在寻找着庞贝的遗迹。终于在沉睡了一千年之后,1794年,古城重新被发现,这一显赫一时的文明重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庞贝古城坐落在亚平宁半岛西南角的坎佩尼亚地区,西北离罗马约一百四十公里,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维苏威火山西南脚下十公里处。西距风光绮丽的那不勒斯湾约二十公里,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圣地,始建于公元6世纪。
最早在这里居住的是奥斯克人,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来到了这里,带来了先进的希腊文明;接着从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地区又来了一批人,他们带来了意大利本土最古老的伊特拉士坎文明,庞贝就是在希腊文化和伊特拉士坎文化的共同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公元前3世纪,庞贝归属罗马共和国。发展到奥古斯都帝国时期,庞贝已经成为十分繁华的商业城市和游览胜地。
然而,正如那句有预见性的诗句所言:“世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庞贝人做梦也没有预料到,厄运正悄悄降临到他们头上,而这厄运正来自那座与他们相依相伴的、沉睡了几个世纪的维苏威火山。
在这之前的史书上并未记载这座火山有任何要爆发的迹象。维苏威火山高度只有六千英尺,虽然有时温度比较高,但并不被认为是什么不祥的征兆,人们在山坡上种植果园,开垦牧场,动物们在山顶的灌木丛里奔走,到公元79年灾难来临之前,火山周围的居民与它已经平安相处了一千多年。
公元62年,庞贝及其附近地区曾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房屋和别墅倒塌,城市管道系统被破坏,许多人丧生于瓦砾之中,以至于当时在位的皇帝曾一度考虑要遗弃这个地方。这次地震其实是维苏威火山苏醒的一个前兆,地球内部被禁锢已久的压力终于快要释放了。然而,当时的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只是在震后积极努力地重建家园,像往日一样地忙碌着。不知不觉之中,阴影已经笼罩了这块土地。随着地球内部压力的逐渐增大,到公元79年8月维苏威火山苏醒前,它周围地区已经发生过多次震颤,井水干涸了,地面上的动物焦躁不安,一些经历过公元62年地震的人们,纷纷收拾财物逃离这个地方。8月24日凌晨,毁灭性的灾难终于降临。火山灰开始从火山口上溢出,沉睡了千年的恶魔慢慢伸开了懒腰。下午1点钟左右,先是有一片奇特的云彩从山顶缓缓升起,向四周扩散,接着传来了震耳欲聋的爆裂声,维苏威火山如一门冲天火炮,以约声速两倍的速度喷射出高达十七英里的浓烈熔浆,熔浆在空中被粉碎成小颗粒,扩散成一个大云团,随着气流向东南方向移动,它很快笼罩了附近几个城市。
火山喷出的大量热蒸汽形成的雨水倾盆而下,山洪冲刷着山石泥土和火山灰,巨大的泥石流顺着山谷奔泻而来,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硫磺和浓烟味。看到这种景象,火山边上的庞贝城里陷入一片恐慌,大多数人借助各种交通工具选择了逃离,但仍有千余人留了下来。他们有的是为了寻找亲人,有的是因为留恋家乡的财产,还有一些是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
只两三个时辰的功夫,覆盖在庞贝表层的浮石和石头已经厚达一英尺,建筑物开始倒塌,人们或被浮石击中,或被压在倒塌的建筑物下,或葬身于火灾爆炸之中。随着更多的岩石颗粒飘落下来,庞贝地面浮石的厚度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达到了每小时六英尺。惊慌失措的人们在越积越多的浮石上爬行,有些人则拥簇到了还未被岩石压垮的屋脊下。这是一个灾难的时刻。
与庞贝相毗邻的赫库兰尼姆也见证了这场火山爆发的威力。8月25日,火山灰云团以至少每小时一百英里的速度来到了赫库兰尼姆的上空,那里的人们根本来不及逃往海边,呼啸而至的火山灰云团烧毁了城市的房屋,烧焦了人们的皮肤,整个海滩面目全非,赫库兰尼姆湮没在滚滚的岩浆流中。
随后的几个小时里,火山先后猛烈喷发了六次之多,炙热的火山云团席卷了整个庞贝地区。处于死亡边缘的人们呼喊着,挣扎着,祈求庇佑之神的降临,可惜这次黑暗真的降临了人间。最后一次喷发的火山灰几乎覆盖了城市所有剩余的一切,也掩盖了人们痛苦不堪的最后挣扎。人和动物无一幸免。持续了十八个小时后,维苏威火山的势头开始减弱,而此时的庞贝和赫库兰尼姆早已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成为一片废墟。
18世纪初,一位意大利农民在维苏威火山东南地区修筑水渠时,从地下挖出了一些古罗马的钱币及一些经过雕琢的大理石碎块,其中一块石头上刻有庞贝的名字。在这之前,周遭已经出土了不少建筑遗址。关于庞贝的各种猜测和报道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探险或者探宝,给价值不可估量的维苏威火山埋葬物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1860年,意大利国王维克多.伊迈纽尔二世把庞贝城的挖掘列为国家的重大考古项目之一,并委任菲奥勒利教授主持工作。经过两百多年的持续挖掘,神秘失踪而沉睡千年的古城庞贝终于重见天日。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