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甘露之变后的朝堂好像很快又平静下来了。或许是平静的背后酝酿着更大的不安和躁动吧。但是这些对于白居易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自从836年,刘禹锡被以太子宾客的名义定居洛阳后,白居易和刘禹锡几乎天天在一起。

世事变迁,公元842年七月的一天,好朋友刘禹锡因病也去世了。悲伤之至的白居易感觉自己被掏空了一样,怀着悲痛的心情,白居易写下这首《哭刘尚书梦得二首》:“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今日哭君吾道孤,寝门泪满白髭须。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齿亦枯。窅窅穷泉埋宝玉,駸駸落景挂桑榆。夜台暮齿期非远,但问前头相见无。”

白居易第一个女儿在三岁夭折,老年得子,儿子也在三岁夭折,两个最好的朋友也先后撒手而去,古稀之年的白居易真的累了。一个多月后,白居易最后以刑部尚书的身份,正式告别了官场,接到圣旨的一刻,白居易突然感觉到很释然,默默的写下这首《感所见》:“巧者焦劳智者愁,愚翁何喜复何忧。莫嫌山木无人用,大胜笼禽不自由。网外老鸡因断尾,盘中鲜鲙为吞钩。谁人会我心中事,冷笑时时一掉头。”

每隔一段时间,白居易就要整理一下自己的诗词,这是从年轻时就养成的习惯。这天,白居易缓慢地整理着这些天的诗词,忽然发现了去年和刘禹锡、牛僧孺等人一起聚会时候写的这三首《忆江南》,真是物是人非,“去年今日此门中,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白居易默默地念着。随后,又拿起《忆江南三首》读了起来:

读懂白居易对江南无限怀念的诗句(白居易33.古稀之年忆江南)(1)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桂子,桂花。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竹叶: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浮蚁星沸,飞华蓱接。”

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文选·枚乘〈七发〉》:“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嬿服而御。”此词泛指吴地美女。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早晚:犹言何日,几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尝有甲设宴席,请乙为宾;而旦于公庭见乙之子,问之曰:‘尊侯早晚顾宅?’”

白话译文

①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②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③江南的回忆,接下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什么时候能再次相逢?

时间的刻刀停到了846年八月,中唐时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走完了他了坎坷的一生。唐宣宗李忱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为白居易写下了悼亡诗《吊白居易》:“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没有留恋、没有遗憾。关注下一个中唐诗人--刘禹锡。明天见。

世上没有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成功。所有出众的背后,都有着超乎寻常的努力。真正能够登顶远眺的,都是那些心无旁骛、坚持着往前走的人。再坚持一下,也许你离成功就差那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