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一个“年轻”的省份。

1667年,康熙皇帝将江南省一分为二,分为两个省份。一个是江苏,一个是安徽。江苏名字的由来,是取江宁、苏州二府的首字;安徽名字的由来,是取安庆、徽州二府的首字。

安庆为什么要改名合肥 当了近300年安徽省会的安庆(1)

能够将自己的名字“贡献”出来作为省名,由此可见安庆在安徽的地位。事实上也是如此,从那时候开始,安庆就成为了安徽的省会。

从地图上看,安庆位于安徽省的南部,靠近江西省。从历史沿革上看,安庆有悠久的建制历史。早在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安庆的名字就出现了,从“同安郡”和“德庆军”中各取一个名字,组合成“安庆”,蕴含“平安吉庆”的美好含义。

安庆为什么要改名合肥 当了近300年安徽省会的安庆(2)

清朝时期,安庆一直是安徽第一大城市。安庆作为长江从江西流到安徽的第一座大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交通非常便利。安庆的商人从事茶叶、食盐等贸易,赚得盆满钵满。

安徽商人曾经称雄国内商界近400年,经营范围涉及盐、典、茶、木、粮食、丝绸、棉布、海外贸易等行业,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有的还走出了国门。大家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天下徽商”,可以在西瓜视频上免费观看这部精彩的纪录片:

安庆为什么要改名合肥 当了近300年安徽省会的安庆(3)

基于此,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太平军和湘军在安庆集结了重兵,双方投入数十万兵力,展开了一场持续两年之久的攻防战。就如曾国藩所言:“安庆之得失,定乾坤之转与不转。安庆关系淮南之全局,为克复金陵之张本。”

安庆为什么要改名合肥 当了近300年安徽省会的安庆(4)

最终,曾国藩耗费了极大的代价,占领了安庆。此后,曾国藩就可以率领湘军沿长江而下,直接威胁到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今南京)。

众所周知,清朝晚期,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封疆大吏,启动了一场洋务运动,给清朝带来一线回光返照的机会。安庆就是洋务运动的起点。

1861年秋天,曾国藩深感湘军武器装备太过简陋,不但比不上英法军队的洋枪洋炮,甚至还比不上太平军,因此在安庆兴办了安庆内军械所——这是洋务运动的第一家兵工厂。曾国藩邀请了当时中国最好的科学技术人员,如华蘅芳、徐寿、龚芸棠、徐建寅、张斯桂、李善兰、吴嘉廉等,来到安庆内军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中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

虽然在1864年,曾国藩将安庆内军械所搬到南京,改名为“金陵内军械所”,但安庆仍然对洋务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晚清到民国,安庆经济社会发展在安徽省独领风骚。遗憾的是,抗战期间,安庆陷落敌手,经济社会受到战争的影响,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安庆已经不具备继续作为省会城市的功能了。

因此,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安徽省会从安庆搬迁到合肥。1952年,安徽省的省会正式确立于合肥。与此同时,安庆则降格为地级市。

安庆为什么要改名合肥 当了近300年安徽省会的安庆(5)

安庆丢掉省会位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太偏南了,没有位于安徽省的中心地带。

为什么是合肥取代安庆呢?

其实,合肥的建制历史比安庆还悠久。早在秦朝时期,合肥就成为了一个县,隶属于九江郡。在历史上,合肥人才辈出,晚清名臣李鸿章就是其中之一。人们笑称“宰相合肥天下瘦”,说的便是李鸿章。

安庆为什么要改名合肥 当了近300年安徽省会的安庆(6)

只不过,由于合肥的行政级别一直不高,仅仅是一个县,远离长江和淮河这两大贯穿安徽的主要水系,交通相对闭塞,因此在安徽的政治、经济、文化版图里表现得不是很明显。

但是,合肥也有它的优势,那就是处于安徽省的中心。这种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它最早取代了安庆,成为了安徽省的省会。

安庆为什么要改名合肥 当了近300年安徽省会的安庆(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