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的生活,无非是吃喝拉撒睡但日常生活之外,还得有别的而洗澡就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北京的澡堂子,可是有了名的它自1660年清朝初期,北京 就有了公共浴室 到了清朝末年的1907年,北京就有了中国第一家女子浴池,在哪儿?现在前门大栅栏西街里的铁树斜街 它是“八大胡同”里的一名妓女开的这妓女名叫金秀卿您现在如果有时从那儿走过的话,还能看到胡同旁立的一块石碑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北京最好的澡堂?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北京最好的澡堂(北京的澡堂)

北京最好的澡堂

人间的生活,无非是吃喝拉撒睡。但日常生活之外,还得有别的。而洗澡就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北京的澡堂子,可是有了名的。它自1660年清朝初期,北京 就有了公共浴室 。到了清朝末年的1907年,北京就有了中国第一家女子浴池,在哪儿?现在前门大栅栏西街里的铁树斜街 。它是“八大胡同”里的一名妓女开的。这妓女名叫金秀卿。您现在如果有时从那儿走过的话,还能看到胡同旁立的一块石碑呢。

说起大栅栏西街,说起妓女,就不得多说几句闲话。那就是在这大栅栏西街33号。有一座座北朝南三层五开的砖木结构的楼房,名为“青云阁”。解放前它是 一处娱乐场所。鲁迅先生住在北京绍兴会馆时,也时不时地跑到这儿与朋友们喝茶、聊天。但是它最出名的是什么?是这儿曾经是当年云南蔡锷将军与小凤仙幽会的地方。蔡锷将军反对袁世凯称帝,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后来,正是在小凤仙的掩护下,蔡锷将军才在袁世凯的眼皮子底下,逃到天津,举起了反袁的大旗。现在,这座建筑已经面目全非,可是它大门两边的一副对联仍旧是当年的写真,上联是:深巷藏福地一代文豪一代风流流连于此,下联是:闹市寻幽处我辈儒雅后辈英雄忘返其间。

北京的澡堂子,基本上大同小异。解放后价钱还长期保持不变。多少钱?池塘2毛6,盆塘5毛5 分钱。其区别就是一个是大池子,在一间大房子里,有几个大池子。这几个池子里的水温不同,有冷水的、温水的、热水的。泡澡、泡澡,就是指的在这种大池子里泡。而毛巾、肥皂免费使用。而盆塘则是在一间小房子里设了二张床,两边又单独有各自的一小间,内有一个盆子,就像现在宾馆卫生间里的浴池。供应的肥皂也升级了,是药皂了。再有就是每个澡堂子都提供丝瓜瓤子和火山石。前一种用来搓澡。后一种用来搓脚上的老皮。

大池子也好,小池子也罢,都有床铺,有毛巾被,每张床前有一个小贮藏格子,可以放衣服,有锁。老北京人,有的从一大早澡堂子开门就进去 ,一泡一整天。特别 是冬天,那时节,家家都是依靠烧煤球炉子取暖,怎么烧也赶不上澡堂里热乎呀,就把这地儿当成免费的取暖房间了。那饿了呢,就在里面吃随身带的烧饼,喝免费的茶水。然后就是“呼呼”大睡,睡醒了再去洗,洗好了接着睡。每个澡堂子都有专门搓澡的,一律2 毛6。那时节,搓澡修脚和师傅,技术好的是来自扬州的。北京有老话说:三河的老妈子,定兴摇煤球的,扬州修脚搓澡的。三河、定兴都是河北的县,穷县。所以在那个县就形成了一种行业,有特色。如三河县的老妈子,即保姆,因为三河大多数的人家都有在北京城当保姆的,所以知道在大户人家如何做,如何做得让主人家舒服开心,这就相当 于现在的培训中心了。有的保姆,在一家一做就是一辈子,伺候了这家祖孙三代人,甚至四代人。当这保姆老了时,主人家就把她当亲人养老了。这样的事情很多。我的一个亲戚家就有一个老保姆,我在60年代见到她时,这保姆已经90岁了,俨然像是他家的老母亲一样。真正是反仆为主了。

北京有名的澡堂子要数“清华池”,它不仅设备较好,而且修理脚病比医院不差。剜个鸡眼,挖个肉垫,那是小菜一碟。改革开放后在“清华池”就有一个修脚的师傅,挺年轻的,可是技术好,号称“一刀准”。这人有兄弟5人,他行4 。他的老爸在众人面前 从不提他,因为感觉这老四干 的活儿丢人,整天捧着人家的臭脚,算干什么的呀。

有一天,有个年轻的姑娘 来到“清华池”修脚。她得了甲沟炎,脚指甲化脓了,疼痛难忍。去了大医院看,也是老一套,消炎,引流,最后是拔甲。可这拔指甲不是你想什么时候拔就能拔的,得等,等多久,怎么也得一 二个月。姑娘听说“清华池”有个人修脚修的不错。就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来了。她是拄着双拐来的。这年轻的师傅捧起她的病脚,三下五除二,只用了短短半个小时吧,齐活了。姑娘当即能够扔掉双拐走路了。姑娘愣了,怎么就这么神?我在大医院挂了专家号看的,都解决不了的病,你刀子一动,齐活了!姑娘就真心感谢,又是送锦旗,又是送感谢信,最后 没得送了,就将自己的终身送给了这小伙子。嘿,一个修脚的,白白得了一个大学生漂亮媳妇,这叫什么事儿?

后来,这修脚的师傅被聘为大学的客座教授,专门为大学生讲修脚的技术。他的父亲呢,态度大变,在人面前再也不提他那4个儿子了,一开口就是:我们家老四如何如何。人呐,真有意思!

北京的澡堂子还有一项服务,就是都附带着有理发店。您在洗澡的同时,顺带着把头发也理了,多方便。可是澡堂子里的理发店价格比稍高一点。外面理发的一般也就是一角或者 一角五。这儿的二角或者二角五。就这几分钱,在那时可是大钱了。北京那时的理发店都管刮胡子,用的什么?剃头刀!刮胡子之前,先用热毛巾给您的下巴敷上,等胡子软了后再刮。有的理发师傅还管掏耳朵,甚至有的还给您捏骨。那可真是一种享受。现在,那些美发店,谁还给您刮胡子呀。

澡堂子虽小,也是社会的一个真实写照。这里,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自然也有专门吃这儿的盗贼。他怎么盗?就是从那每张床边的贮藏小箱子上入手。这盗贼有心,老去澡堂子,在休息时,趁服务员不备时,偷偷地将那钥匙弄下模子样儿来,再去配一把。如果再去这家澡堂子,就要某某床休息,为 什么?因为那床紧邻他偷配了钥匙的床。然后就静待鱼儿上钩。一旦有人在那床上休息,这盗贼就等那人去洗澡时下手。得手后立即撤退。

北京70年代初就发生过一起这样的事,而且是在女浴池里。

那天, 有个女的去洗澡,刚刚脱了衣服进浴池,一转脸,看到自己邻床的那个女的,明明才进来,怎么又急急忙忙地穿上衣服 往外走呢?她越琢磨越不对头,就走回自己的床前,打开贮藏箱子一看,天,自己的手表没了 。那时,手表可是贵重的东西呀。一块全钢的手表120块钱。半钢的也要80元。那时的工人才挣多少呀,一个月工资40多块钱。

这女人也是真急了,竟没顾得上穿衣服,光着个身子就冲出澡堂子追了出来。得,北京城演出了一场裸体活报剧。一个光屁股的女人在后面追,一个穿衣服的女人在前面跑。结果当然是那女盗贼被抓住了。这时,那失盗的 女人才发觉自己是全裸的,羞得满脸通红。

平时,澡堂子随时去随时洗,可到了年节时,那就爆满。打一早就得排队。澡堂子后来“发明”了用竹筐装衣服的法子 即让那些急于洗澡的人,把衣服装在一个大竹筐里,然后先去洗。洗好后,有床则休息,没床,只穿上衣服拜拜了。

那时有的单位有浴池,但大多的单位没有。做为职工福利,每个季度要给职工发放洗浴及理发的票券。

我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回到北京后,机关干部的家里都没有卫生间可供洗澡。每每需要洗澡时,就跑到机关浴池。在那里,局长、处长,都能遇上。人人在那浴池里都是平等的。

现在的北京,几乎家家户户的家中都有卫生洗浴设备,市面上的浴池自然萎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