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帅老师在上海极致践行者大会上的演讲逐字稿

前进步伐不是正常动作(前进的正确姿势)(1)

大家下午好。我是帅健翔。

以前我在新东方工作。每次我这么跟别人介绍的时候,他们总是好奇地问我:你最擅长哪个菜系?

我非常尴尬,因为我在教英语的那个新东方,不在教厨艺的那个。

我是个老师,而不是厨师,虽然看起来身材会比较像。

今天很高兴,来到极致践行者大会,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会议没开始之前,我就感受到大会的极致精神。

一周前,我被拉进一个沟通群,活动的小助理在群里向我们讲师提出了要求,她说:老师你们演讲的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如果超过了,就会被抬下去。

我们先不讨论,我能不能被抬下去。

但我平常的经验是,不论是在场的听众,还是主办方,都会求我们多讲点。这还是头一回有人要求我们少讲点。要是平时,我一定会认为,这人是个傻X。

但这是极致践行者大会,我就突然理解了:主办方就连时间把控,都要做到极致。

1.

我人生中第一次领会到极致,是我面试当新东方当老师的时候。

新东方有世界上最变态的面试,一共分为5轮。

第一轮,就是5分钟的面谈,主要看你长得像不像个人,有没有基本的表达能力。

第二轮,是笔试,主要考察你的专业能力。

我前两轮都比较顺利地通过了,就来到了第三轮,第三轮比较可怕,叫批课。

批课通常就是,你回去准备一节1小时长度的课,准备好了,就来学校讲,由早上9点,讲到晚上9点,就反复地讲这一小时的课。

这时候下面是谁听呢,不是学生,而是那些教了十几年课的名师。他们太有经验了,听课的时候,他们会想尽办法来影响你讲课,一方面看看你抗干扰能力如何,另一方面呢,看看你讲课的熟练程度。

比如你在那边开始讲,他们就在下面,也不认真听,有的开始织毛衣,有的开始吃方便面,有的开始互相交谈,窃窃私语,还有的甚至开始抠脚。后来你认真一看,发现吃方便面和抠脚的,是同一个老师。你不能受影响,只能视而不见,硬着头皮往下讲。

你以为他们没听吗,其实不,他们都有听。如果觉得你讲得不好,底下的前辈,就会跳出来打断你,跟你说:你前面40分钟讲得不好,现在重新来一遍!你就得重来一遍。

就同样一个小时的课,反复讲,反复被批,反复调整,反复再被批。直到我们有了稳定的语速,情绪,和风格。这一个小时,就要反复被批半年的时间。半年后,你才终于知道了,什么叫讲好一节课。

批课的每一天都是绝望的,被批评的时候,感觉自己每天至少死去一次,然后第二天又活过来,继续被批。

批课期间,我看到无数的老师在途中被气哭,被骂走。一开始100人,批课以后进入下一轮的,往往就剩下20人了。

后来我知道了,为什么新东方要如此严格地要求他的老师——要把老师逼向极限,让老师做到极致?

目的就是:通过把自己逼疯,从而把对手逼死。

什么是把自己逼疯呢?或者说,什么才是真正的疯狂呢?

物理狂人爱因斯坦,曾经给疯狂下了个定义,他说:Craziness is doing the same thing again and again,and expecting a different result.

疯狂,就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做一件事情,并期待结果有所不同。

大量行动,反复演练,直到世界因你而不同,这是我们第一个前进的姿势。

2.

过了第三轮的批课以后,我就进入了更变态的下一轮。

第四轮,叫磨课。好像带有“磨”字的事情都比较痛苦,比如说,磨练,磨难,还有磨柱。

什么是磨课呢?就是现在你不用准备一小时的课了,你要回去准备一个完整的,20个小时的课,把逐字稿写下来,背下来。准备好了以后,到学校里面来讲,也是从早上9点,讲到晚上9点。

这个时候,谁来听呢?就没有人来听了,那些名师都不来了,直接给你安排一个空课室。让你在里面,对着一个空课室讲课。

也许你想,那不就可以偷懒嘛!谁知道你有讲没讲呢!

你太天真了,新东方的课室都是有摄像头的。据说,这个主管就会通过摄像头,来观察你的一举一动,最后给你一个综合的评价。

这才是最恐怖的,你不会知道主管什么时候看,什么时候不看,所以你每时每刻,都必须表现得精神抖擞,气势磅礴。

有时候,你还得进行虚拟互动。明明那个椅子上没有人,你指着空座位说,这位同学你别睡了,你看看我们这道题选什么?你选C对不对!没错,这道题的答案就是C。

我们就这样磨课。但新东方大多的学生都不知道这个事儿,有时候新东方的一些课室就给学生上课,另外一些空的课室,就安排给新老师,进行磨课。

所以有些学生下课了,经过一个课室,从门上的玻璃往里面一瞧,发现一个老师,正在手舞足蹈地,对着一个空课室充满激情地讲课,以为发生了灵异现象,就跑去退班了。

磨课的过程一般持续半年到一年,这半年,陪伴你的只有那一个空荡荡的课室,摄像头,和一份几十万字的逐字稿。

偶尔对着空荡的课室,你百感交集,莫名的孤独涌上心头,一下哽咽,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

你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你用衣袖悄悄拭去眼泪,继续绘声绘色地讲课。

我的经验是,人生如果要真正成长,痛苦是标配,而孤独是顶配。

一个没有痛苦,又不曾经历孤独的人生,可能只是15天试用版。

没有挑战和难关的游戏会不好玩,没有痛苦和孤独的人生也一样。

请记住,若要走出平凡,必先走进孤独。这是前进的第二个姿势。

3.

如果前四轮都顺利通过了,就进入了第五轮,试用阶段。试用期才是最变态的。

因为这个时候,你就得真正登上新东方的讲台,接受新东方学员的考验。

每堂课结束后,新东方都会让学员给老师打分,满分是5分。

有的同学比较奇怪,他的评语写:老师讲得非常好,下次还会推荐别的同学来上老师的课。然后打分,3分。

有的同学写,老师太胖了,2分。

还有同学写,老师是男的,1分。

学员来到新东方,对老师是挑剔的,是高要求的,也是有期待的。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期待:能学到一些东西,且学习的过程比较有趣。

所以,他们就特别希望老师幽默。

你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幽默感的。但为了尽可能满足学员期待,新东方的老师们,都努力学习着,如何变得更加幽默。

但有些人真的很没有天赋,他们的幽默很僵硬。比如说,曾经有一个老师,讲课讲到大半,把电脑一盖,一脸严肃地说:今天,我们的知识点都讲完了,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笑话。

你有没有发现,在你给别人讲一个笑话之前,你是不需要通知别人你在讲一个笑话的。就好像,你今天穿一个运动服,上面不会写着“运动服”三个字。

虽然笑话讲得僵硬,但最起码这位老师已经开始尝试了。

开始了,就比从不开始要强。

你别以为讲好一个笑话,做好一次幽默的表达,看起来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有时候你不小心,还会讲错。

之前我做教学培训师,专门负责教老师讲段子。有一位老师,她正要去给初二的孩子上数学课,课程的主题是“平行线”。

这位老师在上课前,专门跑来办公室,请我替她把关。

她说:帅老师,我为今天的课想了个幽默,你帮我听听,看怎么样?

我说,好啊,你说吧。

她说:我打算问我们班同学,同学们,猴子为什不喜欢平行线啊?答案是:因为平行线,没有相交(香蕉)。

我觉得不错,因为初二的孩子也比较好满足嘛,就告诉她:可以,你放心讲去吧。

结果等她下课以后,回到办公室,我看到她一脸不高兴,我就问她:讲得怎么样啦?

她一脸懊悔,捏着拳头跺着脚,说:唉,别提了,我上课的时候一紧张,一激动,就把问题给问错了!

我说:你问什么了呢?

她说:我问我班同学“同学们,猴子为什么不喜欢香蕉啊?”

同学们就很纳闷了,老师,猴子为什么不喜欢香蕉啊,我们也喜欢啊!

你看,即便准备充分,到了临场发挥,可能还会出现差错。

也许你会好奇,为什么新东方能出来那么多牛人?新东方老师,又为什么会与别的老师感觉不一样?答案就是,我们有过你难以想象的压力和历练,而这些历练,一个普通人,在任何的地方,根本不可能得到。

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外部的刺激,严格的标准和要求,都在慢慢地转变为我们内在的动力。而这些内在的动力,让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让我们不断地前行。

把外在刺激,转化为内在动力,不断前进,达到极致。这是我们前进的第三个姿势。

4 .

所以以前,我的眼中,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老师,分别是:新东方老师,和老师。

直到上年,两种老师变成了三种老师,分别是:新东方老师,老师,和“不是老师”的老师。

2017年,是知识付费的高潮,那些不是老师的人,也开始当老师了。比如说,没有写过公众号爆文的人,开一个写作课,教人写爆文。长得像鬼的人,开一个课,教人个人形象管理。话都说不清楚的人,开一个课,教人高效沟通。

这时候,人心变得空前的浮躁。

比如,大家都纷纷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开始往自己的身上贴各种标签。

我见过比较好玩的。一开始,有人的标签是:早起;然后出现了更厉害的标签:每天早起;最后出现了一个最厉害的:每天早起吃早餐。

什么时候,每天早起吃早餐,都可以变成个人标签了?如果是我,我一定会把自己的标签改为“每天早起不吃早餐“,因为它听上去更牛逼。

这些所谓的个人品牌或标签,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们都在追求某种程度上的极致。

我的好兄弟,李尚龙,写过一本畅销书,叫做《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看到这些标签的时候,我也想说,你只是看起来很极致。

看起来的极致,其实是无力;看起来的有理,其实是掩饰。

去年我参加一个行业大会,到了酒会环节,大家开始互相自我介绍。

第一个人说,你好,我是世界记忆大师,谁谁谁。

第二个人说,你好,我是超级演说家冠军,谁谁谁。

我想了一想,我好像没有什么听起来很厉害的头衔,但面子不能丢,只好跟他们说:你们好,我是正宗的吃货,帅健翔。

我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标签,在他的名字前,他就活反了,不管这个标签看起来有多厉害。

请记住,极致永远不是听起来有多棒,也不是看起来有多好,而是把事情做完了以后有多牛。

而且,你有没有发现,一般说出来的,都做不到。而越做不到的,越要说出来。

比如,那个说“我要学习”的人从来不学习;那个说“我要减肥“的人永远瘦不下来;那个一直说“我爱你”的人,其实并没有那么爱你。

本质上越没有的东西,表面上就越要显得有。

比如,天天在朋友圈学习打卡的人,表面上很自律,实际上,自制力反而偏弱。而天天发书晒书的人,表面上很爱学习,但实际上,肚子里的墨水,可能少得可怜。天天在朋友圈发山珍海味的人,可能是平常吃不上什么好东西,也有可能他本来就是卖这个的。

你是怎么样的人,偏偏不会说自己是这样的人。真相通常都是反的。

就像我的好朋友,李尚龙,他是我见过最剽悍的人,他嫉恶如仇,该出手时就出手,但他不会把自己的名字叫做:剽悍一条龙。

就像我喜欢狗,我养了一只德牧,德牧生性剽悍,我也不会把它的名字叫做:剽悍一只狗。

但我相信凡事都有例外,我相信咱们的猫爷,应该是一个例外。

我写过一篇文章,叫《被误解的野心》,里面有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叫:野心向内,而不向外。

能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也一定会从自己的内在,去寻找那个更好的世界。

因为,只要你试图向外,试图展示,试图炫耀,试图显摆,离极致,就会差了那么一点点。

而差了那么一点点,就不是极致了。

你本该全心全意放在食物的美味上,却边吃边拍照,还边发朋友圈,就注定尝不到美食最原本的味道。你本该全心全意放在写作的内容上,却边写边想着稿费,就注定你的作品成不了杰作。你本该全心全意放在阅读的文字上,却边读边想着怎么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学问,就注定最后的学习效果半斤八两。

你关注了无关紧要的事情,却忘记了做这件事的初心,最终只能无法极致践行。

全情投入,心无旁骛。这是我们前进的第四个姿势。

5.

但是,极致践行就是努力嘛?或者说,努力,就能达到极致吗?

我想说:你想多了。

我们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我们忽略了,有的人,本来就生在罗马。

我们知道丑小鸭会变成白天鹅,但我们忽略了,丑小鸭的父母,本来就是天鹅。

我们要看到自己的可能,也要看到自己的限制。

一个人真正成熟的开始,就是愿意承认,其实自己也有很多东西不太擅长。

只要是你不擅长的事,你再努力,也永远不可能达到极致,更不可能极致践行。

你没必要复制别人的活法,你也无法用别人的地图来走自己的路。你是铁柱才能磨成针,如果你是跟木柱就只能磨成牙签。但是,只要放对了地方,就铁针牙签都有用。

你不仅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还要找到自己的独家竞争力。

你要看看你的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能力,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有什么素质,是绝无仅有的?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放在什么地方,会最有用?

要想达到极致,努力是必备条件,但天赋,是先决条件。

请把你的努力,都用在你的天赋上。天赋就是你天生的优势,你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

要极致践行,更要顺势而为。这是前进的第五个姿势。也是最重要的姿势。

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