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同志在浙江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两山”理念引领下,浙江率先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为目标,坚持生活、生产、生态“三生”一体,实现美丽生活、美丽经济、美丽生态“三美”融合,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践行两山理念让好风景成就好前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践行两山理念让好风景成就好前景
十多年前,同志在浙江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两山”理念引领下,浙江率先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为目标,坚持生活、生产、生态“三生”一体,实现美丽生活、美丽经济、美丽生态“三美”融合,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寻乡土文明之根
作为有着悠久农耕文明历史的国家,土地在中国文化里占有重要地位。在乡村中,绿水青山构筑了乡民重要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与陶冶性情的空间,承载着乡民最多的希望,是乡民的“根”。“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每值稻麦成熟、庄稼丰收的时节,乡民们常以独特的传统习俗与特有的欢庆仪式,表达自身对土地的感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丰收集会历来是农民的传统大事,今年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吉余村被选为全国六个分会场之一,青田稻鱼之恋开镰节、东阳秋季乡村旅游节、天台雷峰柿文化节、德清丰收大典、衢江区农民丰收节、畲乡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成了展示乡土文化的大舞台。乡村马拉松、割稻抓鱼比拼、荷田斗牛、负重挑担接力赛、踩高跷、打莲湘、蝶采花等传统民俗表演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千百年来乡民勤劳质朴的生活情趣。此外,载歌载舞的丰收节又是农民丰收的成果展,各种当地特色的农副产品渐次展示,充满乡土风情的文艺表演让人目不暇接,充分展示各地独特的农耕文化和风土人情。
“乡而不俗,土而不粗”。在人口流动频繁、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那一方青天、那一处山水、那一点绿意,呼唤着远离乡村的人们淳朴而本真的精神回归,折射出对生动、温暖、厚重、质朴的乡土文明的向往。浙江在“两山”实践中,以喜闻乐见的活动彰显延续多年的传统乡土民俗,以现代社会的文化传播方式和表现方式重塑了一幕幕乡土的风貌,复活了一处处乡土的记忆,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找得到乡土味道、记得住乡愁。
开乡村经济之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两山”理念指导下的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型。乡村特有的绿水青山和乡土文明禀赋,与现代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相结合,可以为乡村发展带来新优势,即以“生态 ”与“旅游 ”为路径,把乡村的生活、生产、生态融为一体,将自然资源转化为自然资本,拓宽了乡村经济绿色发展渠道。
近年来,浙江以“宜居”为标准,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文明化、治理方式法治化,走低碳、绿色生态文明之路。以“宜业”为目标,用蓝天、绿水、青山、净土招引创新人才、高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入驻,蓄足创新绿色经济发展动力。以“宜游”为目标,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积极彰显“一乡一品、一村一韵”,全力构建乡村文化符号和乡村旅游品牌,因地制宜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加大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产生叠加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青瓦白墙雕花窗,群山苍翠竹海香”。依托绿水青山与环保低碳,浙江美丽乡村不断发生精彩蝶变。2014年,安吉鲁家村以“公司 村 家庭农场”的模式,启动了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形成“有农有牧,有景有致,有山有水,各具特色”的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从此成为“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的中国美丽乡村新样板。2017年,湖州“德清洋家乐” 成为国内首个获生态原产地保护的旅游服务产品品牌,在竹林山水间,以崇尚环保、亲近自然的绿色理念回归淳朴乡村生活,尽显低碳休闲的乡村旅游魅力,大大增强了农民的获得感,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色振兴之路。
守得一片绿,能换金山来。浙江打造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正是以“美丽资源”换来“美丽经济”,以“美丽经济”反哺“美丽乡村”,从而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间找到了一条持久、循环、低碳、绿色发展的路径。
展乡村生态之美
走入江南水乡,有青山连绵,有绿水逶迤,有古道蜿蜒,有文脉浩荡,更有人与自然共生互融的和谐。千百年来,蓝天、碧水、青山孕育了一个又一个古村落的灵魂,涵养了一代又一代乡民的情怀,乡村绿水青山的自然之美,所呈现出的是人与土地、乡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这些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正是乡土文明之根。
浙江山水秀美之地多不胜数、美不胜收,处处皆可入诗入画。枕河人家的南浔古镇,小桥流水的新叶古村,弄堂幽深的河坊老街等古村落、古建筑,在保护和修复中得以重现;拥有悠久传统的桑蚕文化、瓷源文化、茶竹文化、湖笔文化、溇港文化、古镇文化等农耕文化精华,在复兴中得以传承;海宁皮影戏、嘉善田歌、长兴百叶龙等一系列独具韵味的乡村节庆民俗,在欢庆中得以生动展现;孝德情怀、善行义举、勤劳质朴的民风,在发展中得以弘扬。美丽乡村建设让浙江的乡村脱胎换骨、再焕新颜。绿水青山之间,白墙黑瓦之下,浙江万余家文化礼堂相继落成,村史、民俗史、文化史的展览,唤醒乡民尘封已久的文化血脉,融合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文艺节目表演,激励乡民树立乡土文化自信,弘扬时代精神。
在今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在良好的自然禀赋之上,浙江抓住机遇,围绕打造全域大景区大花园的目标,出台了《浙江省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从“绿色浙江”到“生态浙江”,再到“美丽浙江”,浙江用十余年的生态战略描绘了山水、人文、民俗、经济自然交融、和谐共生的美景,牢牢护住了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生活、生产、生态“三生”一体下,在美丽生活、美丽经济、美丽生态“三美”融合中,保护青山绿水,守望乡土家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们在宁静、和谐、美丽的生态美景中诗意栖居。
(滕琳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