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鼓励器官捐献的宣传片(德国影片生命线)(1)

2016年上映的德国电影《生命线》,讲述一个等待肝脏移植的17岁德国男孩弗兰克,在苦苦的等待了两年,终于等到分派给他适合的肝脏,但是器官在运输途中发生了车祸,导致肝脏受损无法进行移植。

已经在做术前准备的弗兰克被叫停了,还要在医院住院几天,排出他已经打入的免疫抑制剂。他们一家非常失望,但只能等待欧洲器官移植组织再次分配给他合适的肝脏。

日本鼓励器官捐献的宣传片(德国影片生命线)(2)

这个时候,医院住进入了一个从科索沃来的16岁女孩,女孩名叫达菲娜,她的父亲去世了,她和母亲是以难民身份来到德国6年,正直的尼娜医生把她的名字放入到了等待器官移植库里。​

跟弗兰克一样,达菲娜也是O型血,也就是说他们等的是同类型的肝脏,只是达菲娜的肝脏指标情况更加糟糕。达菲娜的母亲想把自己的肝脏捐给女儿,无奈她的肝脏不匹配。

也许是同病相怜,等待肝脏移植的病友们都会相互鼓励,对待弗兰克的热情,达菲娜明显比较冷漠,她的处境让比她实际年龄显得成熟,因长时间的等待,达菲娜的病情已经时日无多。

日本鼓励器官捐献的宣传片(德国影片生命线)(3)

达菲娜明白她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她在弗兰克的博客视频对网友们说,如果她手术成功了,没有拿到手术之后治疗的药物,她也活不了。

如果她死了,她的母亲没有钱把她带回科索沃只能埋葬在德国,路途遥远,以后她的母亲也很难到她的墓地看望她。

弗兰克从医院回家后,他的母亲和父亲,因为弗兰克的病,他们彼此埋怨对方,对病情治疗不同的看法产生争执,佛兰克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吞药自杀了,被送进了医院急救。

日本鼓励器官捐献的宣传片(德国影片生命线)(4)

就在这时,欧洲器官移植组织通知医院,有一个指配给达菲娜的肝脏运送过来。弗兰克的母亲显然无法接受,她的儿子在医院等待了两年,上次准备手术时的运输车出了车祸肝脏受损,这次又被刚进入医院的达菲娜先得了。

弗兰克的母亲为了帮弗兰克争取这个肝脏,请求医院更改弗兰克的肝脏指标,还威胁了医院院长和尼娜医生,差点导致弗兰克被等待捐选器官名单中除名。

日本鼓励器官捐献的宣传片(德国影片生命线)(5)

弗兰克的父亲无法继续等待下去,他决定为儿子在印度购买器官,还联系好了买主,在他从医院准备带走弗兰克去机场时,幸好被尼娜医生拦下。

尼娜医生告诫弗兰克,不可以做这么危险的事情,如果他不幸感染上肝炎或者艾滋病,那他无法承担这带来的后果。弗兰克听从尼娜医生的劝告,决定不去印度。

达菲娜的肝脏顺利的送到了,手术在进行着。这个时候,幸运再次降临到弗兰克的身上,他的生命礼物再一次来了,一个分配给他的肝脏也运送过来了。

日本鼓励器官捐献的宣传片(德国影片生命线)(6)

弗兰克再一次进行着术前准备,这时,一个噩耗传来,由于达菲娜等待的时间太长,她的血管对这个肝脏排斥,导致刚移植的肝脏作废了,如果没有一个新的肝脏马上移植,达菲娜最多只能活到明天的早晨。

日本鼓励器官捐献的宣传片(德国影片生命线)(7)

现在,就有一个肝脏运送过来,但是他是指配属于弗兰克的,医院也必选按照指派来执行。弗兰克的父母竭力想让儿子做手术,但是达菲娜的母亲苦苦哀求弗兰克的母亲,她说她所有的亲人都死了,就剩下达菲娜这一个女儿。

但是弗兰克等这个生命礼物也等了很久,就像弗兰克母亲说的,当时父母适合匹配捐献肝脏给弗兰克时,弗兰克生病了,第二次送来的肝脏出了车祸,这一次如果肝脏给了达菲娜,下一次会等到什么时候,谁也无法知道。

日本鼓励器官捐献的宣传片(德国影片生命线)(8)

当医院把实情告诉弗兰克,把决定权交给他时,这个17岁的男孩决定不做手术,把肝脏让给了达菲娜,再经过欧洲器官移植组织的允许,肝脏转给了达菲娜,当尼娜医生走出来宣告手术成功,两家人拥抱在一起。

影片的最后,弗兰克给捐献者的父母写了一封信:“感谢你赠与了我这珍贵的生命礼物,但是我把这个礼物转赠给了更需要的人,如你所愿,你的礼物救了一个人。我们会继续等待适合的肝脏的到来。”

日本鼓励器官捐献的宣传片(德国影片生命线)(9)

电影有几处场景特别感动:

影片的开头,走在大街上的女子突然倒地,让旁边的丈夫不知所措,送往医院被判断为中风导致的脑死亡。丈夫还没有从悲痛中缓过神来,就被医院办事人员要求签字捐献器官。

因为当捐献者生前做过捐赠器官的协议,医院就会争分夺秒的把器官运输移植给匹配到合适的人,生命会用另一种方式存在。悲痛的丈夫在短暂的无法接受后,还是及时的签下了文件。

还有一个场景,就是弗兰克和达菲娜说的,我们两个人如果有一个人可以活下来,我们就要照顾对方的父母。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所想的不是自己即将离开这世界多难过,更多的是担心他们的父母,因为这漫长的等待和治疗的过程,重病者的家属们实在太难了。

日本鼓励器官捐献的宣传片(德国影片生命线)(10)

影片里,弗兰克两次得到捐赠的肝脏,第一次他的母亲接到通知,开车搭他去医院,弗兰克展现的笑容,以及第二次他再次获得捐赠,在医院前台办理手续时的笑容,那是如释重负的笑容,对生命重燃的笑容。

影片里尼娜医生以及医院牧师,还有护士,以及欧洲器官移植组织的人员,他们对生命的重视,以及对患者的爱心,也处处打动的我们。

导演讲述了生命的意义,捐献器官者以及等待捐献器官者对生命延续的感动,捐献家属的艰难选择,重病家属们的不易,医院和医生的坚守原则和正义。

日本鼓励器官捐献的宣传片(德国影片生命线)(11)

影片中,医生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关系有过分歧与冲突,也有感动温情,确实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对于器官以另一个生命来延续的方式,导演也寓意了捐赠器官的重要性。

这部影片在2016年上映,是由导演理查德.胡贝尔执导的,是一个小众电影,小众到百度上都查不到太多关于这部影片以及演员们的资料。评分也不高,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好电影,它值得你去细细品味。

你们对捐献器官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个人原创,请关注我,我会持续为您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