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一群初中生,在一本小小的家校联系本上不经意间展示了他们的才气。 可谓是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信?快往下看~

⬇⬇⬇

☑ 学生一:

“就算你是根烂草,跟大闸蟹绑在一起,你也是大闸蟹的身价。”

“烂草:我 大闸蟹:九班”

女老师上课遇到学生刁难(女老师被家校联系本笑哭了)(1)

☑ 学生二:

“学科学之前:我在喝西瓜汁。学科学之后:我在喝西瓜营养组织的细胞液。”

女老师上课遇到学生刁难(女老师被家校联系本笑哭了)(2)

☑ 学生三:

“复习时是自大,考试时是健忘,考后病情好转,发卷时心脏病发作。”

女老师上课遇到学生刁难(女老师被家校联系本笑哭了)(3)

☑ 学生四:

“瑞士的地形就像我考试时的成绩,希望我的成绩能像巴西高原一样或亚马逊平原。”

女老师上课遇到学生刁难(女老师被家校联系本笑哭了)(4)

怎么样?是不是很好玩,特别有才气,特别有想象力!还没完呢,心灵手巧的学生直接作起画来——

☑ 画作一:

“周末之墓——生:周五,卒:周日,短命矣。”

女老师上课遇到学生刁难(女老师被家校联系本笑哭了)(5)

☑ 画作二:

女老师上课遇到学生刁难(女老师被家校联系本笑哭了)(6)

☑ 画作三:

女老师上课遇到学生刁难(女老师被家校联系本笑哭了)(7)

☑ 画作四:

女老师上课遇到学生刁难(女老师被家校联系本笑哭了)(8)

☑ 画作五:

女老师上课遇到学生刁难(女老师被家校联系本笑哭了)(9)

☑ 画作六:

女老师上课遇到学生刁难(女老师被家校联系本笑哭了)(10)

是不是被这些孩子的脑洞和才华折服了呢?据了解,这群初中生来自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七年级(9)班,他们的班主任叫郑英。郑老师有个习惯,每天都会把学生在家校联系本里有趣的话语,晒在自己的朋友圈里。

郑老师每天第一个任务就是花一节课的时间,批改学生的家校联系本,几乎每一本她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

“不要以为,这些和老师打趣的话语,只有外向的学生才会写,这里很多都是内向的学生写出来的,成绩好的学生会写,成绩一般的学生写得也挺逗的。”郑老师笑着说,只有老师和学生关系很好,学生才会敞开心扉,毫无顾忌地和老师开玩笑,告诉老师他们的烦恼。

然而,和学生打好关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和学生打好关系不容易?从点滴做起

“刚开始,学生们也不大在家校联系本上写东西,但我会每天挑几句有趣的话发朋友圈,这些句子会通过看到我朋友圈的家长转到学生们的耳朵里,再加上我每天的批注,就让学生感觉到,写家校联系本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郑老师说,和学生打好关系是每个老师必须要做到的,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小火慢炖,点点滴滴地去做。家校联系本只是她和孩子打好关系的一个部分,她和学生深厚的情义还离不开她平常对学生的细微真情。

比如运动会后,学生们有些干渴,她会送给学生一杯奶茶;每次受邀外出讲课回来,她都会带上一点当地的土特产给学生,北京的糖葫芦串、西安的陕西十大怪、四川的灯影牛肉干等等;端午节时,她会为每个孩子精心挑选香袋,让节日的气息和颜色成为印记留在孩子们的心里。

其实像郑英这样的老师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用很多细微的行动爱护着自己的学生,感动着身边的人,快来看看这些老师都是怎么做的吧。

写一些有趣的评语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今年秋学期开始实施的个性化作业批改方式,一本本学生的作业本上,老师的评语不再是“优”“良”“√”“×”,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充满创意的简笔画,同时还搭配有老师的暖心话语。

学生作业优秀的,老师们有的画了一张备忘录,上面写道:“今天要做的事,表扬你,表扬你,表扬你!”

女老师上课遇到学生刁难(女老师被家校联系本笑哭了)(11)

有的画了一幅比心图案,并附上评语“你若一直在,我便一直爱!”

女老师上课遇到学生刁难(女老师被家校联系本笑哭了)(12)

有的画了一个小书生,评语写道:“今天的作业我喜欢!”

女老师上课遇到学生刁难(女老师被家校联系本笑哭了)(13)

学生的周记内容写了去张家界旅游的见闻,老师这样评价:“看了你的周记,老师也想去张家界旅游了!”学生的作文写了海边趣事,老师则用心画了一幅海边小景,椰子树、海鸥、螃蟹、小船,简单几个小图案,就组成了一幅有趣的画面。老师还不忘写道:“大海边可真有趣!期待你下次再用文字带大家去旅行!”

女老师上课遇到学生刁难(女老师被家校联系本笑哭了)(14)

女老师上课遇到学生刁难(女老师被家校联系本笑哭了)(15)

如果学生的作业做得不太好,老师们提出意见的方式也很委婉和调皮。学生作业不够工整,老师画了一个生气的表情,写道:“作业略显狂躁,与本人气质明显不符。”学生的字体写得太小,老师则俏皮地画了一幅举着放大镜的漫画像,并说道:“老师年纪大啦!要依靠放大镜啦!”

这样的创意评语打破原来只评优、良、中等的单一方式,走向个性和多元化,从而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

作业是学生们课后学习的证据,是他们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的体现。老师布置完作业,学生完成后,老师批改作业也要上心。如果每次作业都只有对钩和叉子,只有一个大大的“阅”,可能会给学生们留下老师无趣的印象。

在每次批改作业时,生动有趣的评语,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改作业时的情绪变化,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说一些幽默的话语

近日,62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成了“网红”,他是这样欢乐解说古人和诗词的:

1.现在好多小孩没有美感,一说到洗衣服就想到小天鹅。看看唐诗描写的洗衣归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多美,多有诗意。

2.李白认为自己身上有仙气,所以他不屑和俗人打交道,所有人他都看不上眼,他只视贺知章为知己,因为贺知章称呼他为“谪仙人”。他一辈子只正经工作了一年半,其余的60年都在游手好闲。

3.骆宾王给武则天写了篇檄文,他那檄文写的波澜壮阔,把武则天骂的狗血淋头,最后两句“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武则天一看,她不生气,她说:“这么有才的人,你们干嘛不把他搞到中央来,把他搞到外面去骂我,搞到中央来帮我骂别人多好!”

4.在唐代,自我感觉最好的一个人就是李白,他老人家牛的很,总觉得自己有股子仙气,他其实是个挺搞笑的人,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政治才干,在四十岁那年接到了唐玄宗的诏书召他进京:“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看这德行就知道当不了官。

5.李白狂,杜甫呢,我们都觉得他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其实你都想错了,他也一样的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告诉大家,我上大学之前就知道是杜甫写的,但我原来以为他是写别人的,一上大学我大吃一惊,他是说自己的!他说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是我写的,大家肯定觉得我恬不知耻是吧。

6.有个成语叫“扬眉吐气”说的是哪个人呢,就是李白,我们都用习惯了都麻木了都不知道出自什么地方,“扬眉”呢就是眉毛不停地转,“吐气”呢就是吐出一口气——“呼~老子总算是出头了!”

7.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大家都知道,他也是狂得要死,狂得要命,都是狂得没办法,看这首诗一般人是写不出来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们这叫境界阔达,这是阔达的没办法,他还觉得不过瘾,“欲穷千里目”,还要“更上一层楼”!这叫盛唐!这叫大唐盛世!

8.即使是爱情诗,在盛唐也是明亮的,来看看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老公不在家,还打扮得漂漂亮,所以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就是——想老公。

海特说:“幽默是一个好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教育家斯维特洛夫也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如果教师富有幽默感,课堂内外都表现出轻松乐观的情绪,学生的精神也会跟着放松,行为举止都会轻松活泼;反之,教师严肃刻板,学生会敬而远之,情绪低落。

在授课时不妨多说一些幽默有趣的语句,使学生在笑过之后得到启示,在兴奋之中获得知识,受到教益,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做一些暖心的事情

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学校(山东师大保利实验学校)的校园里发生过这样感人的一幕:学校十几位老师在倾盆大雨中不约而同的撑起一把“彩虹伞”。

女老师上课遇到学生刁难(女老师被家校联系本笑哭了)(16)

视频里孩子们纷纷在伞下有序而入,鱼贯而出,享受着老师们的暖暖爱意。

据了解,孩子们结束了课程学习从报告厅回教学楼就餐,适逢下着大雨,不知是哪位老师率先举起手中的伞,许多老师也纷纷加入其中,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将报告厅和教学楼之间的道路连接起来,用浓浓爱意为孩子们搭建起一把温暖的大伞。

有为学生撑伞的老师,还有说“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的孩子”的老师。

女老师上课遇到学生刁难(女老师被家校联系本笑哭了)(17)

照片中一手拉着自己的孩子一手扶着别人的孩子的王慧老师,是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一名辅导员。傍晚时分,王慧老师还来不及把年幼的孩子送回家中,就慌忙带着孩子一起赶往医院,病床上躺着的是意外受伤的学生,王慧老师第一时间就联系该学生的父母,随后咨询医护人员、寻找医生等等。

“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的孩子!”话如其人,王慧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爱生如子,也诠释出教师群体最真实的无私奉献的样貌。

女老师上课遇到学生刁难(女老师被家校联系本笑哭了)(18)

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中学的徐金中老师跪着为学生批改作业,为的是让学生们及时知道考试成绩,及时根据自己的成绩查缺补漏。徐金中老师患有腰椎病不能久坐,无奈之下只好选择这种坐姿来保证工作效率。

照片被上传网络后,徐老师说:“我一辈子就是个普通的人民教师,没有做什么特殊的事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教师丰富的知识、高昂的理想、虔诚的敬业态度,是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开拓的无声召唤。而教师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一种动力。

还有无数个老师默默无闻中无私奉献着,他们的面孔或许陌生,但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为我们诠释着“为人师者,德以配天地”的真谛。这些值得尊敬的好老师,他们做着这些有温度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