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是李商隐和杜牧,小李杜可以和大李杜相比,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姓氏,小李杜同样有大李杜那种心怀天下的胸怀,杜牧作了很多讽刺朝廷的诗篇,比如《江南春》,是在讽刺唐朝信佛的严重,《泊秦淮》亦是杜牧的一首讽刺诗,可谓骂人不带脏字,作者虽没有机会直谏皇帝,那就作一首诗来警告一下。

杜牧描写秦淮河(杜牧泊秦淮笼为什么读lóng)(1)

这里的两个“笼”都读二声lóng,烟笼(平)寒水(仄)月笼(仄)沙,从平仄角度看,这两个“笼”属于平声字,普通话的一、二声为平声,所以这里只能读二声。1960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第一次有了三声lǒng,笼变成了一个多音字,在这之前,笼只有一个声调。

这一句在修辞手法上属于互文,烟雾和月亮笼罩着河水和大地,“沙”应指大地,杜牧当时用一个“沙”字,是为了和后面的“家”和“花”押韵。还有一种解析,没有烟雾也没有沙子,是河水之颜色像烟雾,月之色如沙白。你觉得哪种解释合理?总而言之,这一句交代了一个当时的环境,特别是“寒”字给人一种清冷凄凉的感觉。

秦淮河在今天的南京市,据传为秦始皇东巡会稽所开凿,这里有强烈的历史感。杜牧乘船来到了南京,把船停泊在了靠近的酒家的秦淮河岸上,因为他要去酒家,坐了一天船,杜牧感觉饿了也感觉累了,杜牧也该歇会儿了。这里也说明杜牧当时漂泊在外,是一个游子的身份。

杜牧描写秦淮河(杜牧泊秦淮笼为什么读lóng)(2)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在古诗中,“商女”和“秋娘”是同义,都是指以卖唱为生的女子。古人把五音宫、商、角、徵、羽与四季相配,商音凄厉,与秋季肃杀之气相配,因此商音对应的季节就是秋天,这也是为什么称卖唱的女子为“商女”。杜牧这里之所以没有用“秋娘”而用“商女”,主要是因为“商女”才符合这里的格律。“商”音如秋天的萧瑟一般,音乐声让人感觉凄凉,容易产生哀思。

商女这个职业的出现,最早是在宫廷之中,后蔓延到民间,这种职业的泛滥是社会不正之风的表现,就像我们今天泛滥的明星一样,过度娱乐会让社会变得颓废起来。杜牧生活在唐朝晚期,这个现象极为严重,杜牧对此表示担忧,这是有亡国的节奏啊!

杜牧描写秦淮河(杜牧泊秦淮笼为什么读lóng)(3)

玉树后庭花

南朝 陈叔宝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玉树后庭花》是南朝亡国之君陈后主作的一首宫体诗,他命乐师为这首诗配上了音乐,最令人一边瞪大眼珠子一边咬自己舌头的是,陈叔宝同志会找来一千多位美丽的宫女学唱这首歌,待宫女们学会这首歌的演唱以后,大家排成几个队形,轮流唱起来,场面浩浩荡荡,秒杀今天的明星演唱会。今天的演唱会是台下数千位听众,台上一人在演唱,陈叔宝同志的场面恰恰相反,台下一个听众,台上一千多人在唱,我的想象力在哪里?我找不到了。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隋兵打进了宫中,陈叔宝和爱妻们躲到了井里,就是不愿意上去,士兵们喊着要往井里扔大石头,他们吓得嗖嗖地要上去,最后光荣被俘虏。


杜牧没有像爷爷杜佑那样,可以做到宰相这个职位,杜牧一生在很多地方任职,以作刺史为主,受家风的影响,杜牧忧国忧民的心一直存于胸间,此诗中借用《后庭花》这个亡国之音的典故,对当下的社会进行了讽刺,为风雨飘摇中的家国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