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汗边防连驻守在中哈边境木斯岛山脚下,海拔1350米,防区内木斯岛山地势险峻,最高峰海拔为3751米,是冰雪覆盖的永冻层,称为“冰山”,达尔汗官兵也被称为“冰山卫士”。

长津湖冰雪画面(冰雪巡逻路吃冻土豆)(1)

连队“冰山”执勤点,海拔3100米,处于风口的位置,风力最大可达到10级。哨所的周围无花无树,有的只是狂风卷起的碎石;哨所前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荒滩,后面是连绵不绝雪山。

长津湖冰雪画面(冰雪巡逻路吃冻土豆)(2)

这里以前是季节性执勤点,今年改为常驻执勤小点,这是官兵们第一次冬天还驻守在这里。

长津湖冰雪画面(冰雪巡逻路吃冻土豆)(3)

哨所的历代守防官兵以冰山为伍,与寂寞作伴,一心发扬“热血注冰川、苦水饮成甜、青春铸利剑、铁心戍边关”的连魂精神。

长津湖冰雪画面(冰雪巡逻路吃冻土豆)(4)

近日,冰山哨所官兵在排长土尔森江的带领下,在零下15度的环境下,爬雪山,渡冰面,过乱石滩,在冰雪巡逻路上吃冻土豆,近距离感受长津湖,体会革命先辈的不易。

长津湖冰雪画面(冰雪巡逻路吃冻土豆)(5)

上午11时,官兵们换上了新式巡逻服,排长吐尔森江带和4名官兵在哨所前,检查物资装备;排长向官兵们下达任务后,带领官兵徒步前往了73号界碑管理门。

长津湖冰雪画面(冰雪巡逻路吃冻土豆)(6)

73号界碑管理门距离哨所12公里,但仅仅是这12公里的路程,官兵们需要花上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因为一路全是被大雪覆盖的乱石滩、冰面,部分巡逻路还有大于45度的雪坡,官兵们只能小心翼翼向前走,因为一旦滑倒,就面临着跌落谷底的危险。

长津湖冰雪画面(冰雪巡逻路吃冻土豆)(7)

由于防区冬季雪比较厚,很多路面结冰,不宜用乘车或乘马的方式进行巡逻,所以哨所官兵们只能采用徒步巡逻。

长津湖冰雪画面(冰雪巡逻路吃冻土豆)(8)

几场大雪,山沟中的积雪达15公分,巡逻路早已被风雪掩埋,官兵们只能行走在这冰雪斜坡上。

在行走过程官兵们格外小心,排长土尔森江边行走还边提醒着身边的战友,“慢点,脚下小心点,别滑倒了。”

走过斜坡,翻过雪山,官兵们来到了山脚,山脚下的雪比山上更厚一些,部分冰雪表面不是太硬,官兵们一踩上去,就将表面雪踩碎,陷入雪中。一脚深一脚浅,官兵们走出了雪地,来到了乱石堆。

乱石堆被雪覆盖了大部分,就只能看到露出的石尖,因为不知被雪覆盖的地方是石块,还是石缝,官兵们只能选择踩着石尖前行。

刚刚过了乱石堆,还没来得及喘了一口气,又迎来了另一难题——渡冰面;由于极寒的天气,河面已经结冰,但目前还不知道冰面能不能载人,所以官兵们只能派人试探着前行。

在一番试探下,确定了冰面可以载动人,官兵慢慢前行,终于到达了管理门。

排长土尔森江组织大家在管理门附近休息就餐,班长王榉将包里煮熟的土豆拿出,分发给大家。

排长对官兵们讲道:“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特殊的午餐——新鲜的冻土豆。最近火爆全网的《长津湖》大家都看过,今天我想邀请大家一起感受一下我们先辈们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胜利;我们要忆苦思甜,将边防守好,把祖国的领土守好”

听着排长的讲述,官兵们看向手中的冻土豆,因为一路走来,土豆已经有些冻硬;排长毫不犹豫将土豆拿起咬了一口,其他官兵看到如此,也吃起手中的土豆。

此时官兵们手中的冻土豆不仅仅的一块土豆,它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让官兵们切身感受到革命前辈在那样艰苦环境下的不容易,更加坚定了官兵们坚守祖国边防的信心。

下士郭佳明感慨道:“第一吃冻土豆,深刻感受到了前辈们的艰苦不易,现在我们唯有将边防守好,把祖国的领土守好,才能不枉老前辈们的付出和牺牲。

巡逻结束后,排长吐尔森江对笔者解说道,因为今年是他们冰山哨所是第一次冬季还在驻勤,今天巡逻途中吃冻土豆,就是想让官兵忆苦思甜,体验当年先辈们的不易,让官兵们更用心将守好边防。

(骆鑫)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邱兵

编审:许小娟

通联: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