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上个月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了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据报道,这是十年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第五次以单独章节的篇幅笔墨聚焦农民增收。由此可见,促进农民增收依然是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内容。

乡村振兴是国家的大战略,乡村产业振兴是重要任务。要杜绝“一窝蜂”现象,不能最近大蒜价格高,大家就跟风种大蒜;最近草莓行情好,大家就跟风种草莓。盲目地跟风,往往会造成农产品滞销,导致低价伤农的现象发生。既然播种下希望,那么就要选好“种子”。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挖掘自身优势,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闯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来,逐步形成类型多样、机制灵活、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

努力开拓属于自己的品牌。有了金子招牌,就不怕收获不了聚宝盆。针对属于自己本土的特色产品,强化规划,增强产业指导,在传统工艺上引入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丰富营销手段。保证自己的“土特产”产得出,产得好,卖得出,卖好价,从而让农民倡导产业振兴的甜头,从而激发出更强的生产力。

要敢于尝试新的业态。现如今,记住乡愁,城里的人更愿意到村里转转。大众化、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特征更加凸显。如此一来,给农村的发展带去了无限的商机。如何抓住商机,对于广大农村和农民而言,这是一个大课题。现如今,绝对不能还是停留在过去小打小闹的农家乐,而是要善于向外面学习,向科技学习,发掘乡村新功能新价值,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农业 ”多业态发展,在研学、休闲、养生等诸多方面有所建树,要走出绿色发展的宜居之路。

当然,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乡村产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产业集中度低,融资保障能力弱,用地瓶颈较多等等。乡村振兴是大战略,面对眼下这些问题,不能气馁,要努力去寻找新的突破口,聚焦重点,强化支持,趋利避害。同时,要做大做强自己,不断充实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各种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技术,拓展眼界,坚持标准引领,以提质促增效,打造一批高端精品的企用品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百姓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实现方式。未来,我们的乡村必将很美好。

推进美丽乡村的意义(我们的乡村必将很美好)(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