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这三类人应该多得!

随着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力度的加强,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日益提高。这种变化,体现在教师的收入上,很多地区开始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中小学教师和公务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次性奖励上或者说是奖励性绩效工资,目前,很多地方开始落实这一政策,为教师发放这种奖励。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标准(中小学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1)


关于教师奖励的发放,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了一个帖子,说的是海口市某中心学校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办法。这份实施方案中,将全校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教师,一类是领导(包括学校大小各类领导,只要有职务的都算在内),明显的是按照行政级别来发放奖励,例如,教师占比70%,而中心校的校长则占比150%。其他大小领导按照行政级别大小来划分奖励占比。

这份奖励性继续发放方案,在网上引起了教师们的关注和讨论,很多教师质疑:领导凭什么拿那么高的占比?普通教师只有70%,说好的向一线教师倾斜呢?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标准(中小学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2)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标准(中小学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3)


我倒觉得,按照行政级别划分并没有错,领导干部多拿点,合情合理。但是这份奖励发放方案完全按照行政级别来划分等级,还不够科学合理。个人觉得,在教师一次性奖励的发放中,这些人呢应该多得!

首先,能干者多得。这里指的是校领导和中层干部。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校领导和中层真的不好干,各种要求,各种压力。校领导,比如校长和书记,虽然他们代课少,但是每天很多事情缠身,上要跟教育局领导汇报,下要面对教师,还有各种会议,各种任务,还要面对各种突发的麻烦事要解决。而一旦学校出了什么事,他们首先得担责。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标准(中小学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4)


有人说,校长多快活,不上课,所有的事情都让下面干了,还拿那么多奖励,不公平!但其实校长真的那么容易做吗?如果真的那么轻松,谁都能当校长了!中层也是这样,并不容易。这些人多得奖励,是应该的。现在很多学校中层岗位都没有人愿意干,就是因为各种压力太大,杂事太多,还耽误了自身业务发展,心里有委屈还不能跟老师说,因为老师不理解。中层干部的苦,谁干谁知道。

其次,优秀者多得。这里不分中层干部还是普通教师,只要你有突出的业绩,比如在各种教学比赛、教育科研活动中获奖,在某项活动中为学校争得荣誉,比如体育教师带团队比赛得奖等,这些人也应该多得,按照获奖级别的高低来划分占比。还有些在教育行业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比如先进班主任、优秀教师,只要教育主管部门授予了荣誉称号,也应该奖励多拿一些。还有些师德特别高尚、受到家长、学生认可有感人事迹的,学校也应该适当多发奖励。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标准(中小学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5)


最后,多劳者多得。比如班主任老师,每天要做很多事,琐碎、繁重,确实比普通教师辛苦,应该有班主任津贴,可以适当提高点。还有在学校人员紧缺时勇挑重担,承担比别人多的课程,这样的老师,也应该多发奖励,可以按照超课时的量来增加占比。

普通教师,就应该拿普通的奖励。一次性奖励向一线教师倾斜,倾斜的应该是一线教师中的先进者、优秀者,而不是向所有的一线教师倾斜。如果理解成向全体一线教师倾斜,那就变成了平均分配,不能起到激励教师的作用。大部分教师,只要遵守学校纪律,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就应该拿个平均数,将多出来的奖励分配给能干者、优秀者、多劳者,这样一次性奖励才能发挥优绩优酬的作用,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多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