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那宝玉一心只记挂着里边,【秋水轩:记挂的是黛玉】又不见贾政吩咐,少不得跟到书房。贾政忽想起他来,方喝道:“你还不去?难道还逛不足!也不想逛了这半日,老太太必悬挂着。快进去,疼你也白疼了。”宝玉听说,方退了出来。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不然,若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人人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世人的都强。【秋水轩:宝玉才华,比世人都强,由奴仆口中转述,更见其真,清客吹捧,贾政贬斥,都不作数。】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了。”宝玉笑道:“每人一吊钱。”众人道:“谁没见那一吊钱!把这荷包赏了罢。”说着,一个上来解荷包,那一个就解扇囊,不容分说,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又道:“好生送上去罢。”一个抱了起来,几个围绕,送至贾母二门前。那时贾母已命人看了几次。众奶娘丫鬟跟上来,见过贾母,知道不曾难为着他,心中自是喜欢。【秋水轩:溺爱如此!】

红楼梦秋水轩第二十一回批注(秋水轩批注红楼梦第十八回)(1)

少时袭人倒了茶来,见身边佩物一件无存,因笑道:“带的东西又是那起没脸的东西们解了去了。”林黛玉听说,走来瞧瞧,果然一件无存,因向宝玉道:“我给你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秋水轩:贾母关心的是宝玉有没有被他爹为难训斥,袭人关心的是宝玉生活和穿戴,黛玉关心的是自己与宝玉的感情。】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毕,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他作的那个香袋儿,做了一半,赌气拿过来就铰。【秋水轩:恋爱过的才会懂得这些“小心眼”、小脾气。宝玉那些佩戴的东西,应该有好些是出自袭人的手,但她做的是产品,宝玉拿去送人,她也不会生气,也没资格生气。而黛玉送的是心意,是感情,珍贵无比,怎么能送给别人?】宝玉见他生气,便知不妥,【秋水轩:宝玉知道黛玉为啥生气。】忙赶过来,早剪破了。宝玉已见过这香囊,虽尚未完,却十分精巧,费了许多工夫,【秋水轩:黛玉的灵巧手、玲珑心,还有珍贵的感情。】今见无故剪了,却也可气。因忙把衣领解了,从里面红袄襟上将黛玉所给的那荷包解了下来,递与黛玉瞧道:“你瞧瞧,这是什么!我那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林黛玉见他如此珍重,带在里面,可知是怕人拿去之意,因此又自悔莽撞,未见皂白就剪了香袋,因此又愧又气,低头一言不发。宝玉道:“你也不用剪,我知道你是懒待给我东西。我连这荷包奉还,何如?”说着,掷向他怀中便走。黛玉见如此,越发气起来,声咽气堵,又汪汪的滚下泪来,拿起荷包来又剪。宝玉见他如此,忙回身抢住,笑道:“好妹妹,饶了他罢!”黛玉将剪子一摔,拭泪说道:“你不用同我好一阵歹一阵的,要恼,就撂开手。这当了什么!”说着,赌气上床,面向里倒下拭泪。禁不住宝玉上来“妹妹”长“妹妹”短赔不是。【秋水轩:一段文字,小情侣吵架怄气,情态尽显,真实之极,也可爱之极。谈恋爱,不就是这样吗?吵了好,好了吵。一部《红楼》,还有谁有这样怄气的?还有谁这样恋爱的?除了宝玉黛玉,也就龄官贾蔷了。这些情态,也只有小情侣之间才会有,对别人,断不会这样,龄官不会,黛玉更不会。】

前面贾母一片声找宝玉。众奶娘丫鬟们忙回说:“在林姑娘房里呢。”贾母听说道:“好,好,好!让他们姊妹们一处顽顽罢。才他老子拘了他这半天,让他开心一会子罢。只别叫他们拌嘴,不许扭了他。”【秋水轩:慈祥老奶奶,对孙子的爱护、对这对小儿女的溺爱,都渗透在话语里了。】众人答应着。黛玉被宝玉缠不过,只得起来道:“你的意思不叫我安生,我就离了你。”说着往外就走。宝玉笑道:“你到那里,我跟到那里。”一面仍拿起荷包来带上。黛玉伸手抢道:“你说不要了,这会子又带上,我也替你怪臊的!”说着,嗤的一声笑了。【秋水轩:这才是黛玉,虽然吵了架,但也没放在心上,哄哄就好了。】宝玉道:“好妹妹,明日另替我作个香袋儿罢。”黛玉道:“那也只瞧我的高兴罢了。”一面说,一面二人出房,到王夫人上房中去了,可巧宝钗亦在那里。【秋水轩:晨昏定省。 又:宝钗如果有黛玉三分性情,多和宝玉在一起,说说笑笑,哪怕吵架,闹情绪,那也算真情绪、真性情,没准还真能培养出感情来,可是她却偏偏太过懂事,端庄贤淑,波澜不惊,又总在大人眼前讨巧,虽然最终赢了婚姻,但输了感情,终归一场欢喜一场空,成也懂事,败也懂事。】

红楼梦秋水轩第二十一回批注(秋水轩批注红楼梦第十八回)(2)

此时王夫人那边热闹非常。【秋水轩:世人善于锦上添花,讨巧凑趣,宝钗也是其中之一。】原来贾蔷已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并聘了教习,以及行头等事来了。那时薛姨妈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早已腾挪出来,【秋水轩:薛家在贾府住了这么久,为什么不回自己家?他们家京城里也有房子、有生意,总是住在亲戚家,像什么话?走亲访友,住几天半月,可以理解。但长年累月借住亲戚家,再好的亲戚也会腻烦。现在贾府买了个女子十二乐坊回来,难道没其他地方安置了?非要安置在薛家借住的梨香院?这已经是很明显的逐客令了。然而,薛家这时候竟然还不回自己家的房子住,而只是“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依然待在贾府,这是何道理?】另行修理了,就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秋水轩:梨香院住着梨园行,甚是得宜。】又另派家中旧有曾演学过歌唱的众女人们,如今皆已皤然老妪了,【秋水轩:补写昔日的繁华,如今的不继。】着他们带领管理。就令贾蔷总理其日用出入银钱等事,以及诸凡大小所需之物料帐目。【秋水轩:若不是让贾蔷做了女子十二乐坊的主管,以后就没有贾蔷龄官的办公室恋情了。】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采访聘买的十个小尼姑、小道姑都有了,连新作的二十分道袍也有了。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秋水轩:十二钗基本全部登场了,就差湘云和巧姐儿还没来。 又:妙玉的出家,并非因为看破红尘,而是因为身体不好。她的出家,如同当日癞头和尚要带林黛玉去出家一样,为了消灾解厄,清静自在。】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秋水轩:妙玉也是个可怜人,和黛玉很相似,都是苏州人,都从小多病,都父母双亡,身边剩一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如同黛玉的奶妈和雪雁。而这两人,又都是书香门第出身,才华卓著,绝世风华。感觉妙玉仿佛是空门里的黛玉,黛玉仿佛是俗世中的妙玉。当初如果癞头和尚把黛玉化了去出家,也许她会成为另一个妙玉了。如果妙玉没有出家,她也许会长成另一个林黛玉。因缘际会,这二玉,终于在大观园交汇,碰撞出后文的许多锦绣文章。黛玉妙玉,也许如同真假宝玉,只可惜,80回后文字尽失,不知道这二玉最后还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和交集。】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秋水轩:这些事,林之孝家的怎么知道的?她怎么认识妙玉的?】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秋水轩:这些无关痛痒的事,王夫人不去计较。】林之孝家的回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秋水轩:妙玉的傲娇。】王夫人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林之孝家的答应了出去,命书启相公写请帖去请妙玉。次日遣人备车轿去接等后话,暂且搁过,此时不能表白。

当下又人回,工程上等着糊东西的纱绫,请凤姐去开楼拣纱绫;又有人来回,请凤姐开库,收金银器皿。连王夫人并上房丫鬟等众,皆一时不得闲的。宝钗便说:“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找探丫头去。”说着,同宝玉黛玉往迎春等房中来闲顽,无话。

王夫人等日日忙乱,直到十月将尽,幸皆全备:各处监管都交清帐目;各处古董文玩,皆已陈设齐备;采办鸟雀的,自仙鹤、孔雀以及鹿、兔、鸡、鹅等类,悉已买全,交于园中各处像景饲养;贾蔷那边也演出二十出杂戏来;小尼姑、道姑也都学会了念几卷经咒。贾政方略心意宽畅,又请贾母等进园,色色斟酌,点缀妥当,再无一些遗漏不当之处了。于是贾政方择日题本。本上之日,奉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恩准贵妃省亲。贾府领了此恩旨,益发昼夜不闲,年也不曾好生过的。【秋水轩:贵妃省亲,莫大的荣耀,也是最大的折腾,劳民伤财,但也为宝玉和众姊妹营造了一座人间乐园,造了一个最后的美梦。】

红楼梦秋水轩第二十一回批注(秋水轩批注红楼梦第十八回)(3)

展眼元宵在迩,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挡围幕,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外面又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备道打扫街道,撵逐闲人。贾赦等督率匠人扎花灯烟火之类,至十四日,俱已停妥。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秋水轩:今天迎接大领导,也是这阵势。】

红楼梦秋水轩第二十一回批注(秋水轩批注红楼梦第十八回)(4)

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俱各按品服大妆。园内各处,帐舞龙蟠,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秋水轩:热闹之极,繁华之极,却又安静之极,卑恭之极。】贾赦等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街头巷口,俱系围幕挡严。正等的不耐烦,忽一太监坐大马而来,贾母忙接入,问其消息。太监道:“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太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戍初才起身呢。”凤姐听了道:“既是这么着,老太太、太太且请回房,等是时候再来也不迟。”于是贾母等暂且自便,园中悉赖凤姐照理。又命执事人带领太监们去吃酒饭。

一时传人一担一担的挑进蜡烛来,各处点灯。方点完时,忽听外边马跑之声。一时,有十来个太监都喘吁吁跑来拍手儿。这些太监会意,都知道是“来了,来了”,【秋水轩:太监有太监的动静举止,《红楼》的精妙之处,在于写一个人,就有符合这个人身份地位性情的言行举止,不会跳戏。《红楼》几百号人物,也难为曹雪芹能把每个人都写活了,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三言两语,也是形容毕肖。】各按方向站住。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半日静悄悄的。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围幕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金黄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早飞跑过几个太监来,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来。【秋水轩:元春回家省亲,亲人久别重逢,却未见欢乐,这些排场仪仗,家人的恭敬肃穆,虽然彰显了贵妃的尊贵,但也是处处显着压抑。】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到一所院落门前,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更衣。于是抬舆入门,太监等散去,只有昭容、彩嫔等引领元春下舆。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熌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字。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秋水轩:“太平景象,富贵风流”,是青埂峰石头的口吻。写着写着书中的故事,叙述者(作者)却突然出现,插入一段叙述者的感想和写作思路,使得已经入戏的读者,暂时走出来,手法很超前,很先锋。】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本欲作一篇《灯月赋》、《省亲颂》,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按此时之景,即作一赋一赞,也不能形容得尽其妙;即不作赋赞,其豪华富丽,观者诸公亦可想而知矣。所以倒是省了这工夫纸墨,且说正经的为是。

红楼梦秋水轩第二十一回批注(秋水轩批注红楼梦第十八回)(5)

且说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贾妃乃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若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秋水轩:花叶、荷荇凫鹭之类,都是假的!这无上的荣耀、极大的恩宠、极度的繁华,都是假的,在这些假花假鸟、水光灯影、珠光宝气之下,好像就只是一场梦幻,一场show,浮华中透着虚无。】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幕,桂楫兰桡,自不必说。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蓼汀花溆”四字。按此四字,并“有凤来仪”等处,皆系上回贾政偶然一试宝玉之课艺才情耳,何今日认真用此匾联?况贾政世代诗书,来往诸客屏侍坐陪者,悉皆才技之流,岂无一名手题撰,竟用小儿一戏之辞苟且搪塞?真似暴发新荣之家,滥使银钱,一味抹油涂朱,毕则大书“前门绿柳垂金锁,后户青山列锦屏”之类,则以为大雅可观,岂《石头记》中通部所表之宁荣贾府所为哉!据此论之,竟大相矛盾了。诸公不知待蠢物将原委说明,大家方知。【秋水轩:“按此四字”一大段,是甲辰夹批,庚辰本做正文了,使得作者又站到台前来说话了。】

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秋水轩:贾母很会教育人,元春四姐妹、黛玉、湘云、宝玉,从小都是贾母亲自教育带大的,个个都很优秀,心性、气质、教养、才华、审美等等,都不俗,各得贾母的真传。】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之心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且同随贾母,刻未离。【秋水轩:元春仁厚孝悌,其心性才华,是真性情、真感情,是她在自己的成长环境中自然养成的,浑然天成。宝钗的端庄懂事和才华,却总让人感觉透着刻意的雕琢。】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秋水轩:宝玉的底蕴,也是元春的底蕴。】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秋水轩:元春和宝玉感情这么好,可是元春封妃,准备省亲,宝玉却没什么反应。也许他关心的不是元春的荣耀,而是她的安全和心境。安全、快乐,才是后宫女子最大的福气。】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母说:“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眷念切爱之心,刻未能忘。前日贾政闻塾师背后赞宝玉偏才尽有,贾政未信,适巧遇园已落成,令其题撰,聊一试其情思之清浊。其所拟之匾联虽非妙句,在幼童为之,亦或可取。即另使名公大笔为之,固不费难,然想来倒不如这本家风味有趣。【秋水轩:本家风味,才是最合适的。这才是诗礼簪缨之族的文化底蕴。从贾政的试才、贾母对元春等众姊妹的教育,可见贾府的家学传统,虽然是武职出身,但是经历百年兴盛,重文教、重灵性,和其他三大家族不一样。如果林如海不死,从精神气质和家族底蕴上,还真只有林家才是贾府的良配,当初贾府把贾敏嫁给林如海,也是这个道理。】更使贾妃见之,知系其爱弟所为,亦或不负其素日切望之意。【秋水轩:贾政也是有感情。】因有这段原委,故此竟用了宝玉所题之联额。那日虽未曾题完,后来亦曾补拟。【秋水轩:这几句,补前文之未尽。而补拟之处,多有黛玉的手笔,如“凹晶溪馆”、“凸碧山庄”等。】

红楼梦秋水轩第二十一回批注(秋水轩批注红楼梦第十八回)(6)

闲文少叙,且说贾妃看了四字,笑道:“‘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秋水轩:更加简约了。宝玉喜欢繁华热闹,所以用“蓼汀花溆”,元春喜欢简约,所以删减了“蓼汀”。】侍坐太监听了,忙下小舟登岸,飞传与贾政。贾政听了,即忙移换。【秋水轩:宝玉所题,元春所改,各有妙处,但是贵妃说的就是对的,因为她是贵妃。】一时,舟临内岸,复弃舟上舆,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镜”四字,贾妃忙命换“省亲别墅”四字。【秋水轩:元春改得质朴真实,“天仙宝镜”则显得虚浮华丽。】于是进入行宫。但见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簾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真是:

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

贾妃乃问:“此殿何无匾额?”随侍太监跪启曰:“此系正殿,外臣未敢擅拟。”贾妃点头不语。礼仪太监跪请升座受礼,两陛乐起。礼仪太监二人引贾赦、贾政等于月台下排班,殿上昭容传谕曰:“免。”太监引贾赦等退出。又有太监引荣国太君及女眷等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昭容再谕曰:“免。”于是引退。

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泪。【秋水轩:这才是真情感,卸下一切面具和外套,才能直面亲情。】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觉又哽咽起来。【秋水轩:元春重情,知道相聚之可贵,亲情之难得,才说得出这些话来,才会语罢哽咽,真是一字千钧!同样才德兼备的宝钗,可曾有过这样的情感宣泄?在“情榜”上,宝玉是情不情,黛玉是情情,元春应该是重情,而宝钗却是无情。】邢夫人忙上来解劝。【秋水轩:在场的也只有邢夫人好出面劝,她和元春不算直接骨肉亲人,相对淡定也是可以理解的。】贾母等让贾妃归座,又逐次一一见过,又不免哭泣一番。【秋水轩:这一处的哭,和黛玉初进贾府的哭,都是真哭,都是至痛至亲的真感情。】然后东西两府掌家执事人丁等在厅外行礼,及两府掌家执事媳妇领丫鬟等行礼毕。贾妃因问:“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王夫人启曰:“外眷无职,未敢擅入。”【秋水轩:奏对得体,规矩森严。】贾妃听了,忙命快请。【秋水轩:元春温厚亲善。】一时薛姨妈等进来,欲行国礼,亦命免过,上前各叙阔别寒温。又有贾妃原带进宫去的丫鬟抱琴等【秋水轩:贾家四姐妹的四个丫鬟,琴棋书画都齐全了。】上来叩见,贾母等连忙扶起,命人别室款待。【秋水轩: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抱琴跟了元春入宫,地位自然也比侍书、司棋、入画尊贵了,甚至比贾府所有下人都尊贵。】执事太监及彩嫔、昭容各侍从人等,宁国府及贾赦那宅两处自有人款待,只留三四个小太监答应。母女姊妹深叙些离别情景,及家务私情。【秋水轩:这才是一家人。】

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垂帘行参拜等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秋水轩:又是情重之言。世间最冰冷无情的莫过帝王家,最深不见底的莫过皇帝后宫,元春身处其中,对真情也最为渴望。尝过无情的世界,才懂得真情的贵重,富贵荣华,比不上天伦温情。可是贾府那么多的人,谁有真情?元春可怜!身处其中的人,也是可怜人!】贾政亦含泪启道:“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秋水轩:贾政在宝玉面前,要端着严父的架子,在元春面前,要摆忠臣的样子,都是自己的子女,有深情却又要压抑着,活得很累!】贾妃亦嘱“只以国事为重,暇时保养,切勿记念”等语。【秋水轩:父女相聚,说话却像君臣奏对,一会分离,想再见再说话都难了!无奈,悲哀!】贾政又启:“园中所有亭台轩馆,皆系宝玉所题;如果有一二稍可寓目者,请别赐名为幸。”元妃听了宝玉能题,便含笑说:“果进益了。”贾政退出。贾妃见宝、林二人亦发比别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软玉一般。因问:“宝玉为何不进见?”【秋水轩:到这才见宝玉。】贾母乃启:“无谕,外男不敢擅入。”元妃命快引进来。小太监出去引宝玉进来,先行国礼毕,元妃命他进前,携手拦揽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秋水轩:长姐如母,元春是真疼爱这弟弟。这一抱,如同当日贾母把黛玉搂在怀里哭。就连王夫人都没对宝玉这么亲近过。整个贾府,情感世界最健全、情感表达最正常的,就贾母和元春了。】笑道:“比先竟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秋水轩:字字痛语,字字千钧!】

红楼梦秋水轩第二十一回批注(秋水轩批注红楼梦第十八回)(7)

尤氏、凤姐等上来启道:“筵宴齐备,请贵妃游幸。”元妃等起身,命宝玉导引,遂同诸人步至园门前。早见灯光火树之中,诸般罗列非常。进园来先从“有凤来仪”、“红香绿玉”、“杏帘在望”、“蘅芷清芬”等处,登楼步阁,涉水缘山,百般眺览徘徊。一处处铺陈不一,一桩桩点缀新奇。贾妃极加奖赞,又劝:“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已而至正殿,谕免礼归座,大开筵宴。贾母等在下相陪,尤氏、李纨、凤姐等亲捧羹把盏。【秋水轩:这尊贵的小姑子。】

元妃乃命传笔砚伺候,亲搦湘管,择其几处最喜者赐名。按其书云:

“顾恩思义”匾额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此一匾一联书于正殿。【秋水轩:符合元春的身份地位。】

“大观园”园之名

“有凤来仪”赐名曰“潇湘馆”。【秋水轩:诗意,贴切。】

“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即名曰“怡红院”。【秋水轩:去除“香玉”字样,改为“怡红快绿”,不是因为元春不喜欢“玉”,也不是映射黛玉,她对薛林二人印象都很好,都很喜欢。改字是因为元春不喜欢太过奢华,“香玉”奢华堆砌,脂粉气重,改了之后,脂粉气和奢华味道轻了许多,反见疏朗明快。这和改“蓼汀花溆”的去繁就简是一样的。】

“蘅芷清芳”赐名曰“蘅芜苑”。

“杏帘在望”赐名曰“浣葛山庄”。【秋水轩:宝玉的题字,诗意更浓,也很有新意。元春的修改,在宝玉题咏的基础上,更简约大气,也更像亭台馆舍的名字。】

正楼曰“大观楼”,东面飞楼曰“缀锦阁”,西面斜楼曰“含芳阁”。更有“蓼风轩”、“藕香榭”、“紫菱洲”、“葕叶渚”【秋水轩:新雅别致,元春才情。】等名;又有四字的匾额十数个,诸如“梨花春雨”、“桐剪秋风”、“荻芦夜雪”等名,此时悉难全记。【秋水轩:故意留下秋爽斋、凸碧山堂、凹晶溪馆、暖香坞、龙翠庵等处,为后文另换风景留下余地。】又命旧有匾联者俱不必摘去。于是先题一绝云:

衔山抱水建来精,

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

芳园应锡大观名。【秋水轩:诗一般,大概是元春不善诗词吟咏。】

写毕,向诸姐妹笑道:“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秋水轩:说的是实话,看前面的诗就知道了。】异日少暇,必补撰《大观园记》并《省亲颂》等文,【秋水轩:可能元春善写散文。】以记今日之事。妹辈亦各题一匾一诗,随才之长短,亦暂吟成,不可因我微才所缚。且喜宝玉竟知题咏,是我意外之想。此中‘潇湘馆’、‘蘅芜院’二处,我所极爱,次之‘怡红院’、‘浣葛山庄’,此四大处,必得别有章句题咏方妙。前所题之联虽佳,如今再各赋五言律一首,使我当面试过,方不负我自幼教授之苦心。”宝玉只得答应了,下来自去构思。

迎、探、惜三人之中,要算探春又出于姊妹之上,然自忖亦难与薛林争衡,【秋水轩:由己而彼,知己知彼。】只得勉强随众塞责而已。李纨也勉强凑成一律。贾妃先挨次看姊妹们的,写道是:

旷性怡情匾额 迎春

园成景备特精奇,

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景,

游来宁不畅神思?【秋水轩:语句平庸,才思平淡。】

万象争辉匾额 探春

名园筑出势巍巍,【秋水轩:起句不错,有气象!】

奉命何惭学浅微。

精妙一时言不出,

果然万物有光辉。

文采风流匾额 李纨

秀水明山抱复回,

风流文采胜蓬莱。【秋水轩:起句精妙,诗意更浓了。】

绿裁歌扇迷芳草,

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

神仙何幸下瑶台。

名园一自邀游赏,

未许凡人到此来。【秋水轩:虽然有堆砌感,但是诗意比迎春探春的好。探春、李纨会写诗,虽然没法和薛林争胜,但有了这个会写诗的情节做铺垫,后文一个发起诗社,一个做评委,就不会感到突兀了,否则就是外行主管专业了。】

凝晖钟瑞匾额 薛宝钗【秋水轩:含蓄雅重。】

芳园筑向帝城西,

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

修篁时待凤来仪。【秋水轩:这句非常精彩,不愧是宝钗!】

文风已着宸游夕,

孝化应隆遍省时。

睿藻仙才盈彩笔,

自惭何敢再为辞?【秋水轩:后面颂圣,应制诗作,没办法了。前面几首也是应制颂圣。】

世外仙园匾额  林黛玉【秋水轩:世外仙株题咏世外仙园,妙!】

名园筑何处,

仙境别红尘。【秋水轩:虽是颂词,也很有仙气,果然是“世外仙园”。】

借得山川秀,

添来景物新。【秋水轩:信手拈来,一“借”一“添”,构思精巧。】

香融金谷酒,

花媚玉堂人。【秋水轩:很喜欢这句“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

宫车过往频?【秋水轩:一首五言,比七言更雅,我也喜欢写五言。】

贾妃看毕,称赏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原来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贾妃只命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作,只胡乱作一首五律应景罢了。【秋水轩:在诗才上,黛玉不用逞强争胜,只胡乱应景写一首,都已经比别人的好了。】

彼时宝玉尚未作完,只刚做了“潇湘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改了罢。”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说道:【秋水轩:北方的元宵节,大冷天还“拭汗”,宝玉也有才拙捉急冒汗的时候?曹公虽然深爱他的红楼人物,尤其是宝玉和十二钗,但却没把他们写得完美无瑕,黛玉有争胜心、有“小心眼”,宝钗世故圆滑而又冷淡无情,宝玉聪明灵秀却又有短路的时候……】“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宝玉道:“‘绿蜡’可有出处?”宝钗见问,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秋水轩:宝钗的价值观,普遍的,也是世俗的。】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珝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你都忘了不成?”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笑道:“该死,该死!现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来了,真可谓‘一字师’了。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宝钗亦悄悄的笑道:“还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秋水轩:有酸意,大概是选秀落选了。】一面说笑,因说笑又怕他耽延工夫,遂抽身走开了。宝玉只得续成,共有了三首。

此时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因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神思,何不代他作两首,也省他些精神不到之处。【秋水轩:技能展才,又能帮宝玉。黛玉情思如此,可爱!】想着,便也走至宝玉案旁,悄问:“可都有了?”宝玉道:“才有了三首,只少‘杏帘在望’一首了。”黛玉道:“既如此,你只抄录前三首罢。赶你写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这首了。”说毕,低头一想,早已吟成一律,【秋水轩:曹子建七步成诗,黛玉低头一想就有诗了,才情如此!】便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在他跟前。【秋水轩:前有宝钗提示,后有黛玉做枪手,这些小儿女,作弊也这么可爱可亲,妙!】宝玉打开一看,只觉此首比自己所作的三首高过十倍,真是喜出望外,【秋水轩:黛玉高妙!】遂忙恭楷呈上。贾妃看道:

有凤来仪 臣宝玉谨题

秀玉初成实,

堪宜待凤凰。【秋水轩:起句端雅。宝玉也喜欢五言。】

竿竿青欲滴,

个个绿生凉。【秋水轩:这一联还行,两个叠词,活泼。】

迸砌防阶水,

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

好梦昼初长。【秋水轩:好句!岁月静好,对应后文“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

萝薜助芬芳。【秋水轩:“助”字,黛玉的“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异曲同工。】

软衬三春草,

柔拖一缕香。【秋水轩:可有冷香?】

轻烟迷曲径,

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

谢家幽梦长。【秋水轩:结句精妙之极!题潇湘馆结句是“梦”,题蘅芜苑结句也是“梦”,大观园,是贾府给元春造的梦,也是元春给众姊妹造的梦,宝钗黛玉,良辰美景,宝玉也是但愿长梦不复醒的吧!只可惜,都只是一场梦,是梦,就有梦醒的时候,终究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可叹!】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

两两出婵娟。【秋水轩:棠与蕉,钗与黛。】

绿蜡春犹卷,【秋水轩:写芭蕉。典出李清照“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

红妆夜未眠。【秋水轩:写海棠。典出苏东坡“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凭栏垂绛袖,【秋水轩:再写海棠之情。】

倚石护青烟。【秋水轩:再写芭蕉神韵。】

对立东风里,

主人应解怜。【秋水轩:一棠一蕉,一钗一黛,“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

在望有山庄。【秋水轩:一题两句,手法圆熟高妙。】

菱荇鹅儿水,

桑榆燕子梁。【秋水轩:清新活泼,画面感很强,这才情,无与伦比了。】

一畦春韭熟,

十里稻花香。【秋水轩:应对分畦列亩和“稻香村”的题名。】

盛世无饥馁,

何须耕织忙。【秋水轩:应制颂圣而不失自然意趣,整首诗,诗意熨贴,清新自然。】

贾妃看毕,喜之不尽,说:“果然进益了!”又指“杏帘”一首为前三首之冠。遂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秋水轩:元春虽不善作,但是善品,不固执己见,仍用宝玉之前所拟的“稻香村”。】又命探春另以彩笺誊录出方才一共十数首诗,出令太监传与外厢。贾政等看了,都称颂不已。贾政又进《归省颂》。元妃又命以琼酥金脍等物,赐与宝玉并贾兰。【秋水轩:滴水不漏,一人不落,又带出贾兰。】此时贾兰极幼,未达诸事,【秋水轩:这时候贾兰“极幼”,还没懂事,应该还未上学,之前闹学堂的是“贾蓝”,不是贾兰,而且已经懂得别人闹事“不与咱们相干”了,还劝着贾菌不要管闲事。否则能到上学的年纪,最少也五六岁了,从闹学到省亲,中间贾瑞病了一年多,黛玉回去将近一年,最少过了两年以上了,七八岁的孩子,该懂事了。】只不过随母依叔行礼,故无别传。贾环从年内染病未痊,自有闲处调养,故亦无传。【秋水轩:写明了才不会遗漏,否则这场合如果无故不让贾环参加,又有闲气了。】

那时贾蔷带领十二个女戏,在楼下正等的不耐烦,只见一太监飞来说:“作完了诗,快拿戏目来!”贾蔷急将锦册呈上,并十二个花名单子。少时,太监出来,只点了四出戏:

红楼梦秋水轩第二十一回批注(秋水轩批注红楼梦第十八回)(8)

第一出《豪宴》;【秋水轩:出自《一捧雪》,伏贾家之败。】

第二出《乞巧》;【秋水轩:出自《长生殿》,伏元妃之死。】

第三出《仙缘》;【秋水轩:出自《邯郸梦》,己卯本等的夹批还说:“伏甄宝玉送玉”,貌似后面宝玉失玉后,是甄宝玉送回来的,真假宝玉相逢,应该有精彩文章。】

第四出《离魂》。【秋水轩:出自《牡丹亭》,伏黛玉死。这四出戏,是全书后文,尤其是80回后情节的重要剧透和线索。】

红楼梦秋水轩第二十一回批注(秋水轩批注红楼梦第十八回)(9)

贾蔷忙张罗扮演起来。一个个歌欺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态。虽是妆演的形容,却作尽悲欢情状。【秋水轩: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刚演完了,一太监执一金盘糕点之属进来,问:“谁是龄官?”贾蔷便知是赐龄官之物,喜的忙接了,【秋水轩:人家赏龄官,贾蔷“喜”个啥?是作为主管脸上有光,还是已经和龄官好上了,龄官获奖,贾蔷替她高兴?】命龄官叩头。太监又道:“贵妃有谕,说:‘龄官极好,再作两出戏,不拘那两出就是了。’”贾蔷忙答应了,因命龄官做《游园》、《惊梦》二出。龄官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秋水轩:龄官可爱,只做自己擅长的,贾蔷行政干预专业了。 又:一个要求唱“游园”“惊梦”,一个非要“相约”“相骂”,有小情侣闹别扭的感觉。】贾蔷扭他不过,只得依他作了。【秋水轩:贾蔷是主管领导,怎么会扭不过手下的员工呢,能解释的,就是和龄官有办公室恋情,而且是贾蔷追龄官的,龄官既有专业优势,又有情感优势。】贾妃甚喜,命“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秋水轩:元春温厚平和,不以贵势压人,这一点和贾母很像。】额外赏了两匹宫缎、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之类。然后撤筵,将未到之处复又游顽。忽见山环佛寺,忙另盥手进去焚香拜佛,又题一匾云:“苦海慈航”。【秋水轩:通篇烈火烹油繁华热闹,却在这冷寂清幽之处收住,曹公慈悲,以“苦海慈航”结束,如同当头棒喝!】又额外加恩与一班幽尼女道。

少时,太监跪启:“赐物俱齐,请验等例。”乃呈上略节。贾妃从头看了,俱甚妥协,即命照此遵行。太监听了,下来一一发放。原来贾母的是金、玉如意各一柄,沉香拐拄一根,伽楠念珠一串,“富贵长春”宫缎四匹,“福寿绵长”宫绸四匹,紫金“笔锭如意”锞十锭,“吉庆有鱼”银锞十锭。邢夫人、王夫人二分,只减了如意、拐、珠四样。贾敬、贾赦、贾政等,每分御制新书二部,宝墨二匣,金、银爵各二支,表礼按前。宝钗、黛玉诸姊妹等,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样格式金银锞二对。宝玉亦同此。贾兰则是金银项圈二个,金银锞二对。尤氏、李纨、凤姐等,皆金银锞四锭,表礼四端。外表礼二十四端,清钱一百串,是赐与贾母、王夫人及诸姊妹房中奶娘众丫鬟的。贾珍、贾琏、贾环、贾蓉等,皆是表礼一分,金锞一双。其余彩缎百端,金银千两,御酒华筵,是赐东西两府凡园中管理工程、陈设、答应及司戏、掌灯诸人的。外有清钱五百串,是 统 役、优伶、百戏、杂行人丁的。【秋水轩:终于忙完,皆大欢喜,人人有奖,永不落空。】

众人谢恩已毕,执事太监启道:“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贾妃听了,不由的满眼又滚下泪来。却又勉强堆笑,拉住贾母、王夫人的手,紧紧的不忍释放,【秋水轩:让人心酸!】再四叮咛:“不须记挂,好生自养。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秋水轩:一个“倘”字,假设之语,可知以后“天恩”不再,贾府好景难逢了,这次省亲,已经是最后的盛宴。】贾母等已哭的哽噎难言。贾妃虽不忍别,怎奈皇家规范,违错不得,只得忍心上舆去了。这里诸人好容易将贾母、王夫人安慰解劝,搀扶出园去了。

【秋水轩:回后评】

这一回元春省亲,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奢靡繁华得无以复加。然而,荣耀繁华的背后,真正的欢乐却并不多。元春入宫,去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出,深不见底,危机重重,亲人是不能再见的。现在好不容易回家,也是戍初(晚上7点)才能起身出发,一路仪仗,到贾府都已经大晚上八九点了,到丑正(半夜一点)结束,入宫多年,回家也就短短几个小时,还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一家人,真正卸下身份面具,好好说话的时间,就更短了。

然而,也就这几个小时,对于贾府和元春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亲情的慰藉、荣耀的补偿,众人在这里享受着该享受的,要荣耀的有荣耀,喜欢繁华热闹的有繁华热闹,想施展才华的也稍稍满足了,该得的赏赐,也是人人有份,一个不落,贾府上下,在走下坡路之际,尽情享受着这一场最后的“豪宴”,以后就再也没有这等盛况了。省亲期间点的几出戏,已经预示了后文的结局,而元春的寄望,也成了悲剧的谶言。在这里,曹公安排了一个空门佛土作为游幸的终点站,“苦海慈航”,满满的警醒,满满的绝望,又满满的慈悲。元春省亲,最终还是让人心酸悲伤,她也是含着心酸悲伤,重新回到那不得见人的深宫。

在《红楼梦》里,元春是钗黛之后的第一人,由此可见曹雪芹对元春这一角色的喜爱和珍重。元春出场的机会不多,主要就在这一回,其他地方,也就偶尔字里行间,有她的影子在。然而,尽管元春戏份很少,但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处处闪耀着美好的光辉。她从小跟着贾母,也教导着宝玉,把贾府最美好的东西、人性的光辉、爱与美、德与才,从贾母身上传承下来了,也为宝玉打好了知识和人格的基础。一部《红楼梦》,情感上、人格上最健全、最正常、最有温度的,也就贾母和元春了,对待亲人,出自天性,满满的真情;对待卑弱者,也不以富贵欺人,待人亲善温厚,是一个很好的女子。

又:在这一回,承接着上一回的宝玉题对额,借着贵妃省亲的机会,继续为大观园题咏。上一回是宝玉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一回是红楼诸钗施展才华的舞台,尤其是宝钗黛玉的舞台。同时,这一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为后文建立诗社、即景联句等雅趣活动做了伏笔。大观园,是红楼钟灵毓秀之所在,是宝玉和诸钗的乐园,也是作者的理想天堂,借着宝玉和诸钗的诗词,以及后文诗社的雅集活动、锦绣文章,赋予了大观园更丰富美好的诗性。一部《红楼梦》,一座大观园,如果只是些亭台楼阁、奇花异树、珍禽异兽和这些小儿女,而缺少了诗性,那就只是一座普通的园林了,再美好也是俗世的、平庸的。而有了这些诗词,大观园才更具有理想国的美学和哲学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