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中航证券,裴伊凡)

预制菜:餐桌上的“新宠”,真香出圈

预制菜:疫情催化之下的舌尖“香饽饽”

定义:预制菜指的是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进行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经简单烹饪或加 热后,可作为日常正餐食用。特点:预制菜简化了煎、蒸、炒、炖等繁杂的佳肴制作步骤,在兼备菜品口感和产品健康性的要求下,满足了“懒人们”的生活需求,不仅具有成本优势也体现了 效率与健康兼备的特点。

按照加工程度来划分: 净菜类:已加工,但未经过调味腌制的果蔬、肉禽产品; 预制半成品类:经过调味、裹粉、预炸等工序的半成品菜; 预制成品菜:经过调味、腌制的菜品进一步炒制、蒸煮后的熟制品,以速冻的方式保存。

按照食用方式分类:预制菜产品可分为--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

预制菜行业发展史:起源于美国,成熟于日本,疫情催化国内市场

发展历程:预制菜最早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各种类型的预制菜开始实现商业化经营;70年代末随着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加快了预制菜在BC双端的渗透, 行业的复合增速达到9%以上;2000 年前后,国内净菜加工配送企业、深加工预制菜企业开始涌现;2014年前后,随着经济发展、外卖爆发式增长,行业进入快 速发展期;2020年末至今,疫情的爆发导致宅家消费需求递增,催化了预制菜行业的快速发展。

预制菜行业概览:美日企业发展各有千秋,细分赛道差异化竞争

美国预制菜市场: 2020年美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54亿美元; 美国预制菜企业比较集中,多为综合性食品集团,具有渠道优势、品牌优势,以横向并购、多品牌运营 等方式进行市场扩张。

日本预制菜市场: 2020年日本预制菜市场规模为238.5亿美元,行业渗透率达60%以上; 市场份额前五的企业分别为日冷、丸羽、味之素、加卜吉和日本水产,其中日冷市场份额常年位列第一, 市占率在 20%—24%的区间波动; 日本预制菜企业多以自身局部优势切入,而后打磨产品力、渠道力,向产业链上下游纵向延伸。

制菜行业概览:国内大量资本资本涌入,角逐千亿蓝海市场

餐饮市场规模:根据统计局数据, 2021年中国餐饮行业规模为46895亿元,同比增长18.6%;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0434亿元,同比增长23.5%。总体而言, 2021年全国餐饮行业发展得到一定恢复;但受到疫情反复与多点暴发的影响,全年餐饮收入增速放缓,尚未完全回到疫情前水平。

预制菜市场规模:在国内疫情、宅经济、家庭小型化、外卖的蓬勃发展、餐饮连锁化、冷冻技术的提升等多种因素催生下,预制菜销量井喷,大量资本涌入,企查 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71万家。目前我国预制菜行业正处于市场成长期,类似于美国60-70年代和日本70-90年代的预制菜行业发展 阶段。根据艾媒数据,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 10720亿元。根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目前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只有10%-15%,预计在2030年将增至15%-20%, 市场规模将达到1.2 万亿元。而美国、日本预制菜渗透率已达60%以上,中国预制菜市场还有较大的扩容空间。

政策梳理:规范行业有序发展, “绿色食品“和“数据化冷链”是重点方向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食品加工业相关政策,营造食品工业良好发展环境,有助于加强预制菜行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行业内审批工作提出规范化 建议,有利于行业内各企业的规范化发展;二是针对食品安全作出规范,保障营养结构;三是对科学技术发展支持,提升物流数据化进程,形成可追溯的冷链物流 网络;四是支持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中指出,未来预制菜行业趋势关键词是“绿色食品“和“数据化冷链”,未来市场规模将会向万亿级迈进。 综上,预制菜行业政策的主要方向是食品安全、营养结构、食品加工技术和物流数据化。

产业链:上中游双向渗透,下游市场持续扩容

预制菜产业链一览

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密切:预制菜上游是原材料资源企业,包括农产品、初加工、包装等其他工业;中游是预制菜企业,负责预制菜的生产加工,串联上下游;下游 是销售企业,包括物流运输企业和触达B/C端的平台企业等。

上游:预制菜原料提供商

上游以基础农产品为主,农业企业具备先天优势:上游为向预制菜生产厂商提供原材料的供应商,主要包括蔬菜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调味生产行业 等,整体分布分散;有实力的中游厂商会介入上游环节,而农业企业依托原材料优势和渠道积累也纷纷布局预制菜业务。

直接原材料成本影响大,行业盈利水平易震荡:(1)初级农产品原料价格受供需影响,价格波动较大;(2)主材、辅材及调味品等直接原材料投入占预制菜产品 总成本比重较大(行业龙头味知香预制菜直接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近91%),所有原料中肉类占比最高(62%)。

上下游相互渗透促进:预制菜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上游种植/养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上游“体系完善 能力标准化“、反哺下游生产厂商。

中游:预制菜生产商

预制菜的五类玩家:中游生产环节玩家多样,既有上游原料生产商和下游零售渠道商参与,也有专业预制菜企业、餐饮企业自建央厨、速冻食品企业等参与。

竞争格局:虽然我国预制菜行业已经初具规模,但相较发达市场而言整体还较为落后,仍然存在销售区域小、地域特征明显、参与者众多、行业集中度低、规模以 上企业较少等问题,70%以上的预制菜加工企业仍处于小、弱、散的状态,不少是个体工商户或采用作坊式生产加工模式的小微企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预 制菜行业cr10(前十公司市场占比)仅14.23%。

优劣势对比:上游玩家具有成本、渠道优势,但产品研发能力、品牌力相对薄弱;中游玩家产品、品牌、盈利能力差异性较大;下游玩家品牌力和运营能力强。

下游:预制菜零售渠道

B端为主、C端为辅的消费结构:下游终端以餐饮和零售市场为主,B端市场主要是指预制菜流入到餐饮、商超和企业团餐等使用场景中,该部分消费者并不是最终 消费者,而是由B端加工成成品销售给个人消费者。根据亿欧数据统计,中国预制菜食材B端和C端的份额占比是8:2。

B/C端双渠道高增,景气度攀升: B端方面,大型商超及餐饮企业承担渠道重要角色,餐饮企业是预制菜消费的主赛道;C端方面,大型商超、便利店、外卖直接 触达消费者,是预制菜销售的重要渠道,而新零售和电商直播平台正在刺激C端消费新活力。 B端产业升级需求 C端饮食习惯改善 新零售模式三重共振,餐饮企 业是下游市场的主力军;商超、便利店则是预制菜的重要渠道;新零售(生鲜电商、社区团购、新型火锅超市)和直播平台正逐渐成为预制菜新的销售渠道,多因 驱动B/C端需求持续高涨。

驱动因素:“B端 C端”需求双增,供给端优化升级

供给端:资本加速涌入,助推行业快速发展

资本加速涌入,角逐千亿 蓝海市场。目前,资本加 速进入预制菜、餐饮供应 链趋势明显,为预制菜行 业注入新鲜血液,促使预 制菜行业产能加速扩张, 产业链更加完善。根据中 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 2021年至 2022年上半年 我国预制菜行业融资事件 20余起,融资金额达数百 亿元,预制菜品类融资金 额占餐饮行业融资金额的 10%左右 。

除了珍味小梅园、锅圈、 望家欢等预制菜品牌频频 获得融资,预制菜第一股 味知香也于 2021年4月27 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目 前已经有大量资本涌入预 制菜领域,包括厚生、红 杉、高瓴、IDG 资本、源 码资本等头部大咖。

供给端:冷链物流提效升级,筑牢预制菜行业发展基石

冷链物流基建规模持续扩大:预制菜对食材保鲜程度要求较高,速冻技术的技术精进使预制菜的保鲜时长更久,冷链物流的提效增速扩大了短保类食品的配送范围, 减少了生鲜产品的损耗率,保障了预制菜品的新鲜度,是预制菜行业迈向标准化、产业化的重要前提条件,保证了餐饮食材在运输、仓储环节的品质,满足了消费 者对口感和体验的高品质要求。艾媒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5699亿元,冷库总容量达5224万吨,2020年冷藏车保有量达28万辆,冷链物流 及仓储体系稳步发展。

供给端:食品工艺不断精进,预制菜品类扩充空间大

上游生产效率提升:农业与食品的工业化推动餐饮行业变革。每一次底层生态要素的改变都推动着人类的餐食制作和就餐方式变化,预制菜以农产品为原料,是城 市化和食品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农业机械化率不断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率从2015年的64%提升至2020年的71%,为预制菜源头原料的 稳定供应提供了先决条件。根据德勤数据,近20年,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推动餐饮在食品消费市场渗透率达到40%;其后,信息化、食品工业化(随 之而来的常温料理包)带来了外卖的兴起,经过近10年的发展,外卖相较餐饮堂食的渗透率达到15%以上。

需求端(B端):餐饮连锁化逐年提升,倒逼企业供应链变革

中国餐饮连锁化率逐年提升,菜品标准化需求日益增长,加速推动预制菜的B端应用。疫情期间,线下餐饮行业受重创,头部连锁企业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供 应链管理能力。据统计,2020年中国餐饮品牌零售额CR5仅5.9%,与发达国家比较尚有较大差距(全球CR524.4%,美国30.8%,日本35.3%)。2018年中国 餐饮市场连锁化率为12.8%,2021年提高至18%,餐饮连锁化趋势更为明显。但对比发达国家,我国餐饮行业的连锁化率仍较低,2021年,美国和日本餐饮连锁 化率分别为58.3%和50.8%,中国连锁化率提升空间仍较大。

需求端(C端):受一线年轻消费者青睐,方便快捷是主要购买原因

预制菜消费者画像:C端主要是个人和家庭消费者,消费者城市分布:一二线城市消费群体居多,一线城市占比超过50%;消费者年龄分布:以中青年为主,21- 40岁消费群体占比超过80%。

预制菜消费目的:艾媒调研数据显示,近七成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目的是节省时间,其次是美味可口和体验尝鲜。在“宅经济”的趋势之下,预制菜本质是减少菜 品加工程序,方便消费者更快捷地享用美食,同时相较于外出用餐和点外卖的花费都更低,更加推动了预制菜行业的快速发展,C端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

需求端(C端):家庭消费场景丰富,疫情加速提升渗透率

预制菜满足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多元餐饮需求:①方便快捷:预制菜操作方便快捷,适用都市快节奏生活;②适用人群广泛: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职场,压缩了大量 的做饭时间,导致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而且中国家庭逐渐趋于二人户甚至是一人户的模式,没时间做饭或不愿意做饭的个人和家庭越来越多,同时, 老年人群体对于简化就餐流程需求也逐渐提升,预制菜的适用人群范围不断拓宽;③预制菜品类丰富:预制菜几乎涵盖了大部分中国菜系,适用于家庭大聚餐、朋 友聚会、外出露营等多元场景,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口味,且伴随预制菜研发工艺日益精进,在食品安全和营养均衡搭配方面也在不断改进。

疫情之下,受限于线下就餐,预制菜C端渗透率显著提高。疫情提升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根据德勤消费者问卷调研结果显示,未来超40%的消费者 将提高对预制菜的购买频次;同时,疫情反复造成堂食骤降,餐饮企业面临门面空置压力,部分企业尝试推出预制菜产品以增加销售回款,新零售业务打开新的盈 利空间,这一举动也有助于加深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了解和认知。

报告节选: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1)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2)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3)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4)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5)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6)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7)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8)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9)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10)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11)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12)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13)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14)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15)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16)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17)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18)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19)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20)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21)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22)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23)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24)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25)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26)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27)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28)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29)

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行业专题研究报告(30)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