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顺帝至正十八年(韩林儿龙凤四年,1358),正在攻打徽州婺源(今婺源县属江西省上饶市)的朱元璋,根据三军总管、大将邓愈的介绍,朱元璋得知当地有诸葛亮型的隐士朱升,遂微服从连岭出石门,亲临其室咨询大计,朱升名副其实,向朱元璋提出了言简意赅的九个字战略,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后期是不是不得武将的人心(都说朱元璋成大业靠的)(1)

1356年2月,朱元璋率部攻克集庆路(今江苏省南京市),之后由弱转强,立即挥戈四向。

现代史家往往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解释为“重视战略态势巩固根据地,发展民生经济注重后勤保障,避敌锋芒合纵连横”这当然也没错,但是所谓“缓称王”实际上具有字面上的含义,就是朱元璋建号称王或曰“开国”的时间与其他元末诸雄相比较,相对比较晚。

明朝皇帝专制权力的至高无上,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特别显著的,而为了“证明”这种权力模式具有历史渊源和既往惯例的基础,在明朝的官方叙事中,从元朝至正十五年(韩林儿龙凤元年,1355)渡江之初开始,朱元璋就是无可争辩的全军领袖,其他此时已加入朱元璋集团的明初勋贵大臣与朱元璋之间也已经有了君臣之分。

朱元璋后期是不是不得武将的人心(都说朱元璋成大业靠的)(2)

朱元璋渡江前后军事活动路径和战略要冲

而实际上,透过明朝君臣有意无意设置的重重迷雾,我们可以发现,朱元璋真正的履历所反映的身份地位实际上和官方的说法存在很大差异。

明成祖朱棣撰写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记载:

皇考年廿五起率师,三十有四为吴国公,三十九即吴王位,四十有一即皇帝位。

在朱棣亲自写下的文字中,“率师”也就是起兵的年龄、成为吴国公的年龄和即位称帝的年龄无误,但是即吴王位的三十九岁显然是三十七岁的错讹。而最主要的是,明朝官方话语体系中刻意强调的吴国公之位就是所谓的“开国”,其实完全是伪托或者夸饰。

明朝官方竭尽全力避讳朱元璋曾经隶属韩林儿龙凤政权这一事实,因此只要涉及到朱元璋履历中的官职,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含糊其辞,要么篡改伪托,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明晰确凿的记录。

此处谈古论金不妨和大家一起从头来仔细分析一下。

至正十二年(1352),朱元璋接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前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他25岁,入伍后的朱元璋在几个月后就得到郭子兴的赏识,被任命为帅府的亲兵九夫长(朱元璋自称的所谓“除为亲兵”),红巾军反元,但行伍编制和官制大多模仿元朝,这个职位大约就相当于元朝军队基层编制单位“牌”的头领,即管理9个士兵的牌头(《元史·兵志一》:“十人为一牌,设牌头,上马则备战鬭,下马则屯聚牧养。”)

至正十三年(1353),因为朱元璋募得700多士兵,被郭子兴授予镇抚一职。镇抚在元朝的官制中和副千户相当,在红巾军中,也是介于千户和万户之间的官职。

朱元璋后期是不是不得武将的人心(都说朱元璋成大业靠的)(3)

朱元璋在郭子兴部下升迁速度十分惊人

镇抚官卑职小,但是却成为明初官方和私人历史叙事中不但毫不避讳,反而大书特书的职位,甚至之后自统一军的朱元璋还被称为“朱镇抚”,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类似朱元璋从一个上士班长一跃而为上校团副(借《林海雪原》的词汇),是他发迹变泰的开端,因此具有特殊的意义,当时人称其为“朱镇抚”也类似称兵团司令为“老团长”这样表示亲昵和自身老资格的叫法。

至正十四年(1354),朱元璋因为诱降敌兵的大功,直接跳过万户被升为管军总管,这个职位是红巾军根据元朝官制发明出来的职位,已是仅次于元帅郭子兴的高官。

郭子兴是一支相对独立的红巾军,朱元璋起家的本钱是继承了郭子兴的主要势力,而郭子兴对朱元璋也确实没话说,嫁以义女(马皇后)和拔擢之速的知遇之恩朱元璋后来承认是“恩礼甚厚”,所以,朱元璋本人和明朝的官方叙事,对朱元璋是郭子兴部下并不回避。

朱元璋后期是不是不得武将的人心(都说朱元璋成大业靠的)(4)

(元末明初群雄割据地图)

而至正十五年(1355)郭子兴去世之后,郭子兴部下接受了韩林儿龙凤政权的官职委任,关于此后情形,明朝官修史书便开始捣糨糊了。

《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面对龙凤政权的任命,是这样表现的:

上曰:“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遂不受。

事实上,朱元璋可能说过上述发牢骚的话,但是不但受了委任,而且作为左副都元帅,地位在郭子兴的儿子都元帅郭天叙、郭子兴的妻弟右副都元帅张天祐之下。

这句发牢骚的话如果真的存在,可以理解为朱元璋不愿意接受龙凤政权的管辖,也可以理解为朱元璋不愿意屈居郭天叙、张天祐之下,但此时的朱元璋从势力上不足以自立,在道义上,原来老大的儿子和自己的“舅舅”,按江湖规矩论地位自然比他高,而史书的蛛丝马迹显示郭张两人也是众人推戴,朱元璋除了接受并没有其他选择。

在龙凤政权的官制体系中,都元帅比元帅高一级,副都元帅和元帅平级,这次任命郭子兴系统所有高官官升一级,全军的机构也都升格,实际上可能的影响是大家都很高兴

同年六月,红巾军南渡长江,攻克太平路并改其为太平府(府治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安徽省的马鞍山市及芜湖市辖境),《明太祖实录》记载:

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诸将奉上为大元帅。

史书制造朱元璋自己“开府”,大元帅之位是诸将推戴的假象,回避是朱元璋此时只是左副都元帅,这个所谓“大元帅”只是镇守太平府的翼元帅。

朱元璋后期是不是不得武将的人心(都说朱元璋成大业靠的)(5)

《倚天屠龙记》中的常遇春剧照

这个翼元帅实际上级别不高,只是一府之地的军事主官,朱元璋真正体制上的权力源泉还是他依旧兼任左副都元帅,但专职守卫太平府,使得他已经有了“高筑墙”的资本。

这年冬天,郭天叙、张天祐战死。据俞本《纪事录》记载:“上独任元帅府事。”

不过,虽然朱元璋事实上成了全军首领,但是官职并没有变动。

至正十六年(1356),元朝江南行台驻地集庆路(今江苏省南京市)被朱元璋部攻克,他被龙凤政权任命为行枢密院同佥。

按照元朝官制,行枢密院同佥位居第五档,只有正四品,但是在龙凤政权这里,行枢密院同佥是从二品,高于翼元帅,和都元帅平级但位次在前,这个升官从实质上和原先相比没有多少真的新优势,但是这是中央机构的官员,使得朱元璋和手下的各位担任元帅、总管的诸将拉出了距离。

同年七月,红巾军建立江南行中书省,《明太祖实录》继续记载:

诸将奉上为吴国公,以元御史台为公府,置江南行中书省,上兼总省事。

这依旧制造了朱元璋的职位出于众人推戴并以国公的身份高踞于行省等所有机构之上的假象,从而呼应所谓“开国”。

但实际上,当时和后来人称呼此时的朱元璋是“江南行省平章朱公”,而后来元朝也想要用“平章”的官职招降朱元璋,这个时候的朱元璋没有成为吴国公无疑。

确实,这个时候的朱元璋仅仅担任江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前面讲到朱棣说自己父亲“三十有四为吴国公”,这正是元至正二十一年(韩林儿龙凤七年,1361),已经在6年之后。

在元朝官制中,行省丞相和平章政事都是从一品,但是丞相的名位尊崇,龙凤政权1356年授予朱元璋平章政事官职,1358年授予朱元璋丞相官职,朱元璋步步高升,但还是在不断接受韩林儿龙凤政权所任命的官职。

朱元璋后期是不是不得武将的人心(都说朱元璋成大业靠的)(6)

连环画《朱元璋》书影

一直到至正二十年(韩林儿龙凤六年,1360),朱元璋大败陈友谅,这个时候的朱元璋才以从一品行省丞相的身份受封吴国公,但是吴国公也只是对应龙凤政权官职的封爵,并非高于官职的称号,也并非出于诸将推戴,自然也更不是所谓的“开国”。

甚至一直到至正二十三年(韩林儿龙凤九年,1363),在朱元璋对遭受张士诚攻击陷入绝境的龙凤政权有了救命之恩之后,韩林儿下旨追封朱元璋的三代,朱元璋的父亲朱世珍(原名朱五四)的职位是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太尉、吴国公,这实际上就是朱元璋的官职。

正一品中书右丞相是所有文武官员中的最高官职,开府仪同三司是正一品文散官六等中的第一等,上柱国是正一品勋官,录军国重事是中书省丞相的加衔,太尉是元末最为人重视的宰相加官,这些叠加在一起,说明朱元璋已经位极人臣,但这个位极人臣名义上还是在龙凤政权的领导下。

而且,在龙凤政权毫不吝惜地送给朱元璋上述大量最高官职名衔的同时,实际上封朱元璋为王理论上也未尝不可,但是韩林儿等只维持其吴国公的旧封,这其中无疑也有政治上的心机。

但到至正二十三年(韩林儿龙凤九年,1363)秋朱元璋彻底消灭陈友谅大军之后,其自然而按具备了称王的基础,而再无需龙凤政权的认可。

《明太祖实录》记载,在次年(1364):

李善长、徐达等奉上为吴王。……建百司官属,置中书省,左、右相国为正一品……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

《明实录》这次的记载是准确的,朱元璋的吴王实际是自立,而这个吴王开中书省取代江南行中书省,主要的文武大臣高踞正一品中书省相国之位,此外还设置大都督府、诸卫亲军指挥使司,从具体运作上与皇帝无异,自然也和下属建立了相对明确的君臣关系。

这已经是朱元璋从朱升这里得到“缓称王”建议的5年之后,朱元璋从谏如流,戒急用忍,很摒得住气。

不过在另一方面,即使在朱元璋自称吴王之后,他发布的文书仍然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开头,名义上仍然把吴王作为龙凤政权的藩王处理,那么朱元璋也还是龙凤政权的下属一员。

朱元璋后期是不是不得武将的人心(都说朱元璋成大业靠的)(7)

韩林儿影视形象

至正二十六年(韩林儿龙凤十二年,1366)十二月,小明王韩林儿知趣地在乘船途中在长江中溺亡,同月,朱元璋集团“定议明年为吴元年”。

吴元年就是1367年,该年二月,朱元璋貌似突发奇想给苏州前线诸将写信,在信中除了大谈和诸将之间的历史关系,并把韩林儿比作新莽时代的更始帝,把自己比作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把诸将比作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

这番比喻当出于朱元璋儒臣的润色,但体现了朱元璋的本心——那就是自己要成为开国之主,和龙凤政权划清界限一刀两断。

朱元璋正式登基称帝是在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称帝诏书标注的日期是“吴二年正月四日”,由此可见,之前的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韩林儿已经去世,但仍有龙凤十三年的用法)被朱元璋集团改成了吴元年(有史料也作吴元元年,疑为错讹),称帝前三天已经当天被称为吴二年。

由此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推论,吴元年的时候,朱元璋实际上就是皇帝,事实上,这一年朱元璋发布的文告都称“吴王圣旨”,这就是在行使皇帝的名义和职权。

朱元璋后期是不是不得武将的人心(都说朱元璋成大业靠的)(8)

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称帝

综上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朱元璋的履历,朱元璋从九夫长(牌头)开始,历任镇抚、管军总管、左副都元帅、左副都元帅兼翼元帅(以上为武将官职)、行枢密院同佥、江南行省平章政事、行中书省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以上为大臣官职,同时在被任命行中书省左丞相后接受吴国公封爵),此时一直是韩林儿龙凤政权的下属,从1364年自称吴王开始,朱元璋才在名义上成为独立的一方霸主,但即使在此时,他还是表面奉小明王为皇帝,直到吴元年(至正二十七年,1367),以所谓“吴王圣旨”为标志,他才真正触及皇帝之位。

从朱元璋的角度,这个“缓称王”的做法使得他在元末诸雄中处于一个相当有利的地位,避免了过早与强大的对手直接对抗,其战略意义是如何估量也不为过的。

朱元璋后期是不是不得武将的人心(都说朱元璋成大业靠的)(9)

(后来的明军比较重视火器的使用)

但是,明朝官修史书回避了朱元璋任管军总管、左副都元帅、行枢密院同佥等龙凤政权任命的武将官职,同时刻意渲染所谓“太平兴国翼大元帅”这个听来唬人实际不高的官职,营造朱元璋从渡江之初就已经是独立创业开基的迷阵;另一方面,明朝官方历史叙事还把与朱元璋是同僚关系的敌人和明初诸将描绘成一直都是朱元璋的下属,将敌人的反对描绘成叛乱,把诸将的共事描写成从龙,这实际上是对后来无限膨胀的君权的背书,也隐含了后来朱元璋血洗位高权重的勋贵集团的深层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