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孙中山名气不大(宋教仁八拜之交)(1)

一字一方圆,一笔一江山。

一点一春色,一抹一寒冬。

一心一世界,一生一百年。

——百年巨匠主题曲

央视的纪录片《百年巨匠》里,这样描述画坛巨匠徐悲鸿:他以毕生的力量把生命的感悟画上纸面。

下面这幅肖像画,便是徐悲鸿所绘。

为啥孙中山名气不大(宋教仁八拜之交)(2)

画中之人,一双星目神采奕奕,两条剑眉傲气十足,眉间紧拧着一股正气。

这个人,便是南北大侠,杜心五。

杜心五,人如其画!

他忠肝义胆,在反清、抗战之时,用功夫书写了一段江湖传奇。

他重情重义,于挚友离世之日,消隐于江湖,致力传承奇功道学,光大自然精神。

杜心五,或走南闯北,或耽影故乡,或栖身江湖。

他有时闭门谢客,修佛参禅;

他有时开堂收徒,扩组帮会。

得暇,他读庄生书,研相人术;

有兴,他采药炼丹,制千捶膏。

他萍踪浪迹,行止靡定。

本文,便带你走进,晚清三大侠客之一,杜心五,他的一百年。

为啥孙中山名气不大(宋教仁八拜之交)(3)

为啥孙中山名气不大(宋教仁八拜之交)(4)

习武之风

1869年,杜心五出生于湖南岩板田村。

届时清朝腐败内忧外患,岩板田村匪盗猖獗。

为了自卫,村民舞刀练拳,以求强悍勇猛。

一时间,村中习武之风大盛。

杜心五,便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

改名立志

杜心五的父亲,杜桂珍,是清军都司。

他在抗击英法联军的战斗中被洋人打穿大腿,又因种种现象看透清朝的衰败。

儿子出生时,他说下这样一番话:

“这孩子就叫慎媿吧,教他一生都要谨慎做人。”

杜心五八岁之时,父亲辞世家道中衰,留下他和母亲艰难度日。

一日,杜心五看见母亲被无赖欺负,却束手无策,只能站在一旁流泪。

当晚,他对母亲说了这样一句话:

“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叫慎媿了,我要叫心武。我要保护你,我要习武。”

说完,他写下四个字:一心向武。

拜师之路

杜心五拜下严克为师,正式学习南派拳术。

至此,他在胡家私塾,白天读书,晚上练武。

他颇有天赋,仅仅三年,便领会了金岩山张真人一脉相传的“大连图”其中的奥秘。

然而,严克突然决定外出云游,杜心五突然没了着落。

杜心五不甘心,跑到宝盖子山,找老道学习武当拳。

再然而,一年后,母亲患病,杜心五回到家乡,再一次中断了习武。

张榜

这一次,他发现,十里八村的人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他无法就近拜师。

他突发奇想,决定张榜求师。

他到集市上贴了一张告示:

“凡能胜我者,即拜他为良师受教……”

告示上写着,杜心五年方十三,有一些人便认为,那不过是十三岁的小娃娃,根本用不着教几拳。

继而,不少拳师应招而至,想讨个便宜师父来当。

结果,这些人都不是杜心五的对手。

这样一来,附近拳师全知道杜心五的厉害,不敢再来揭榜。

遇恩师

一日,一位自称“徐师”的武师前来应聘。

最初,杜心五见来人身材瘦小不以为然。

但是碍于情面,他还是愿意与此一战。

不打不相识,交手之间,杜心五才发现,这个人有真本事,堪称奇人。

从此,他便对这位徐师恭谨有加,以师礼相待。

原来,这位徐师颇有来头。

他师从峨眉山武当道人徐清虚,又一并研讨少林功夫,可谓是集武当、少林之精粹。

他创造出: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之自然门功夫。

杜心五虚心承教,研习不倦。

转眼8年, 杜心五终于得偿所愿,尽得自然门真传。

徐师甚为满意,于是飘然而去。

他临走前嘱咐杜心五:

侠者,就是要去云游闯荡,一来开拓眼界,二来锄强扶弱匡扶正义。

为啥孙中山名气不大(宋教仁八拜之交)(5)

初出茅庐

杜心五遵师命,云游四海。

他饱览名胜山川,拜访山野高人,直到走到四川,兜里的盘缠用尽,他才停下脚步。

四川是西南的大门户,行商颇多,又因为地处山区,响马流寇多如牛毛。

为了保护商旅的安全,镖局,应运而生!

镖师,便成了各大镖局争相抢夺的香饽饽,薪资不菲。

当然,你若是没有一两手擒拿格斗的功夫,是绝不会受雇请的。

杜心五一身功夫,悠悠然去应聘。

到镖局后,这个毛头小子简单的露了两手,便震惊四座。

就这样,杜心五在四川当起了镖师。

当时,他才18岁,是镖局里最年轻的一位,也是最不起眼的一位。

名声大噪

一日,杜心五保镖,由四川启程向云南进发。

一路上他都谨小慎微,不敢疏忽。

渐渐,队伍深入黔滇边界,一个山路崎岖的峡谷。

杜心五刚弯下腰,探视路径,便看见,一个强盗猛地从岩洞里蹿了出来。

这强盗手持尖刀,直直朝着杜心五刺过去。

杜心五面朝悬崖,后靠绝壁,无丝毫余地躲闪。

千钧一发之际,他吸了口气,猛一缩身,使出“黑豹蹿裆”,钻入强盗两腿之间,随即一躬身,只听“哗啦”一声,那强盗被弹入深渊。

滚动的声音,在峡谷中回响。

潜伏的两名同伙见此情景,吓得连忙拉住绳索攀上悬崖,仓皇逃去。

此后,镖队再没有遇到强盗。

经此一战,杜心五名声大噪,并得到了“神腿”的称号。

离开

就这样,杜心五在四川干了几年保镖,却是越干越迷茫。

当初,他不过是为了弄几个盘缠,才会去自荐保镖。

但是,这几年的保镖生涯,让他见了太多不公。

马帮商贾之间尔虞我诈,贩毒走私者如行尸走肉,强盗土匪杀人越货,保镖同行间相互嫉妒,争名夺利。

杜心五性格豪爽,为人耿直,不但强盗恨他入骨,连某些镖师也容不得他。

他决心离开。

为啥孙中山名气不大(宋教仁八拜之交)(6)

日本求学

1901年,杜心五到日本求学。

此行,他不为习武,一心求知。

他决心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之后,回中国造福乡里。

经过不懈努力,他考入了日本最高学府——东京帝国大学,专攻农科。

冬去春来,杜心五已在日本度过了四个春秋。

这时,他遇到一个人,这个人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轨迹。

异国相遇

这天,杜心五外出散步,看到有一间茶馆,云集了不少华人。

他不禁好奇,定足一看。

只见,屋内挂一横幅,上面写着——“东京各界华人庆祝同盟会成立大会”。

杜心五大喜!

他早就听说过这个救国救民的组织,今日有幸一见,自然欣喜。

他走进大厅,只见,一个身穿西服、留着分头、目若朗星、个头不高的青年,正在高声演讲。

为啥孙中山名气不大(宋教仁八拜之交)(7)

《建党伟业》剧照,张涵予饰演宋教仁

“同胞们,我中华乃数千年之文明古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然道光以来清政府丧权辱国、崇洋媚外,割国土,赔巨款,人民生计日蹩。

国事危急,岌岌不可终日。

我等华夏子孙,岂可无救国之思?”

杜心五听后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

义结金兰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警笛在会场外响起,中断了这场演讲。

杜心五定神一看,一群日警冲进会场直扑演讲的男人,场内乱成一片。

“住手!”

杜心五大喝一声,操起一条板凳冲了上去。

他旋风般扫倒一批日警,然后三拳两脚,击倒抓人的警察,拖住演讲的男人往外猛冲。

待到安全之后,两人走进一家客店,坐定。

男人微笑着开口:“若是小弟不曾看错的话,仁兄可是杜心五先生?”

杜心五一惊:“这位先生何以得知在下贱名?”

男人大笑:“小弟亦是湖南人,仁兄侠义,谁人不知?”

杜心五万分激动。

他本是一介武夫,得到眼前这个男人的肯定,何德何能?

因为这个男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下老百姓口中民族之脊梁——宋教仁!

这个名字,杜心五仰慕已久。

为啥孙中山名气不大(宋教仁八拜之交)(8)

宋教仁

两人越谈越投机,互生敬佩之心,最后互问年龄,当场结拜金兰。

杜心五为兄,宋教仁为弟。

孙中山的贴身保镖

由宋教仁引见,杜心五参加了同盟会,并认识了孙中山。

杜心五武艺超群,古道热肠,不久被委以重任,担任孙中山的贴身保镖。

为啥孙中山名气不大(宋教仁八拜之交)(9)

孙中山

当时,宋教仁慎重地嘱托他:

“逸仙先生的安全,关系中华大业,大哥千万不可大意。”

为不负兄弟的重托,在任保镖期间,杜心五对孙中山赤胆忠心。

他几次出生入死,挫败清廷刺客,使孙先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1907年,杜心五随孙中山去美国筹募经费。

每到一处,他都会登台展示他的中国武功,鼓励当地华人。

很快,南北大侠杜心五的功夫,已然风靡北美的华人社会。

此行,他共募集到资金21万美金,实实在在解了孙中山的燃眉之急。

悲痛退隐

之后,他被调任农商部,任教于农事传习所(农业大学)。

在此期间,他收了一个得意门徒,这人便是他自然门武学大弟子,万籁声。

为啥孙中山名气不大(宋教仁八拜之交)(10)

武学泰斗:万籁声(自然门武学第三代掌门人)

也在同一时间,属于自然门的支系迅速遍布全球。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他当头一棒。

1913年3月,结拜兄弟宋教仁被暗杀,杜心五万分悲伤,激愤军阀的黑暗统治,毅然弃官去职,隐身江湖。

为啥孙中山名气不大(宋教仁八拜之交)(11)

青洪两帮“双龙头”总舵主

只是,退隐山林的杜心五,没能真的闲下来。

多少绿林豪杰和山寨首领,常常前去拜访杜心五。

他们和他拜把子、称兄弟,还推举杜心五为洪帮帮主。

至此,他可谓是名满天下天,举旗能招十万之众。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现实让他有了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加入青帮。

这次,他所拜的师父,是李春利。

李春利,是青帮仅存的“理”字辈老太爷!

比“通”字辈的黄金荣和张啸林高两辈,比“悟”字辈的杜月笙高三辈!

当时,李春利老太爷年近八十,很少过问江湖事,得知杜心五来拜师,一番交谈后既惊又喜,当即决定开山收徒。

杜心五加入青帮后,为“大”字辈。

在上海,黄金荣要称杜心五为师叔,杜月笙则是称师叔祖。

为啥孙中山名气不大(宋教仁八拜之交)(12)

杜月笙

上海工人大罢工时,杜月笙前去制止无效。

只得由杜心五出面调解,大师出面,便立即受到了工人的拥护,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李春利离世后,便由杜心五接了他的位置,成了青帮老大。

他也是唯一一个青洪两帮“双龙头”总舵主!

再度出山

1940年,抗战进入对峙阶段。

此时,蒋介石想利用帮会势力,提出将“青洪帮联合会”改为“中国抗日群众动员委员会”。

杜月笙自觉资格不够,担不了委员会主任,便推荐了隐居湖南的杜心五。

同一时刻,各大帮会的老大也纷纷三顾茅庐,都只为了请杜心五再度出山。

民族大义当前,年近古来稀的杜心五挺身而出,一肩挑起了抗日大业的旗帜。

他率海内外37位帮会首领人物,发表致5000万帮会徒众的联合通电,拥护抗战声讨叛逆,引来万众响应。

隔年3月,71岁的杜心五到重庆走马上任。

然而,只想为抗战出力的杜心五,对国民党深感无力,一年之后便不辞而别,再一次回到老家。

为啥孙中山名气不大(宋教仁八拜之交)(13)

归属

杜心五,他很清楚自己的归宿。

他曾告诉弟子:

“不要以为只有参加帮会才是革命,其实参加帮会只是一种手段。

我们心武堂不能像其他帮会一样摆谱耍威风,要做好切实的工作。

等革命成功了,我第一个退隐江湖,但在革命成功之前,还请你们继续努力。”

他始终铭记师训,侠之大者当云游四方!

他给好友题的诗,也早早就表达了归隐之心:“意为流水俱远,心与白鹤同闲”。

诚然,江湖侠士几千年来都难脱“功成身退”的宿命。

或生存哲学,或人生境界。

与杜心五而言,两者皆有。

他曾写到:“明明白白往前去,糊糊涂涂度光阴”。

他的挚友梁漱溟认为,这句话便是杜心五的自身写照。

为啥孙中山名气不大(宋教仁八拜之交)(14)

中国最后的大儒,梁漱溟

归去来兮

1953年7月8日,84岁的杜心五在打坐时安然去世。

这位声名显赫的斗士,平静的结束了他喧闹的一生。

他辞世后,徐悲鸿为他写下这样的唁信:

“尊人心五先生卓艺绝伦,令德昭著”。

此话真挚,令人感怀!

杜心五,他有自己的武学追求、救国理想,但却从不涉及庞杂的身外事。

他的一生,不敢自傲,不敢妄为,不敢轻生,却奋勇自律,归去来兮。

为啥孙中山名气不大(宋教仁八拜之交)(15)

为啥孙中山名气不大(宋教仁八拜之交)(16)

相关阅读

杜心五挚友,梁漱溟

他是最后的大儒:叫嚣毛主席,舌战泰戈尔,高标准征婚吓跑姑娘

一代宗师系列

敢拳打洪金宝,敢脚踢成龙,李小龙也畏惧三分,他是个怎样的人?

他是武学泰斗,李连杰、吴京的师父,出演20多部电影却无人认识

为啥孙中山名气不大(宋教仁八拜之交)(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