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影音领域有一个怪现象,可能由于本身属于小众爱好,所以追求仪式感、专业性,那些大牌厂商都喜欢将产品单一化、简单化,不愿意做高度集成的产品,比如本就复杂的HIFI系统,再独立做一个电源、独立做一个时钟,所以HIFI设备都是层层叠叠好不热闹,但是功能其实都非常单一,远没有AV系统的复杂,但这并不是发烧友的矫情,而是市面上的设备本就如此。

而我的书架系统现在用的是哈曼HK990,这台设备集合了耳放、放大器、解码、唱针放大器,内建EQ调声系统,还支持一组平衡输入,7组模拟输入,4组数字输入,2路低音炮输出,2组扬声器输出等等,这台N年前的设备配置就算是现在看来也是十分丧心病狂,这也导致那么多年我依然钟爱这台机子,也可能是目前HIFI功放里绝无仅有的一个怪咖,因为HIFI领域数字和模拟本就是一个对立的概念,所以很少有发烧品牌用数字的理念去打造HIFI设备。

这次体验的NAD M10就是第二个怪咖了,也许你很难再看到这么专业的HIFI功放品牌将数播的理念集成到专业HIFI放大器内,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很多发烧友的梦幻设备了。

串流功放合并机(发烧友的梦幻HiFi功放)(1)

本来略过开箱过程,不过M10也算NAD有别于传统HIFI放大的产品,所以有必要简单展示一下,首先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的小,特别是你习惯于传统430标准的机型后,看到包装你不会与HIFI放大器联系起来,他的尺寸也就是数播大上一圈。

串流功放合并机(发烧友的梦幻HiFi功放)(2)

开盖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枚金色的U盘,这个16G U盘存放着几个说明书PDF档,有点大材小用,算是额外福利吧。

串流功放合并机(发烧友的梦幻HiFi功放)(3)

主体保护的非常到位,周身贴膜 布袋,还附赠了擦机布。

串流功放合并机(发烧友的梦幻HiFi功放)(4)

串流功放合并机(发烧友的梦幻HiFi功放)(5)

NAD M10的外观四四方方,其实很接近于我经常测评的硬播机,但是M10的做工细节和用料要好得多,箱体采用铝合金材质,上盖用了高光亚克力,中间的LOGO还是发光的,前侧是触摸屏。

串流功放合并机(发烧友的梦幻HiFi功放)(6)

在接口方面,M10与传统的放大的有很大的差别,他的定位其实与我目前服役的HK990有一定的相似处,就是打造一个数字与模拟的音频媒体中心,甚至有过之,集成了流媒体和本地解码功能,为何这么说呢,先看看他的输入和输出配置。

输入:模拟RAC*2、同轴*1、光纤*1、HDMI ARC回传*1

输出:前级rac输出*1、低音炮*2、一组放大信号输出

他基本涵盖了主流的音频输入方式,并且支持2.2的立体声,而且由于支持流媒体和本地音频解码,所以提供了千兆网口和USB 2.0接口。

另外细心的烧友会发现M10支持前级输出,也就是说他可以当作纯数播来使用,毕竟内置了一枚ESS9028PRO DAC芯片和PCM1863 数模转换芯片,与此同时配置了一个12v的触发器,与同样支持12v触发的放大器组合的话,可以联动开关机,完全做到远程联动控制。

串流功放合并机(发烧友的梦幻HiFi功放)(7)

M10的推力为100W每声道,通过PowerDrive实现更高的峰值推力,并且支持桥接模式增加推力,不过我觉得很少有土豪用两台M10推一对箱子,。

串流功放合并机(发烧友的梦幻HiFi功放)(8)

2组接线柱支持香蕉头、Y插和裸线三种接驳方式,线柱的结构也采用了绝缘设计,基本上就算线缆脱落也不会有短路的可能性,所以M10其实对很多不起眼的细节进行了优化,所以体验也有别于传统放大器。

串流功放合并机(发烧友的梦幻HiFi功放)(9)

底部两侧采用橡胶来减震,底板似乎也是纯铝阳极氧化工艺,多种认证云云,而且也是国内代工生产的,不过有一点我觉得差了点意思的就算这款M10在本地语言上做的并不是很到位,UI都是英文的,虽然自诩受过良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还喝过洋墨水,这点英文量真不在话下,但是总觉得有点隔阂,不够亲切。

串流功放合并机(发烧友的梦幻HiFi功放)(10)

M10正面只有一块160x60mm的触摸屏,采用Gorilla大猩猩玻璃,所以十分耐磨苏,本地操作有不少自由度,比如切歌、音量、音源等等,还可以对图标、EQ、截止频率等等进行设置。

串流功放合并机(发烧友的梦幻HiFi功放)(11)

另外,除了常规的数字及模拟音源输入,NAD M10集成了数播的理念,音源主要来自BluOS流媒体串流、局域网、外接USB存储。

可惜的是BluOS这个网播串流功能在国内水土不服,除了网络限制,里面的内容提供商都未进入国内,NAD其实可以考虑接入国内腾讯音乐、网易音乐、喜马拉雅等网络音频提供商,这样会大大提高BluOS在国内的体验,所以就算我的网络架了梯子,但只能体验到里面的网络电台功能。

串流功放合并机(发烧友的梦幻HiFi功放)(12)

但是BluOS这个小小的遗憾并不能掩盖M10本身强大的音源兼容性,而且我个人也不是国内收费音频服务的用户,当然我曾经也买过几个平台的会员,但是使用时发现,有些音乐这个平台没有版权,有些音乐那个平台没有版权,如果你想体验绝大部分热门音乐,也许你必须成为多个平台的付费会员,这让我的体验非常不好,最后还是回到了收藏无损音频的老路。

通过BluOS APP,可以添加局域网路径,应该采用的是SMB共享协议,成功后会在库中显示局域网内的曲库,而USB存储设备内的音乐会在USB中显示,高分辨率音频支持MQA\DSD\FLAC\WAV\AIFF等主流格式,可以实现32位/192kHz的采样率,mp3及aac这种压损音频更是不用多说了。

串流功放合并机(发烧友的梦幻HiFi功放)(13)

不同源的音频都可以建立歌单,而且歌单都可以在M10本地进行操作播放,所以M10很好的将本地触控操作和APP操作融合,可以说这方面比起传统数播都超前不少,几乎赶上了现在4K硬盘播放器的操作逻辑和体验。

串流功放合并机(发烧友的梦幻HiFi功放)(14)

NAD M10在音源的扩展及管理上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强大,但这仅仅是M10亮点之一,Dirac Live也是一大杀手锏,其实对于av玩家来说,这个功能也算见怪不怪了,简单的解释一下他的作用及原理:玩过箱子的玩家都知道摆位和环境空间对声音效果的影响,毕竟声音是反射的东西,空间不规则、或者环境里家私反射性能及角度的不同肯定会对音质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在多声道系统中尤为突出,所以专业烧友的听音环境既要讲究房型,还要考虑扩散、吸音等等一系列因素,尽可能将影响因素降到最小,这本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声学工程,需要严谨的测量及计算,事实上很大一部分烧友也只是依样画葫芦的照抄而已,而Dirac Live这种eq软件就是通过高敏麦克风拾曲信号声,通过软件分析来调整曲线和单元电平,来实现相对更优质的听感,事实上这更适合配合一定的声学设计来使用,毕竟软件介入过大也等同于失真,不过非常适合初烧玩家,大大降低专业门槛。

串流功放合并机(发烧友的梦幻HiFi功放)(15)

测试方式也很简单,使用USB转MIC连接器连接高敏MIC,通过局域网内的Dirac Live软件进行操作,软件有Windows、Mac、IOS、Android等版本,根据软件要求进行音量调整即可开始测试曲线。

串流功放合并机(发烧友的梦幻HiFi功放)(16)

Dirac Live的测试原理和AV领域类似,也就是确定一个听音位,或者叫皇帝位作为拾音点,经过多个点位的拾音进行分析调整曲线,理论上测试的点位越多,计算出的曲线和eq优化更准确,Dirac Live可以保存5组EQ数据来配合不同的听音位,另外M10支持两路低音输出,并可以自定义分频点,所以理论上M10可以用相对低的投入带来远超常规2.0的低频听感。

NAD M10的听感

M10的风格还是一脉相承的,干净、温柔、靓丽,其实我NAD十分贴合我个人的听感偏好,因为我听女声和爵士比较多,当然M10的主推并不是放大器部分,而是小巧的外形,数播与放大器集成的理念,但是声音才是最终的结果。

搭配的还是之前的劲浪Chora 806,最近很红的书架箱,NAD搭配劲浪本来算是西装搭配,劲浪的风格本就是走细腻、靓丽,偏上盘的风格,但是也有有发烧友的质疑,NAD这种干净、温柔、靓丽搭配劲浪的细腻、靓丽是否会过犹不及,当然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这个搭配在高频表现上确实无可挑剔,在女声、器乐表现上让人意犹未尽,但是中低频有相对的薄削,当然这种薄削是相对于走平衡和下盘的音响搭配,但是M10提供Dirac Live EQ功能,虽然免费版本的Dirac Live只提供500Hz的EQ功能,但是恰好覆盖的是中低频,就我只测试一个点位的数据后,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主要在于低频的厚度和凝聚力。

总的来说,NAD M10是一台高度集成数播和放大器的产品,他的可玩性并不是1 1=2那么简单,换言之体验也远高于一台数播叠加一台HIFI放大器,小巧的外形更符合一般家居环境或者书房的摆置,Dirac Live也能弥补空间和短板,当然局限性也有,比如摒弃了数播部分的数字输出,换言之这不是一台给极度发烧友,分分钟换配置玩的折腾家,而是一套西装搭配听到地老天荒的音乐爱好者,也十分符合我这种HIFI玩家,并不想一直投资进去,而是听到喜欢的声音,适合的声音,沉浸入音乐里,所以如果你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你想投资一套书架系统,但是对于HIFI器材复杂的堆叠接驳、调试十分烦躁,那M10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