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是什么(清泉滋润嫩芽新)(1)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如一缕清泉滋润初生的幼苗,抵御病毒的侵蚀,茁壮孱弱的体质,谱写着绚烂的生命之歌。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阳泉市检察院未检部门负责人郭志燕代表山西省参加高检院“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团,并因为在全国巡讲活动中表现突出,获高检院通报表扬,并代表高检院出席全国新闻发布会,担任发言人。2017年9月、2018年8月,郭志燕同志参加最高检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守护明天”大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系列节目,担任主要主讲人。由此,阳泉市未检工作呈现出一块闪亮品牌,熠熠生辉。

一部微电影背后的一个真实故事

阳泉市人民检察院与北京三月雨新视觉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摄制的微电影《无痕之伤》2018年正式上线与观众见面,该片以未检工作为原型,依据真实案例改编,以“反面警示与正面引导相结合”为原则展开策划,以未成年人典型犯罪为主题,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展示案例,从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层面阐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举措,在展示阳泉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面貌的同时,警示青少年增强法制意识,远离犯罪。本片是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百集系列微电影《青春启示录》的第一部,也是阳泉市首部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为题材的微电影。阳泉检察未检工作以此为契机,努力打造属于阳泉检察人的品牌和精品,激励全市检察工作在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创造新业绩,展示新形象,将阳泉检察未检对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机制融入其中,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心灵互动

未成年人的心需要经常保温,而这种保温只有心与心的共同感知,才能达到最佳的契合。阳泉市未成年人定向关护中心,就是人与人、心与心、面对面交流的一种实践。中心由阳泉市检察院未检部门牵头,联合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与团市委、关工委、妇联、市中级法院、市公安局等二十余家单位,吸收12355阳泉青少年服务中心、志愿者组织、基层社区、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成立了山西省首家未成年人定向关护中心,打造未成年人“心灵驿站”。实施关护的对象主要集中于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以及一些未成年被害人等。

在通过全面了解未成年人的成长经历,充分掌握所思所想,从而对其未来规划实现正面引导。对未成年被害人,则注重心理疏导,让他们重塑信心,尽快走出阴霾。为了实现专业化心理干预,该院与市内专业心理健康辅导站合作,引入专业人士,同时,还加强内部培训,4位检察官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关护中心通过动员整合社会力量、完善细化帮教程序,逐步构建犯罪预防帮教社会化、一体化机制,使涉罪未成年人不捕、不诉后得到良好的监护和帮教,有效预防和控制再次犯罪,使之真正回归社会。关护中心成立后先后组织34名不捕不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参加法制讲堂、大型公益活动、个别心理疏导、家长课堂等关护活动,以及进行一对一的定向帮教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关护对象无一人再次犯罪。

互联网法律服务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互联网平台是预防未成年犯罪的一个主阵地,阳泉检察院积极打造“阳泉未检”微信公众平台,加大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治宣传力度。2016年上半年,为迎接未检工作三十周年,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未检宣传。为契合未检三十周年宣传,阳泉市未检部门在全市成立了“蒲公英”法律服务团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2016年全市两级院共对21所中小学近3500名青少年进行25场法制宣传,发放宣传材料1800余份。在利用传统方式进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治宣传的同时,为了扩大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影响和效果,2016年5月,阳泉市检察院精心打造了“阳泉未检”微信公众平台,这是全省首个未检微信平台。全市、县两级检察机关未检部门,积极创作和推送有关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章800余篇。利用这种新媒体传播形式,进一步扩大了法治宣传面,取得了更加广泛的宣传效果。2017年社会上爆出虐童案后,阳泉未检部门又组织开展了全市幼儿园的巡回宣讲活动,向幼师、家长讲授虐待被监管人相关法律知识,同时对幼儿园大班孩子教导防侵害专门课程,直至2018年暑假。

社会化分工解决社会化问题

社会化问题通过社会化分工解决,以最小化成本获取最大化效益,这一尝试正在未检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调查要先行,他们通过对涉罪未成年的查明其犯罪原因、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等,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感化工作,最大限度地挽救涉罪未成年人。2017年9月,阳泉市检察院与城区义家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尝试对冯某某绑架、强奸案,李某某强奸案进行了专业的社会调查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方面社会调查报告质量较以往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社工介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心理和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成长进步,为其之后的诉讼过程或正常回归社会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已经在全市两级院推开这项工作,有三家基层检察院已经与社工组织书面协定合作协议。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阳泉未检将总结经验,出台专门的《检社合作办法》,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由专业社工协助检察官开展合适成年人到场、心理测评与心理疏导、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推动检察工作与社会服务的有效衔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让法律知识就像水一样与生命不离不弃

在重视从外部条件做好各方面预防犯罪工作的同时,阳泉市检察院也不忽视未成年人自身在预防和抵制犯罪方面的作用。一年来,他们立足于办案,着眼于社会,积极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活动,坚持“送法、普法”,以点为主,点线结合,形成普法网络,全力构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体系。

进校园是第一个关注点。阳泉检察院开设的流动法制讲堂活跃在全市各中小学、社区、企业,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在全市重点中学之一的阳泉市第十一中学建立了青少年犯罪预防实验基地,举办了“为青春保驾护航”的大型法律宣传和心理咨询活动,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办案实际进行法制宣传,教授学生在预防犯罪的同时如何开展自救自护,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进社区是第一个普及点,为对今年以来阳泉市未成年人涉毒案件明显增多这一新情况进行积极应对,阳泉检察院先后在中心广场社区、滨河西社区、新华东街社区开展以“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活动中,未检干警通过游戏互动、图片展示、视频案例讲解等多种方式,使辖区内青少年学生真正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性。学生们积极主动提问和讨论,现场气氛活跃。通过类似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青少年学生拒毒、防毒的能力,促进了青少年毒品犯罪预防工作深入开展。

进看守所是第一个关爱点。为了关爱被羁押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阳泉检察院多次到市看守所给那里的孩子们讲课、送温暖。在节假日时给看守所里的孩子们送去日用品和书籍,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好好改造,杜绝再犯。很多孩子都流下了眼泪,纷纷表示不会辜负检察官对他们的帮助,希望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近一年来,阳泉检察院已对全市10余所中小学、5个社区、1家企业以及阳泉市看守所近4000名群众和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了以“青春期心理健康”、“青少年网络犯罪”、“远离校园侵害”、“法律阳光温暖迷途少年”等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根据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活动,把法制宣传同未成年人行为规范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

阳泉未检工作清泉细流,润物暖心,正在不断探索前行,关爱未成年人的成长将成为一抹亮色,闪烁人性的光芒。

本报记者张文华 通讯员任晓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