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100个经典智慧(知己知彼不战不殆)(1)

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高手过招,让不少三国迷有了“既生亮,何生懿”的叹息。

荆州争夺战之后,蜀魏间的长达几十年的拉锯战,诸葛亮与司马懿联手上演了整部《三国》故事精彩纷呈,情节跌宕起伏的大戏。

在荆州争夺环节,诸葛亮料事如神,神机妙算,生生把一个雄姿英发的周帅哥,拿捏于股掌之间,最后吐血身亡,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一叹。

时空变幻,世事轮回。到了魏蜀之争,身处江湖三国的诸葛亮,又遇到了一生的敌手——司马懿,只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空留余恨五丈原”,司马懿由此成为三国中期最靓的仔。

其实,据正史记载,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直球对决,时间并不长,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前三次对手都是大将军曹真。

直到公元230年,擒孟达、申仪,破上庸,大胜而归的司马懿,再次充当救火队员,以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接替曹真,率兵转战西线,正式开始了与诸葛亮长达五年的对峙。

司马懿这个人有着一名优秀特工的品质,最大的特点就是老谋深算,谋定而后动,平时低调得吓人,不显山不露水,一旦锁定目标,则是快、准、狠,迅速出招,敢于亮剑,一击致命。

比如,司马懿督军荆州,平定孟达之乱时,从宛城出发,八天一千多里急行军,迅速攻占新城,斩杀措手不及的孟达。

在平定辽东之战时,司马懿从行军出发,到平定回军,长途奔袭,以声东击西之计迅速击破辽东。

而这次,面对远道而来,坚持北伐的诸葛亮,司马懿虽然是以逸待劳,占有兵力上的较大优势,却意外地选择了坚守不出,打消耗战,持久战,最终笑到了最后。

司马懿100个经典智慧(知己知彼不战不殆)(2)

司马懿之所以采取这种战略战术,其实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司马懿在接手西线防务之前,就对诸葛亮早有耳闻,也仔细研究了诸葛亮前三次北伐,曹真与之对峙的战争情况,知道诸葛亮在军事上,的确是很有几把刷子的,所以一改以往的暴脾气,只是与诸葛亮隔河对峙,寻找机会。

诸葛亮一看司马懿不上套,于是放出大招,干脆在渭水河岸边种起了麦子,搞起全军劳动竞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司马懿还是只看不动,诸葛亮对其搞起了人身攻击,派出送了一套时髦女装及头冠,羞辱司马懿像一个妇人一样没胆量,司马懿虽然表面不为所动,部下却在背地里议论司马懿畏蜀如畏虎,搞得司马懿非常尴尬,内心也不再平静了。

诸葛亮接着故意露出布阵破绽,将自己的粮道及退路露给司马懿,引诱司马懿主力与之对决。

司马懿终于沉不气了,冲动的结果就是大将张郃被斩杀,损失三千军士,粮草军械无数,司马懿大败。

自此,无论诸葛亮使用何种诱敌之计,司马懿一概不出战,诸葛亮不支只得退去。

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司马懿以同样的策略应对,远征无果,劳累过度的诸葛亮最终病死在五丈原。

司马懿100个经典智慧(知己知彼不战不殆)(3)

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司马懿算是领教了诸葛亮的厉害。

正史中司马懿领兵打仗,从来不是怂角,从他指挥取上庸,平淮南,战辽东等多场硬仗中,就可以看出。

但司马懿对上了诸葛亮,一交手,司马懿就知道,魏军虽然兵力强大,但如果与诸葛亮的蜀军正面交锋,显然是打不过的。

在这里,我们也可看出诸葛亮的领兵作战能力,虽然不是《三国演义》中那般出神入化,那也是上上水平,“武庙十哲”的江湖地位,并非是浪得虚名。

我们看,诸葛亮的前几次北伐,特别是第一次,破曹真,败张郃,夺陇右三郡,关中震响。后来面对曹真,张郃、司马懿的三路夹攻,更是指挥若定,个个击破,大破魏军费曜、郭淮,展现了诸葛亮高超的军事才能。

据说,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巡视诸葛亮营垒,赞诸葛亮为“天下奇才也”,也可以印证。

所以,兵界高手司马懿自然对诸葛亮有所畏惧,知道与诸葛亮硬战,是讨不到便宜的,甚至会上当,不如坚守不出,消耗战,你急我不急,任你暴跳如雷,我自岿然不动,看谁能耗过谁。

司马懿100个经典智慧(知己知彼不战不殆)(4)

“老谋子”司马懿对付诸葛亮,是他知道不必打,更不能打

俗话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司马懿选择与诸葛亮打持久战,消耗战,除了知道打不过诸葛亮外,还有更多的是基于对敌我双方的准确分析。

对于诸葛亮一方,司马懿的判断是,诸葛亮内部不定,却远途征伐,你急我不急,一切问题留给时间去解决。

的确,诸葛亮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蜀汉内部政权不稳,蜀汉内部荆州集团与益州本土势力的矛盾暗潮汹涌,诸葛亮等刘备荆州集团元老派想“匡复汉室,还于旧都”,益州本土势力却想的是“此间乐,好安逸”。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辈荆州集团将领相继离去,北伐的坚定支持者越来越少,留给诸葛亮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再则,蜀道更是崎岖险阻,诸葛亮长途奔袭,山高路远,后勤补给是个大问题。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诸葛亮每次北伐,都是力求与曹魏主力直球对决,速战速胜。

蜀汉内部矛盾重重,政权不稳,曹魏内部也是明争暗斗,相互倾轧,对于,司马懿来讲,也是有难言之隐。

曹魏政权的权力核心向来都是由曹姓本族和夏侯家族所把持,司马懿作为外姓人,因为在在曹丕争位中,立下了大功,成了曹丕的贴身智囊,肱骨之臣,深有[以曹丕的重用和信任。

曹丕死后,曹叡即位,对司马懿是既用又防,而曹家班一帮人对司马懿更是防备,时不时在曹叡面前说司马懿的小话,给小鞋子穿。

对此,司马懿自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在接替曹真守西线后,非常明智地选择与诸葛亮对垒,养敌自保的策略,让曹氏家族不得不重用自己,却又不敢加害。

时间真是个好东西,谁利用好了时间,谁就掌握了主动。

司马懿就这样的幸运者,成为时间的朋友,硬是将诸葛亮耗死在五丈原,更是耗走了曹操、曹丕、曹叡,耗死了曹休,曹真,曹爽,成为乱世三国最大的赢家。

以独特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记读历史欢迎关注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