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错误的抱姿伤害了宝宝的脊椎,怎样抱宝宝才正确?爸爸妈妈们介绍一下宝贝的脊柱的发育过程,正常成年人的脊柱都会有四个正常的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那么这四个生理弯曲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如何判断抱姿对宝宝的影响(别让错误的抱姿伤害了宝宝的脊椎)(1)

小宝宝刚出生不久,身体的很多部位都是非常脆弱的,所以对小宝宝的抱姿也有很多讲究,不正确的抱姿,很可能会伤害到宝宝的脊椎。

婴儿脊椎的形状跟成人不同,由于在胎儿时期时蜷缩在母体内的关系,婴儿的脊椎即使在出生后的很长时间,都保持着C字型,要到6个月以后才慢慢地变直,直到后来呈S型。

因为新生儿的脊椎是C型的,而且头部沉重,颈部无力,抱宝宝的时候,一定要护住头颈部。

一般来讲,在宝贝3个月左右能抬头时,颈曲形成,在宝贝6个月左右会坐时,胸曲逐渐形成,等宝贝1岁以后会独立行走,腰曲和骶曲逐渐形成。但这几个生理弯曲要在6-7岁时,才能由韧带完全固定、稳固,所以,妈妈爸爸抱宝贝时一定要保护好宝贝的脊柱。

那究竟要如何抱宝宝呢?

如何判断抱姿对宝宝的影响(别让错误的抱姿伤害了宝宝的脊椎)(2)

第一,1到2个月的新生宝宝,横抱是最佳的姿势。横抱宝宝时,尽量让宝宝的脊椎和手肘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样能够保护孩子的脊椎。而且新生宝宝的头重占全身的1/4,如果竖抱时,头部的重量会全部压在颈椎上,很容易造成宝宝脊椎受伤。6月龄以内的宝贝,一定要保护好头颈部,手一定要拖好宝贝的头,以免因为宝贝头部控制力不好,颈部肌肉力量欠佳,导致相对“重”的头部对脊柱的压迫,尤其是3个月以内,1个月以内的宝宝竖抱拍嗝不建议超过10分钟。

第二,横抱

这是最常见的抱姿,将宝宝的头放在妈妈的肘关节上,妈妈的整个手臂托住宝宝的背部和臀部,另一只手从另一个方向护住宝宝屁股。这种抱姿能让宝宝整个处于妈妈的怀抱之中,会特别有安全感。但别让宝宝“头颈”耷拉。

这是抱新生儿的最佳方法,没有之一,保证了宝宝的舒适度,同时也安全。抱宝贝时要保护好腰骶部,即要拖好宝贝的臀部,以免因宝贝腰部力量差导致损伤脊柱。

3个月左右的宝宝,体重比刚出生时差不多增长一倍,脊椎和骨骼有了一定的发育,这是妈妈能够采用正确的竖抱姿势了,但是竖抱的时间不宜过长。正确的竖抱姿势,老师将孩子的头靠在大人的肩膀上用手托住孩子的屁股和腰部,或者一手撑住宝宝的脖子,另一只手撑着屁股和腰部,这样能降低宝宝脖子和腰部的压力,减少对脊柱和颈椎的损伤。

因为婴幼儿的脊椎发育不完善。所以婴儿直立起来的时候,头直不起来,腰也直不起来,弯曲的身形是对脊椎造成最大压力的。而横抱的时候,压力会平均分布,脊椎受到的压力会比较小。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前提是,姿势不正确才会造成竖抱有风险。姿势正确的情况下,对孩子脊椎造成的压力和横抱是差不多的,不存在竖抱比横抱危险的说法。

如何判断抱姿对宝宝的影响(别让错误的抱姿伤害了宝宝的脊椎)(3)

正确的竖抱姿势是,孩子的头靠在你的肩膀上,大人的手托住宝宝的屁股和腰部,或者是一手撑着宝宝的脖子,一手撑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这样竖抱,就降低了宝宝脖子和腰部的压力。

第三,从床上抱起宝贝和把宝贝放到床上的时候都要轻、要稳,以免因摇晃损伤宝贝脊柱。

3个月前的小宝宝最好采用横抱,3~6个月的宝宝就可以竖抱了,但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掌控竖抱的时间,过了6个月的宝宝,抱的姿势就有很多种了,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安全。

抱婴儿既要注意保护好婴儿,还要让宝宝感到抱得舒服,同时使婴儿有安全感。抱起和放下的动作都要慢要轻。只有这样,宝宝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