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克非

4月16日,上海动物园整整封闭了一个月了。

在这一个月中,上海动物园中的5000多只动物并不知道动物园外的这个城市发生了什么,少了如潮的游客,动物园内安静了许多。

和5000只动物共同封闭在动物园的还有300多个人,他们有饲养员、有兽医、有后勤保障者、有行政工作者,也有园长。

动物们不会知道,这300多个人类除了是动物园工作者外,他们也是父母、儿女,每个家庭都在与上海这座城市共同面对着当下特殊的状态和生活。

大熊猫的竹笋,老虎的牛肉,长颈鹿的草料,在这一个月的封闭隔离中,从来没有中断过。

外人很难理解,上海动物园是如何做到的。

被前置的协调

3月15日,上海动物园官方对外宣布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于次日实行闭园的时候,上海动物园园长裴恩乐和大部分员工并不知道这次闭园会是长达一个月之久。

“那个时候上海并没有实行全面封控,但是部分区域的小区每日都会出现因疫情排查而造成人员无法到岗的情况。从3月16日开始,动物园便有饲养员留在动物园中以应对次日同事无法到岗的局面。”裴恩乐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动物园的饲养员日常工作内容很多,并不是人们通常观念中的“喂食、铲屎”这样简单。“哺育、清洁、丰容、行为训练、健康检查等多项工作都需要饲养员来完成,原本正常状态下,不同动物不同区域的饲养员是专职的,但在非正常减员的情况下,一名饲养员可能会需要跨种族照顾不同的动物。”裴恩乐说。

根据不同动物的数量、馆舍面积、年龄健康状态,不同的动物都会有最小饲养员数量的底线,对于应激性强的动物,还要保证饲养员的熟悉,以免刺激动物产生不良反应,而这些计算和统筹,早在本轮上海疫情之前,上海动物园就已经完成了。

想要保证疫情期间动物园的动物不出问题,首先要解决人手问题。考虑到部分女性员工家中孩子小,或是无人照料的情况,最终大部分男性饲养员选择了留守动物园,再加上部分留守的女性员工,总数量接近110名,而上海动物园总共只有160名饲养员。算上后勤保障和行政工作者,封闭在动物园中的总人数约300人。

上海动物园有专人负责实时更新封控人员名单,精准调配岗位人员,在宣布浦东浦西分区域封闭的前夕,又有不少员工自发回到动物园,因为一旦封闭在家便无法返回动物园,自己的工作就需要同事帮忙分担。

上海野生动物园上午场和下午场(上海动物园封闭1个月)(1)

实时更新封控人员名单,精准配置岗位人员。图/上海动物园

园领导的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动物园中的任何事情都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负责的同事,能协调的立刻协调安排,暂时协调不了的也立刻组织人力尽快解决。

为保证留园人员的健康安全,园方及时下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组织员工进行自测。为留园人员下发了生活物资,有躺椅、垫子、睡袋、牛奶及饼干等,职工食堂也备足了食品物资,保供一日三餐,“虽然食材紧张,但是员工吃饱还是没问题的。”裴恩乐说。

长期封闭隔离,员工无法回家和家人团聚,有的父母年纪大了,有的孩子尚小,在全城处于不稳定的情况下,员工自然会出现急躁焦虑等情绪。

“大家都一样,这种时候只能体谅和容忍,单纯的指责和批评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先把动物园中的动物们照顾好。”

上海野生动物园上午场和下午场(上海动物园封闭1个月)(2)

图/上海动物园

在裴恩乐看来,无论城市如何封闭,动物园内充足的人力储备和高效的协调机制是应对突发情况的基础。

多好的资源和理念,最终没有人能有效执行,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囤积食物和新建的仓库

对于裴恩乐来说,单纯解决人手问题显然无法应对动物园的特殊情况,动物园在封控状态下面临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解决5000多只动物的食物供应。

上海动物园地处浦西上宁区虹桥路,在最初接到封控4天的通知后,上海动物园便开始了大量的备货。

数量不仅要保证,品种同样需要保证。香蕉、苹果、橙子以及各种时令蔬菜;鸡肉、牛肉、猪肉、兔肉、羊肉之外,还有海虾、磷虾、梅子鱼、多春鱼、鲳鱼、青占鱼等海产品,这并不是奢侈,而是不同种类、习性的生物的日常必需品。

上海动物园饲料间主管周颖表示,园内一天大概需要蔬菜850斤,水果510斤,冷冻肉类,牛肉、活鸡、兔子650公斤,粮食杂品若干,还有海水素和海盐等。

这是一个惊人的食物消耗,采购工作显然无法通过“社区团购”来完成。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上海动物园将饲料量储备扩充到了7至10天,对一些原先需要日送的蔬菜水果也进行了相应的储备。封控前入库量高达3.5万斤,其中水果入库量8700斤、蔬菜9100斤、粮食类1万斤、鸡和猪肉共3400斤、竹叶2000斤、鸡蛋600斤等。因外地快递停发,部分较冷门的果蝇、蟋蟀等饲料也经各方努力得到了解决。

“上级领导对动物园比较重视,面对动物园的实际困难,给予了不少帮助。”裴恩乐说。

上海动物园多年来与饲料原材料供应商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在疫情期间点对点的配送,使得饲料供应得以延续。虽然供应商不能严格保证送货时间,但是货物的质量和数量还是有保证的。“虽然特殊时期蔬菜肉类等饲料都有小幅度的价格波动,但是在这个情况下,是容不得在钱上做计算的。”

上海野生动物园上午场和下午场(上海动物园封闭1个月)(3)

确保每日饲料精准送达。图/上海动物园

更重要的是,早在2017年,上海动物园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全新的动物饲料配送中心。这个建筑面积748平方米的动物饲料配送中心,满足了动物饲料从采购入库储藏到加工,再到配发的全部功能,其中新建干料储存的杂粮库92平方米;冷库6个,分别贮存水果和各种需要冷藏的饲料,以及肉类、鱼类饲料。

不仅是特殊情况需要“存粮”,每年冬季和春节假期期间,上海动物园都会日常存储一部分动物饲料来应对物流运力降低和原料紧缺而造成的风险。

配料间中贴满了各种动物的饲料单,每日工作人员会根据不同品种的饲料称重后分别装入相应的饲料集装箱,然后运送到不同的动物岗位。

封控期间,上海动物园执行食物配送的司机,是一名绿化工人,刚刚到上海动物园工作不久,原本园内的司机因为封控无法到岗,绿化工人就走进了驾驶室,扛下了配送食物的工作。

动物园其实就像一个小的社区,封控时社区需要将物资送到每一户居民手中,动物园也是如此,饲养员最终会将一袋袋的食物送达每一户动物。动物园的优势在于,不用思考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上海野生动物园上午场和下午场(上海动物园封闭1个月)(4)

图/上海动物园

上海动物园正是以充足的准备和冷静的应对,在一个月来顺利保障了动物园的正常运行。

将风险控制纳入日常

除了是上海动物园的园长,裴恩乐也是中国动物园协会的副会长,在他看来,在全球疫情暴发的情况下,各国动物园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与完全依靠投资人和门票收入的部分国外动物园相比,国内动物园在财政方面会相对轻松一些,尤其是和商业性的野生动物园、水族馆相比,部分公益性的城市动物园可以享受全额政府财政拨款,收支两条线的模式让部分动物园不会因游客量降低而减少动物福利或是饮食标准。

但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地政府对于动物园的扶持力度并不相同,甚至有些省市曾经视动物园为财政拖累,造成了部分动物园无论是馆舍建设、动物福利以及基本的饲养,乃至动物健康都出现了问题,这样的动物园显然是无法承受更多意外带来的风险。

“即便如此,仍需要将风险控制纳入日常工作,当面对的最坏结果并不是损失多少财产,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时,所有的准备都是有价值的。”裴恩乐说。

不仅如此,在封闭期间,动物园也并不是简单地保证动物吃好喝好就可以的。可以利用游客无法游览的时间,进行笼舍调整,丰容升级,以及繁殖保育等工作。

上海野生动物园上午场和下午场(上海动物园封闭1个月)(5)

图/上海动物园

封闭的这些日子里,上海动物园的动物们的生活并未因疫情发生太多的变化,由于闭园,部分动物的活动范围和时间变长了。长臂猿展区内的五种长臂猿比较活泼,此前有不少游客选择清早来动物园听长臂猿“唱歌”。长臂猿天性中的好奇使然,见到游客后会比较兴奋,这一个月中虽然没有游客,但长臂猿们的“歌声”仍会在清晨响起。

狒狒则一如既往地完成着种群社会化的更迭,短短一个月中,一直在进行“王位”的斗争,动物园还没有解封,新的狒狒王已经“登基”了。

在野外,豚鹿身上痒的时候会用牢固且粗糙的树木、岩石、土堆等来蹭痒。上海动物园的豚鹿展区中安置了一个蹭痒毛刷。毛刷内部有一个转轴,豚鹿靠近时,毛刷可以随着豚鹿晃动而晃动。因豚鹿生性害羞胆小,有大量游客在时很少接近毛刷,闭园给了它们充足的蹭痒条件。

在这一个月的封控期间,上海动物园升级了小熊猫的展区,考虑到蓑羽鹤的迁徙地与小熊猫野外生境有一定重合,且蓑羽鹤是鹤类中体型最小的,攻击性相对较小,为和小熊猫和谐共居提供了可能性,动物园将蓑羽鹤和小熊猫进行了混养尝试,已经初见成效。

上海野生动物园上午场和下午场(上海动物园封闭1个月)(6)

图/上海动物园

繁殖相关工作也同样重要,例如为鸟类安装巢窝、修剪树枝干草以提供巢材、添加营养剂等等,这些都要根据动物的不同繁殖阶段,按照节点来进行。上海封控的这段时间内,上海动物园中部分鸟类顺利产卵孵化。

这些工作都是利用闭园这段时间来完成的,虽然闭园会带来门票收入的损失,但是对于部分园内动物来说,也是很好的休整调养阶段,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调配好已有的资源,动物园甚至可以通过疫情收获除防疫以外更多的经验。

除此之外,上海动物园还将园内的电动观光车借给了所在地长宁区程家街道,用于支援大型居民区的移动采样工作。“我们能做的不多,但是我们会尽全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

上海野生动物园上午场和下午场(上海动物园封闭1个月)(7)

图/上海动物园

“上海是个国际化大都市,社会文明程度很高,如果因为疫情,动物园中的动物没有东西吃,没有人照顾死掉了,我觉得我作为园长是一件特别丢人的事。”裴恩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