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武汉市江汉区发布《关于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确立民意街道多闻社区、新华街道江北社区、万松街道武展社区、北湖街道建设社区、唐家墩街道八古墩社区、汉兴街道江汉里社区为首批6个试点。江汉区将以点带面、以点促面,推动共同缔造活动在全区走实走深。

汉兴街道江汉里社区——

江汉里是江汉区最大的城市更新安居工程,2019年4月交付使用,已入住2198户、5165人。近年来,江汉里社区顺应老街坊新需求,系统推行全过程党建引领,参与式社区治理,共建幸福生活共同体的行动,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打造全市首个未来社区(首批6个江汉区确立)(1)

江汉里社区成立“街坊加油站”

社区党委书记任莲芳介绍,老街坊如何融入新的居住环境?如何转变老观念适应专业化物业服务管理?面对小区老年人多、困难户多、低收入人多的“三多”特性,社区如何做好这些特殊人群的服务?这些都是社区面临的直接挑战。

该社区坚持全域发动、全龄参与,用好“共同”这把“金钥匙”,搭建共谋平台,打造服务共同体;探索众筹模式,让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才出才;形成物业公司专业管、志愿队伍主动管、多方联动协同管的“共管”模式;建立共评机制;构建共享格局,总结出党建引领、“全周期”参与、文化聚人等“共同缔造”经验。

唐家墩街道八古墩社区——

社区内7个小区形态各异——村改社安置房、单位自管房、职工买断房、国企开发早期商品房、拆迁回迁房、完全商品房,覆盖城市建设和更新的多个阶段。

打造全市首个未来社区(首批6个江汉区确立)(2)

八古墩社区,“我的院落我做主”民主议事会上居民代表发言

八古墩社区党委书记胡彩保表示,“四世同堂”的居民小区各具特色,一方面增加了社区治理难度,另一方面也让社区成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田”,为以“共同缔造”理念推动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打造全市首个未来社区(首批6个江汉区确立)(3)

八古墩社区居民群众齐参与顶琇晶城花园改造

据了解,八古墩社区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居民议事“三板斧”,带动5类资源整合,推进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以及全过程共评理念,实现了“共同缔造”行动的正向循环。

民意街道多闻社区——

这是一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的热土,也曾是环境脏乱、发展落后的老旧社区。社区孤寡老人、低收入群体占比高,基础设施落后,矛盾问题突出,治理难度较大。

近年来,多闻社区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汇聚群众智慧,凝聚发展共识。民意街道多闻社区党委书记田霖表示,社区的事,大家议、大家定,把决策“C位”交给居民,才能画好基层社会治理的“同心圆”。

打造全市首个未来社区(首批6个江汉区确立)(4)

多闻社区加装电梯期间为居民答疑

多闻社区的维善小区6栋楼房均为9层高楼且未安装电梯,出行不便长期困扰居民。在电梯加装工作推进中,社区党委以小区党支部为抓手,切实发挥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多举措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自我服务。

怎么加装电梯、如何推动落地?大到选择哪家公司,小到开工日期,全由居民自己说了算。工作小组成员采取上门入户、电话微信、筹备会、座谈会等多种途径,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反复斟酌、打磨1个多月后敲定方案,获得100%居民的同意。

打造全市首个未来社区(首批6个江汉区确立)(5)

多闻社区电梯加装后场景

《方案》指出,6个试点中,江汉里社区、八古墩社区已被列为武汉市、江汉区“样板点”,新华街道取水楼社区已纳入住建部试点。9月,各街道制定完成试点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12月底召开试点工作总结暨全面推广会议。江汉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共同缔造”不仅仅是一项活动,更是基层治理创新的社会工程,要一边探索一边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逐步打造特色与品牌,变“样板”为“风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倩倩 通讯员朱素芳 史琪)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