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老炮卖樱桃(唱着山歌卖樱桃)(1)

本报讯 “新鲜得无法形容,好吃得无以伦比,甜得像初恋。”从4月21日起,这段小贩唱山歌吆喝,促销卖樱桃的视频在网上疯传,点击率仅两天就达到近50万次。昨日,记者采访到视频拍摄者,他没有想到这段视频会在一年后“火”了。

这段视频只有34秒,视频里的小贩连续两次用山歌的形式唱出了自己樱桃的色香味。

姚先生回忆,在一年前吃樱桃的时节,他在贵阳安云路上碰到了这名30多岁的小贩,站在自己双排座的小货车旁,唱起山歌卖樱桃,不少市民被吸引过来,向他购买樱桃。随后,姚先生录下了视频,并简单地和他交流了两句,了解到他的此番举动,其实就是为了吸引顾客。

“他把樱桃的美味比喻和‘初恋’一般,让我感到惊讶。”姚先生说,从表面上看,这名小贩是为了逗乐顾客,以此推销樱桃。而在姚先生看来,是城市文化、流行文化对乡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融合。

去年,姚先生拍摄后将视频放上网。直到今年4月20日,视频网站将这段视频再次推送,连姚先生也没想到引起这么多网友关注、转发、评论。有网友说,樱桃哥这样的营销创意,肯定能让他年年有好收益。”

昨天晚上8时,记者在六中后门找到了这位网络红人,樱桃哥摩托车上的8筐樱桃,只剩下一筐,准备收摊回家。

樱桃哥说,他姓刘,织金人,长期在镇宁批发水果到贵阳卖。至于所唱歌曲的来源,他追溯到去年这个季节,“去年我在贵阳卖樱桃,用山歌的形式胡乱吆喝自己的樱桃口味好。”当时,一名老人听不懂他在唱什么,刘给老人说明歌曲想表达的意思后,老人在纸上给他写下了歌词,就这样刘先生按照歌词来唱,效果还真不错,不少顾客停下来听歌。

“这几天我感觉好多人都认识我,他们说我在网上红了。”刘先生说,他不是很在意这个名声,他只是感觉樱桃卖得比以前更好了,并感谢当时给他录下视频的姚先生。

(本报记者 李强 廖思雨)

■链接

那些老贵阳的吆喝

近日,小贩唱歌吆喝卖樱桃的视频在网络走红后,很多市民忆起当年。

一位“80后”网友说,小时候的他就是吃货,最想听到的就是小贩的吆喝声。“卖‘娃儿糕’(碗耳糕)”、“冰棒、冰棒,卖冰棒”……还有“叮叮糖、叮叮糖”。“一听见他们的吆喝我就激动,赶紧找父母要钱到院子里买零食。”

住在原急救站院子里的93岁高奶奶说,以前收售废电器、磨刀、买蜂窝煤都是等着小贩来院子里喊。咋喊?“磨剪子嘞……锵菜刀”、“卖……蜂窝煤”,高音的地方拖得很长。

“这样具有本土文化的吆喝声,现在贵阳几乎听不到了。”研究历史文化传承的姚先生说,吆喝声变成了重复播放的喇叭声,这种没有文化底蕴的声音已经不再让人感到激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