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是种难得的天赋(敏感到底是不是天赋)(1)

敏感是种难得的天赋(敏感到底是不是天赋)(2)

敏感是种难得的天赋(敏感到底是不是天赋)(3)

最近几年,有两个词已经快被玩坏了,内向和敏感。

起初我们相信,内向敏感是不好的,当代社会需要活泼开朗,洒脱大方的人,尤其是敏感,基本等同于矫情,“玻璃心”。

而看到“高敏感其实是种天赋”这种说法,也总觉得一股鸡汤味。

毕竟高敏感这种天赋到底有什么用还不知道,那种因为太敏感,和人打交道总是小心翼翼,胡思乱想的滋味,我们可是实实在在体会过的。

这天赋给你你要不要啊?!

所以,不管高敏感是不是天赋,大部分人依然想拥有所谓的“钝感力”。

不过今天,我作为一个一直以来都又内向又敏感,活在人际关系鄙视链底层的人,有几句话实在是憋不住了。

高敏感是不是一种天赋?

我认为是。

至少我现在从事的这个工作,离不开足够的敏感。

但绝大多数人——包括以前的我自己——并不能被称为“高敏感”。

到底什么是敏感?

简单来说,大部分人察觉不到的事情被你察觉到了,你对这件事就更敏感。

比如我和一个女生一起逛化妆品柜台。

我说这排口红都是红色,她说不对,这个是玫红,那个是橘红,还有粉红,正红,迪奥的正红和TF的正红也有微妙的区别,你看它俩的饱和度压根不一样……

那很显然,她对口红的颜色就比我更敏感。

但这里有一个隐藏的条件:

她能察觉到口红颜色的微小区别,而且她的判断确实是对的,这才叫敏感。

如果她把玫红错认成粉红,把迪奥错认成TF,那相对于完全分不清口红颜色的我来说,她真的比我对颜色更敏感吗?

不一定了吧。

所以,在我们探讨高敏感到底是不是天赋之前,可能需要重新强调一下“敏感”的定义:

你能察觉到大部分人察觉不到的事情,且你的察觉是准确的。

敏感是种难得的天赋(敏感到底是不是天赋)(4)

在这里就有一个挺残酷的真相:

绝大多数觉得自己在人际关系里过于“敏感”,并且认为这种敏感严重困扰到自己的同学,真正的困扰往往都来自于“不知道自己的敏感到底准不准”

于是胡思乱想,跟自己较劲。

拿女生最经常遇到的恋爱问题来举例子,你给喜欢的男人发一条消息,过了一个小时他才姗姗来迟,只回了个表情包。

他什么意思?

有些女生开始猜,他是不是对我说的话题不感兴趣?他是不是烦我,不想和我聊天?他是不是有别的狗了顾不上我?

他爱我,他不爱我,他爱我,他不爱我……

然后女生又开始懊恼,我怎么这么敏感,人家一个表情包就让我胡思乱想这么久,我太玻璃心,太没出息了。

是的,当你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你或许可以选择变得钝感。

一个表情包而已,哪那么多戏?消息回晚了更无所谓,谁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拿着手机。

你打从心里就不觉得秒回和过一个小时才回有什么区别,就像我认为所有口红都是红色一样。

照这么看,通常钝感的人确实比敏感的人活得更轻松,毕竟只要你不觉得有问题,问题就困扰不到你身上。

但是钝感有一个小小的局限性在于,万一真的有问题呢?

我认为口红只有一种红色,但事实上,口红的颜色是有差别的。

我认为秒回和过一个小时才回没什么区别,但事实上,这一个小时他确实有可能在养鱼。

我觉得问题不存在,不等于问题真的不存在。

到这里,我们大概就会明白为什么真正的高敏感的确是种天赋了:

自以为敏感的人在胡思乱想,搞不好想的都是错的。

钝感的人根本意识不到问题。

真正敏感的人却能精准地察觉到,到底有没有问题,有什么问题。

被晾了一个小时才收到一个表情包,到底意味着对方在忙,还是他不喜欢你。

精准,才是高敏感真正的天赋。

敏感是种难得的天赋(敏感到底是不是天赋)(5)

说回之前的结论,绝大多数人——包括以前的我自己——并不能被称为“高敏感”。

我只是简单粗暴地判定,某个人/某件事引起了我的情绪波动,让我不开心了,所以ta就伤害了我,甚至ta就是故意针对我。

这算什么敏感呢?这就是打着敏感的旗号,把我自己当宇宙中心的自恋和玻璃心。

不过好消息是,敏感和钝感可能是天生的,有些人就是神经比较大条,有些人生来想得更多。

但“精准敏感度”可以后天习得。

如果你觉得自己因为想得太多而玻璃心,总是被困扰,你不需要硬去学习钝感,逼自己否认那些你已经察觉到的事情。

你也可以让自己走向真正的高敏感——我确实察觉到了,而且我察觉的还很对。

分享几条经验:

首先,把自身情绪摘开,把“我”拿掉。

前面提到,很多人以为的敏感,本质上是以自我为中心,才觉得别人都在伤害自己的“自恋”。

那么想要让敏感走向准确,第一步就是把“自我”弱化,甚至去除。

一个最简单的思路是,想象如果这件事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我还会这么认为吗?

用第二人称或者第三人称来叙述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把“我遭遇了什么”,换成“ta遇到了什么”。

男人一时没有回我的消息,说明他不喜欢我。

一个男人在某一次回女生消息晚了一个小时,说明什么?

你就可能想到更多的解释:

他在忙,他不知道回什么,他手机不在身边,他很喜欢这个女生,在斟酌词句……

当然,也包括“他不喜欢她”。

但这就只是一种可能性,不是唯一的,确定的解释。

这种思维方式,是训练旁观者,甚至上帝的视角。

我们也都知道,往往“旁观者更清”。

第二步,当拥有了更多的解释,真正敏感的人会从里面挑出最接近真实的那一个。

他们会主动寻找更多佐证。

回消息慢的男人是不是不喜欢你?

真正敏感的人会想到,他回消息慢的具体场景是什么?

他永远都回得慢,还是只有上班时间回得慢?

他有没有不回你消息,却在发朋友圈或者在王者峡谷?

除了回消息慢,他还做了什么其他的事?有没有可能他线上不太会聊天,但每次约会的时候对你很热情,还是他任何时候都冷漠?

真正敏感的人绝不止在一件事情上敏感,上面讲到的一切他都能敏锐地捕捉到,然后通过这些综合起来的信息,得出更接近真相的结论。

另外,真正敏感的人往往更容易体谅别人。

这种体谅不是委曲求全,而是能认识到,世界不是围着自己转的,不是“没让我满意”就等于“针对我”,“伤害我”。

喜欢的人今天没回我消息是很正常的事,他有他的生活,他不是为了我存在的。

退一步讲,喜欢的人不喜欢我,也是很正常的事,他有他的想法和自由,他有选择权。

这些事可能会让我不愉快,但并不代表别人是故意在伤害我。

我为什么会说这是真正敏感的人才更容易想到的一层?

还是那句话,因为他的敏感是“准确”的,他能准确地体会到,偶尔的怠慢,冲突,甚至就是不喜欢一个人,是人与人相处的常态。

没有人天生应该围着另一个人转,为他所有的情绪负责。

反过来说,真正敏感的人也不会围着每个人转。

很多虚假敏感的人自认是“讨好型人格”,觉得别人都不喜欢自己,并为之困扰,就想讨好所有人。

真正敏感的人不会。

他们很清楚地知道,敏感是天赋,天赋经不起滥用,我已经敏锐地察觉到这个人不喜欢我,那就不要把宝贵的天赋浪费在他身上。

我刚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经常黑粉搞得心烦意乱,别人骂一句,我纠结好几天。

那时候我也以为,是我对负面评价太敏感了。

但后来我意识到,这其实是对喜欢我的人不负责。

骂我的人不会给我提供任何好处,不会帮我进步,不会为我付费,不会点赞转发我的观点。

那他的评价,就理应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会这么做的,是喜欢我的人,这部分人的评价才是我应该重视,应该“敏感”起来的。

高敏感是种天赋。

高敏感的人,会珍惜和善用自己的天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