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到了一本明朝万历间的水浒传,有人说这才是未经篡改的真水浒,在这个版本的水浒传作者署名不是施耐庵而是罗贯中,该书的名字很长,叫做《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下文简称“罗本水浒”)。在这本书中,鲁智深拎着的禅杖就是一根棍子,而杀害沧州府小衙内的,可能也不是李逵而是吴用。

旧水浒传李逵杀小衙内(罗贯中写的水浒传)(1)

​“罗本水浒”刊印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出版商是福建建阳人余象斗,这本书好就好在是雕版印刷,每一页都有配图;坏也坏在雕版印刷,年代久远,有些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

字迹有些模糊不清,这个就由老酒拿着放大镜替读者诸君辨读。好在图片还可以勉强辨认,于是鲁智深手中的禅杖到底长什么样,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一根棍子。

旧水浒传李逵杀小衙内(罗贯中写的水浒传)(2)

上图是“罗本水浒”中的四页,为了读者诸君看着方便,老酒把他们组合到一起了。因为这些文字多是繁体字,而且也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就替大家解释一下。

上图说的是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之后,被发派到东京大相国寺。在调动岗位的路上,又饥又渴的鲁智深看见有一道人挑着酒肉走进一座看起来比较破败的寺庙。那道人(就是丘道人)还边走边唱:“你在东时我在西,你无男子我无妻。我无妻时犹尚可,你无夫时好孤栖。”

鲁智深跟踪道人来到方丈(住持的住所)后面绿槐树下,只见“一张桌子铺着盘馔,当中坐着个年幼妇人,那道人把竹篮放下,也来坐着……”

旧水浒传李逵杀小衙内(罗贯中写的水浒传)(3)

请读者诸君见谅,经典李雪健版本的水浒没有瓦罐寺和李逵杀小衙内两段,只好用新版本剧照来凑数。

各种版本关于花和尚鲁智深与九纹龙史进联手除掉生铁佛崔道成和飞天夜叉丘小乙的故事,大同小异,咱们也没有必要在文字上费脑筋,咱们要看的是鲁智深的兵器,是不是既没有锹头也没有月牙?

其实这件事不用多解释,绝大多数读者都知道,有锹头的那叫方便铲,一根棍子才叫禅杖。

旧水浒传李逵杀小衙内(罗贯中写的水浒传)(4)

放下鲁智深,咱们再来看看沧州小树林里那场命案:绝大多数版本里,都是小衙内的头被李逵一斧子砍成两半,这也坐实了李逵就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但是在“罗本水浒”中,关于这段故事的记载,却有很多不同之处,让人怀疑这件事其实是吴用把李逵坑了。

“罗本水浒”描述,李逵在朱仝面前一点愧疚之心都没有,而是主动向朱仝挑战。

为了便于读者诸君分析,现摘录原文如下:“李逵前面叫曰:‘我在这里!’朱仝近前问曰:‘小衙内放在那(哪)里?’李逵曰:‘被我把此麻药抹在口里,抱来放在林子里,你自去看来。’朱仝乘月抢入林中寻见时,只见小衙内死倒在地上。朱仝怒奔出林子里,只见黑旋风挺双板斧叫曰:‘和你斗二三十合’……”

旧水浒传李逵杀小衙内(罗贯中写的水浒传)(5)

读者诸君请注意,小衙内并没有被李逵一斧子把头砍成两半,甚至李逵也不知道小衙内已经死了——他只是给小孩子嘴上抹了麻药。

其实细细想来,李逵只要是两条腿走路的人,就不会那么穷凶极恶——如果李逵丧尽天良,就不会回家去接老母上山享福,也不能心生怜悯送给李鬼银子,更不会为了素不相识的民女要跟宋江拼命。

李逵之所以被写得毫无人性,可能是为了迎合后来清朝官府的某种需求,金圣叹点评的《水浒传》,早就把很多情节都修改过了。

旧水浒传李逵杀小衙内(罗贯中写的水浒传)(6)

看“罗本水浒”,沧州府小衙内无辜殒命这一段,比较符合现实,同时描写中也留下了一个悬疑:李逵是不是替吴用背了黑锅?或者说李逵是不是被吴用陷害了?

读者诸君都知道,李逵这夯货是不会用麻药的。所谓麻药,也就是蒙汗药,而吴用则是用蒙汗药捞到的第一桶金。

智取生辰纲的整个骗术脚本,都是吴用编排的。面对只有杨志一个高手的生辰纲押运队,拥有晁盖公孙胜刘唐阮氏三雄这样高手的盗伙,居然首选蒙汗药而不是公孙胜的法术,更不是大家一拥齐上硬拼,这说明吴用这个乡村学究,比较喜欢并擅长使用蒙汗药。

旧水浒传李逵杀小衙内(罗贯中写的水浒传)(7)

有一点读者诸君可能不知道,在古代很多偏远地方,能看懂医书药方的私塾先生,有时候也是要客串一下郎中角色的。

吴用擅长用蒙汗药,李逵却根本不知道吴用给他的到底是什么药粉,他只知道按照吴用的吩咐,把这药粉抹在小衙内嘴上——如果李逵想杀人,又何必用药阻止小衙内出声?直接掐死不就行了吗?

在老酒看来,吴用交给李逵的“麻药”,很可能是毒药。这一包毒药,不但要了小衙内性命断了朱仝后路,也让拙嘴笨舌的李逵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老酒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洗白李逵,因为其他版本的李逵确实令人憎恶,稍有良知的人都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段。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我们看到的《水浒传》是不是被清朝官府篡改了?作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宋江三十六将”之一,李逵是不是被文人奉命写坏了?

旧水浒传李逵杀小衙内(罗贯中写的水浒传)(8)

关于李逵的为人,“罗本水浒”还有一些相关记载,真正引起老酒主意的,是他跟鲁智深关系很好,并被梁山第一大侠鲁智深称为“不是兄弟胜似兄弟”,这一节咱们以后再说。

过去一秒即历史,牛溲马勃皆文化。但是历史经过无数次修改,即使是一秒钟之前发生的事情,也很难保证我们看的就是真相,而作为以宋江起义为蓝本的演义小说,就更是难辨真伪了。

这就要请见多识广的读者诸君发表高见了:《水浒传》的第一作者,到底是罗贯中还是施耐庵?鲁智深的兵器,到底是禅杖还是方便铲?小衙内死于非命,是不是吴用坑了李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