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1)

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是社会上最重要的生产形式,在几千年中农耕一直都是中华民族赖以为生的手段。

因此和农业相关的要素都受到了格外的重视,在水利不甚发达的年代里,雨水的多寡决定了一年的收成,这也是人们最关心的事情之一。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2)

在遥远的周代,人们相信降水是由天上的神明操纵的,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人们会定时进行祈雨仪式——雩祭。

而在遇到干旱的时候,周天子和诸侯还可以举行临时的“旱雩”,除此之外当时还有形形色色的祈雨仪式,其中甚至还有残忍的人祭。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3)

周代的雩祭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和初春的祈谷仪式一样是每年都要举行的常雩,其举办地点在都城南郊的雩坛之上,而日期则是在夏正四月,也就是周历的六月。

常雩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举行,主要是因为这时气温开始升高,正是农作物生长最为迅速的时候,人们希望雩祭能够带来充足的雨水,让庄稼能够生长得更加茁壮。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4)

▲今人还原的汉代雩祭

另一方面古人认为从夏正四月开始阳气逐渐变得旺盛,如果不稍稍加以限制的话,就会出现严重的旱情,因此选择在这时举办雩祭。

周代的雩祭祭祀对象有三个,分别是掌管四方的五帝,百辟卿士,和山川百源,其中五帝指的是东方苍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

在祭祀他们的同时,传说由他们精气所化的五位人间帝王太昊、炎帝、黄帝、少昊和颛顼也会陪侍其旁。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5)

▲五帝画像

百辟卿士指的是古之上公,其中既有周人的先祖,也有之前的贤人们,周人相信这些人的灵魂会保佑后世之人,于是他们在雩祭中为这些人送上贡品,希望他们能够保佑新年里风调雨顺。

名山大川也是周人祭祀的对象,周人一年要祭祀大山四次,而雩祭就是其中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人们认为山川是一切河流的源头,因此它们也有控制降水的神力。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6)

▲故宫中祭祀雨雪的崇雩坛

根据祭祀对象的不同,祭祀的负责人也存在区别,其中祭祀五帝要由天子完成,祭祀山川由专门执掌礼仪的官员完成,而祭祀百辟卿士则由诸侯或者地方长官完成。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7)

▲青圭礼器

雩祭作为周代的重要典礼,参加祭祀的人们都要穿戴庄重的礼服,并配备青圭、赤璋、白琥、玄璜和黄琮作为“礼天之器”。

在仪式进行过程中,还要有乐师演奏庄重的音乐,并有艺人表演舞蹈,以表达对于神灵的尊敬。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8)

常雩举办的时候天气还不算炎热,因此其主要作用在于为之后的酷暑季节进行祈福,一旦在常雩过后,雨水十分稀少的话,那么人们就要举行第二种祭祀仪式——旱雩来求雨了。

和常雩不同,旱雩的发起者既可以是周天子,也可以是各国的诸侯,对于旱雩的时间也有相对严格的规定。

人们只能在周历的秋季三月中进行旱雩仪式,其他季节想要求雨的话只能进行祷告,不能举办祭祀典礼。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9)

▲今人还原的古人祭祀舞蹈

周天子发起的旱雩和常雩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其举办地点依然在南郊的雩坛,在祭祀活动中也要使用音乐和舞蹈,但是在细节上两者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别。

其中最主要的在于求雨的方式,在常雩中,人们通过供奉祭品,使用礼器来祈求上天降雨,整个氛围是十分庄重的。

但在旱雩时,人们祈求降雨的方式变成了哭嚎,这应该是为了祈求上苍的怜悯。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10)

▲雩祭漫画图

与此同时在旱雩仪式上表演的舞蹈也和常雩不同,在常雩祭祀中,舞者们表演的是《云门》等庄重的舞蹈。

但在旱雩仪式上,舞蹈的内容变成了“皇舞”,《周礼》记载“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这说明这种舞蹈和雩祭有着很深的关系。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11)

▲头戴面具的巫师

所谓皇舞是表演者戴着羽毛装饰的头冠表演的舞蹈,和庄重的《云门》不同,表演皇舞的多是当时的男女巫师。

他们在大巫师的领导下跳着神秘的舞步,随着音乐的变化他们的节奏越来越急促,后来甚至有癫狂的倾向。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12)

▲如今“雩祭的遗风”

配合着旱雩仪式上周边人的哭嚎之声,这让旱雩变成了一个氛围诡异的仪式,和常雩截然不同。

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周人借助哭号和这种夸张的表演形式来释放心中的焦虑,毕竟在举行旱雩的时候,国家应该已经陷入可怕的旱灾了。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13)

▲可怕的旱灾

除了周天子之外,诸侯们也可以在国家遭遇旱灾的时候举行旱雩,但他们的祭祀对象和天子不同。

在天子举办的旱雩中,五帝依然是祭祀的主要对象,但是在诸侯主办的旱雩仪式上,他们只能祭祀周边的山川大河,这也是礼法制度下天子权威的体现。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14)

▲周公姬旦像

不过在众多诸侯中也有例外,鲁国国君就可以在旱雩时祭祀五帝,这主要是因为当初周成王为了褒奖周公的功德。

因此特别准许鲁国可以使用天子礼乐,这让鲁国的旱雩比其他诸侯国更加隆重,也被称为“大雩”。

在周代旱雩的举办间隔并没有明确规定,在举行旱雩后如果依然没有下雨,那么主办人可以在短时间内举行第二次旱雩,如果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的话,那么他们就只能用其他方式来求雨了。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15)

除了雩祭之外,周人还有很多独特的求雨方式,其中以“焚巫尪”最为著名,所谓焚巫尪就是将巫女和尪人绑在木架上焚烧祭天,来祈求降雨的仪式。

巫女在当时被认为是掌握了神秘力量的存在,在干旱发生时,有人会认定是她们从中作祟阻止了降雨,因此抓她们来进行献祭在当时还可以理解。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16)

▲炮烙之刑就是从焚人祭祀中衍生出来的

而尪人则是脸面朝天,鸡胸驼背的残疾人,他们显然没有巫女的力量,那么周人为什么要抓他们来求雨呢。

原来在当时有这样一种传说,人们认为尪人终日脸面朝天,在遇到下雨天的时候有鼻子进水的危险,上天看到这群可怜人之后,为了照顾他们,便不再降雨,因此周人才认为只要烧死尪人,雨水自然就可以恢复了。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17)

▲古人祭祀形象图

类似的仪式自殷商时期便已经存在,这种残忍的仪式一直延续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文化的发展,那时的人们开始反对用这种方式来求雨,有诸侯提出将焚烧改为暴晒,也遭到了众人的拒绝。

不过在《春秋繁录》中有“春旱求雨。令县邑以水日祷社稷山川,家人祀户。无伐名木,无斩山林。暴巫,聚尪,八日”的记载,这说明在汉代,某些地方依然有类似习俗,但其影响力的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18)

▲神话中的雨师形象

除了残忍的焚巫尪之外,周人还有几种求雨的方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祭雨师和做土龙两种,雨师是当时神话传说中操纵雨水的神灵。

关于雨师的身份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其一认为雨师就是天空中的毕星,另一种说法认为雨师是共工的儿子玄冥,最后一种说法则是雨师乃是一种类似凤凰的神鸟。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19)

▲当代人求雨仪式

由于雨师是掌管水的神灵,因此祭祀雨师在代表水的都城北郊进行,祭祀雨师的方式为“槱燎之法”,即点燃一堆柴火,用升起的烟雾来供奉神灵。

做土龙是第三种周人常用的求雨方法,在周代人们已经认定龙有控制雨水的能力,便用土堆起龙的形象,希望其能够召唤真的龙来为自己降雨。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20)

▲求雨的古人

周人堆土龙的方法在典籍中也有不少记载,当时周人堆起的土龙有足足八丈长,在这条大龙的旁边,还要堆起七条四丈长的小龙,两条龙之间有大约八尺的距离。

在土龙堆好后,会有八名幼童身穿青色的服饰在土龙边跳舞来完成祈雨仪式,为了表示虔诚,这些孩子在仪式前还要斋戒三日。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21)

▲如今的求雨仪式

以上几种形式就是周人最常用的求雨方法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除了常雩仪式之外,周代其他几种求雨方法中都有着明显的巫术痕迹。

这是因为这些方法大多沿袭自商代,而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些仪式便很少再被提及了。

古代的时候会有人求雨吗(残忍的求雨仪式)(22)

▲如今的龙王庙

从周人的这些祈雨仪式中,我们也能看出他们对于雨水的重视,因为在周代人们还没有发达的水利设施,雨水对他们而言就是收成的保障。

在遭遇旱灾后,焦虑的人们只能通过原始的仪式来发泄心中的情绪,这也是旱雩等仪式的画风和“礼仪之邦”格格不入的关键原因。

在之后的封建王朝中,人们对于自然原理的了解依然不够充分,因此求雨仪式依然存在,但其逐渐从官方仪式转变为民间行为,祭祀对象也从五帝等天神变成了龙王等更加具体的神灵,这也是民俗文化发展变化的体现。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春秋繁露义证》,苏舆著,中华书局 1992 年版;

《周礼正义》,孙诒让著,中华书局 1987 年版;

《周礼注疏》,贾公彦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年版。


#创作挑战赛##求雨##在古代封建社会古人求雨是真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