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离别就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故国乡土之思,还是骨肉亲人之念,亦或是挚友恋人离别之感,无不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弦。正如南朝文学家江淹在《别赋》中所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大多数抒写离情别绪的诗歌作品,其实都充满了凄凉伤感的情调。
譬如,王勃的《别薛华》:“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柳宗元的《重别梦得》:“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等,就是充满了凄凉伤感的情调,读后感人至深,甚至是让人热泪盈眶。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雨霖铃》,便是宋词中很凄凉的一首离别词,也是抒写离别的千古名篇。它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代表作,也是婉约词的代表作。我们都知道柳永曾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专门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雨霖铃》便是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歌伶乐伎恋人的惜别之作。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首先,词的开篇12字“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便可以说是写尽了离别的凄凉情调,读后让人热泪盈眶。那么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我们先来看它的字面意思,即秋后的蝉叫得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刚停下。《礼记·月令》曾说:“孟秋之月,寒蝉鸣”。由此可见,词人与恋人离别的时间是在萧瑟的秋天。
又恰值一天的日暮时分,加上骤雨滂沱、寒蝉凄切,可以说词人眼中的所见所闻,是无处不凄凉。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景色的凄凉,实际上是为了烘托词人心境的凄凉。而造成词人这种凄凉心境的缘由,便是他与恋人的离情别绪。所以说词的开篇12字,便奠定了整首词凄凉的情感基调,读后让人热泪盈眶。
紧接着的“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则是词人对离别的环境和心理描写。即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始终没有畅饮的心绪,因为还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便催着要出发了。也就是说,恋人正留恋情浓,词人却要兰舟催发。如此矛盾的心理对比,无疑加深了双方心中的情感。所以两人便“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即两人握着手,满眼泪花地互相看着,可是直到最后离别,也都是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虽然我们不知道词人说不出来的具体是什么话,但是我们却知道没能说出的才最动人,最刻骨铭心。如苏轼词中“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之句。随后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便道出了词人此去的路程之远,也就是烘托了离愁之深。
然后,词的下片则开始写离别后情景。起始三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即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适逢这萧瑟凄凉的秋季,这要我怎么受得了。从这三句的意思来看,他主要是映射了开篇三句,前后照应,且在情感表达上更深刻,也更浓郁。接下来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便是词人与恋人离别后的旅途况味。
它的意思是说,又有谁知道我今夜酒醒以后身在何处呢?恐怕只有那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知晓了。很显然,这三句凸显了词人与恋人离别后的孤独之感,同时也包含了羁旅之愁在其中。“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即我这一去,虽然会遇到好风景,但是没有你在我身边,便形同虚设。可见词人的相思之苦,离愁之深。
最后,“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即纵然我有满腹的情意,可又能和谁说呢?言外之意,便是恋人不在身边,词人的深情蜜意便无人可说,即表达了词人对恋人的一往情深。当然,字里行间始终充满着的就是凄凉的情调。这也是我们很好理解的,相信大家也都曾有过词人所说的这种经历与心境。总的来说,柳永这首词将自己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读后让人热泪盈眶。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