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先从读音学起。虬角,音qiu jue,读作“球觉”,也有读成“秋觉”的。 “虬”在古代传说中指的往往是“龙子有角者”,正如《广雅·释鱼》中说到:“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所以提起虬角,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龙生九子”中虬龙之角。

云隐的金角银角(云宿赏失传的虬角)(1)

不过虬角本身并没有那么玄乎其玄。在传说落尽的现实生活中,虬角指的是海象牙,在古代曾经和象牙一起被用来做工艺品,属于名贵材质。

云隐的金角银角(云宿赏失传的虬角)(2)

文玩范畴的虬角是指:经过特殊的染色工艺染成绿色的海象牙及其制品。虬角经染色后呈各样的绿色且不掉色。据说这种工艺在以前也不是普通人家就有的,而是只有清代朝廷造办处独有。

清代中晚期,犀角来源稀少,常以“虬角”取代“犀角”。清代用“虬角”雕成一些小品器物,作为文案上的陈设清供和把玩品。这件虬角海上仙山摆件是乾隆盛世时耗工费时、不记工本的佳品范例。其雕刻只占三分工,而磨工却占至少七分。每个细小颗粒都需以极微之特制工具打磨成形,旷日持久,以人工之力仿自然天成之样貌,令人叫绝。

云隐的金角银角(云宿赏失传的虬角)(3)

此类作品传世仅知三件,此为其一,另一件收藏于上海博物馆,还有一件为私人收藏。底座与虬角山子构成蓬莱仙山之意,置于案头,有“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意境。

在清代晚期,还有将海象牙染成翡翠色的工艺,以其制作的器物一般也只供宫内人员或皇亲国戚、朝廷大员享用。

云隐的金角银角(云宿赏失传的虬角)(4)

清代之后,此种工艺流入民间,但只有极少数人才会。据说在民国初期的上海,能够拥有一件虬角制成的烟嘴或印章之类的小器物就能够显示出此人的身份和地位较高。

到民国中期,因为会这种手艺的人相继离世,这种染色工艺也就失传了,到现在依然无人能为。在去年的拍卖市场上就曾出现过一只使用该染色工艺制作的手镯,虽然没有成交,但也可以看到其与翡翠极为相似。

云隐的金角银角(云宿赏失传的虬角)(5)

今天有虬角工艺产品,同样是少数人尝试摸索,所见还是存在着工艺方式及所用材料问题,至少环保的可能性非常小,而说老工艺失传,确是指原工艺失传,就原染料而言,是矿物或植物,都有什么配合在一起又如何提炼等等,都没有了记载。

关注微信订阅号:yunxiuinfo,关注文化,关注【云宿】

更多问题请联系服务号【云宿山河】:yunxiushan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