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宇宙空间总能给人们一种神秘之感,正因此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脚步。地球是宇宙中渺小的沧海一粟,关于地球的诞生科学界也有了较为准确的结论。但是相比于科学的论断,中国神话中的宇宙诞生之说更能引发人们的兴趣和好奇。在这样的神话故事中具有无上法力的神灵成了造世造物的主宰,庇护着人类、受人类的尊崇和敬仰。

西游记和封神榜谁厉害(西游记和封神榜中各路神仙辈分排序)(1)

按照中国神话故事的说法:宇宙在诞生之初是混沌一片,在这样的宇宙空间之中有一位渐具神智的元灵,他面对着漫长而又寂寞的时空,冥思苦想、潜心修炼。经过数亿年的修行,他终于功德圆满。而他就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第一神灵——创始元灵。

西游记和封神榜谁厉害(西游记和封神榜中各路神仙辈分排序)(2)

创始元灵在修成正果后收了四个徒弟,即我们熟悉的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 。四人各修一法门,大师兄鸿钧老祖修“玄清气”;二师兄混鲲祖师修“玄灵气”;三师妹女娲修“玄空气”;小师弟陆压道君主修“玄明气”。

师兄弟四人在创始元灵的指导下纷纷修成正果,各有各的高深道行。出师之后,第二代神灵也相继收徒传授道法。

西游记和封神榜谁厉害(西游记和封神榜中各路神仙辈分排序)(3)

鸿钧老祖有三大得意门徒,分别是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通天教主 ) ,也即在道教中拥有无上地位的“三清”。

西游记和封神榜谁厉害(西游记和封神榜中各路神仙辈分排序)(4)

太上老君是鸿钧老祖的大徒弟、道法高深,掌管人教。在《封神榜》的故事中战胜过独自创立截教的通天教主。

西游记和封神榜谁厉害(西游记和封神榜中各路神仙辈分排序)(5)

元始天尊算得上是鸿钧老祖最得意的徒弟了,虽然他上边还有大师兄太上老君,但是他却独居“三清之首”。元始天尊还有另一个身份,即我们最为熟悉的盘古。盘古开天辟地、把混沌模糊的大地一斧头劈成两半的故事说的正是元始天尊,正因此、他在道教中的身份地位才更高。元始天尊应该是一个极具开创性的神仙,他不但把天地劈成两半,还一手创立了阐教。

西游记和封神榜谁厉害(西游记和封神榜中各路神仙辈分排序)(6)

元始天尊门下的徒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个个都是法力高深、名号响亮,最著名的当然非“玉虚十二门人”莫属。何谓“玉虚十二门人”?他们分别是: 慈航道人(观音大士)、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惧留孙、道行天尊、玉鼎真人、黄龙真人、 广成子、清虚道德真君、灵宝大法师。当然还有姜子牙和申公豹等,但是他们都远远不及以上的十二门人。中国最受人尊崇的四大菩萨有三个都是原始天尊的徒弟,由此可见其道行和修为的高深。

西游记和封神榜谁厉害(西游记和封神榜中各路神仙辈分排序)(7)

通天教主给我们的印象貌似并不好、在《封神榜》中他纵容甚至怂恿徒弟力阻姜子牙。说起来通体教主的门徒数量最多,在玉皇大帝手下当差的二十四星宿、雷公电母等几乎都是他的徒弟。尽管如此、他的影响力远不及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

西游记和封神榜谁厉害(西游记和封神榜中各路神仙辈分排序)(8)

说完鸿钧老祖我们再来看混鲲祖师。据说混鲲祖师收徒弟专挑牛蟒蛇猴等奇异怪物,可以说对这些兽类是来者不拒、门下弟子众多。但是他最为得意的两个徒弟还是接引道人(如来佛祖)和准提道人(菩提祖师)、二人道法自然是不用说,并且还共同创立了西方教。因为某些掌教理念的不同、二人之间产生过一些矛盾、后各自分道扬镳了。

西游记和封神榜谁厉害(西游记和封神榜中各路神仙辈分排序)(9)

接引道人苦心修炼、后终于修成不坏金身,成了如来佛,并独自创立了佛教,把西天教合并之后自己当了佛教之祖。

西游记和封神榜谁厉害(西游记和封神榜中各路神仙辈分排序)(10)

准提道人一个人到了西牛贺洲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独自修身养性去了,期间培养了大批的徒弟,孙悟空正是其中一个。

西游记和封神榜谁厉害(西游记和封神榜中各路神仙辈分排序)(11)

女娲据说是人首蛇身的模样,她性格有些孤僻、不爱说话。一日、她闲来无事、就用泥巴按照小师弟陆压道君的模样捏出了很多小人,捏完之后随口向这些小泥人吐口气,放到地上之后居然都成了会蹦会跳的活人。她一手创造了人类,人们为了感谢她的功德,便尊称她为女娲娘娘,亦即生养的母亲之意。

西游记和封神榜谁厉害(西游记和封神榜中各路神仙辈分排序)(12)

相比于三个师兄师姐、陆压道君这个小师弟就有些不成气候了。他虽然也习得了高深的法力、但是由于他的性格放浪不羁,既没有创立什么教派、也没收什么徒弟,所以并没有留下什么好的名声。他不在三界之内、也不在极乐世界、只是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游离散仙。以至于到后来辈分过小的晚辈们竟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道行高深的师叔祖。

西游记和封神榜谁厉害(西游记和封神榜中各路神仙辈分排序)(13)

总之、这应该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地位和修为最高的三代神灵了。至于孙悟空、杨戬、哪吒等都是三代之后的晚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