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按:近日,由凯联资本和亿欧公司联合主办的“科创板政策解读分享会”成功举办,分享会针对科创板推出的原因、规则亮点、已受理企业及如何选择上市地做了详尽解读与分享。
近日,凯联资本和亿欧公司联合主办了“科创板政策解读分享会”,亿欧公司副总裁高昂、凯联资本管理合伙人黄苍、普华永道合伙人,一线投行保荐人等嘉宾分别做了分享。小编结合演讲内容,整理出了嘉宾的真知灼见,以飨读者。
1
为何推出科创板?
在谈到科创板推出的原因时,各位演讲嘉宾都特别强调科创板的战略定位,科创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纵观纳斯达克、港交所、纽交所等交易市场,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以科技公司为主。设立科创板,将让更多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在这里上市,降低融资成本,打通融资渠道,支持引领未来方向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成长。从宏观环境来看,如今推出科创板也是恰逢其时。
第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面临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医药、商业航天、新能源汽车等技术蓬勃发展,将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国际格局也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科创板非常关注新兴技术和前沿领域,将推动科技创新和新经济的发展,培育更多高科技创新企业,为中国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争夺更多话语权;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科创板的设立将使市场、资本等更聚焦前瞻性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等,诞生更多掌握前瞻性技术的世界龙头企业,实现科技强国战略目标;
第三,扩大资本全面开放。科创板的定位不是区域性的,也不是全国性的,而是国际性的。科创板的设计将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架起联通海内外资本市场的桥梁。
2
科创板规则有何亮点?
科创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相比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等有许多亮点,主要体现在六方面:
第一,上市条件多元包容,例如,允许“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企业上市”、允许“同股不同权”、“红筹”企业上市、接受不存在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等;
第二,新股发行市场化,包括市场化定价,向专业机构投资者询价确认最终价格等;
第三,投资者适当性,设立个人投资者门槛,“去散户化”;
第四,持续监管,主要体现在延长持续督导时间、更合理的限售和减持制度等方面;
第五,市场交易更合理,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涨跌幅比例提高至20%,允许融券做空;
第六,注册制凸显信息披露核心,上交所审核,证监会注册,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同时,上市条件放宽,信息披露加严,企业需充分披露核心竞争力、经营稳定性及风险等。
3
如何看待科创板已受理企业?
截至2019年5月5日,上交所科创板受理企业已达到98家,其中78家企业审核状态已更新至“已问询”,已有27家对首次问询回复。
目前,北京科创板受理企业最多共21家,中信建投最受欢迎,86%企业选择采用标准一上市。从研发能力来看,98家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值为11.13%,中位数为9.35%,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小于10%的有54家。
从企业营收来看,目前98家科创板受理企业大部分处于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下、净利润1亿元以下区间中,其中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下的企业共71家,净利润在1亿元以下的企业共62家。
针对首轮问询的企业,上交所提到,目前招股书存在五大共性不足:
1、对科技创新相关事项披露不够充分;
2、企业业务模式披露不够清晰;
3、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风险揭示不够到位;
4、信息披露语言表述不够友好;
5、文件格式和内容安排不够规范。
4
如何选择上市地?
科创板的设立降低了科技企业在A股上市的门槛,但企业如何选择在A股、港股、美股上市。分享嘉宾提到,企业选择上市地时应该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公司所在行业的监管、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面对的市场客户群体、发展成长模式以及业务模式的独创性等因素。
1、所在行业的监管。中国证监会对上市申请进行实质性审核,而境外市场以发行人律师意见作为依据,交易所和证监会不会对业务合规性进行实质性审核。因此,由于审核标准较严,部分细分行业在境内市场上市存在障碍。
2、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境内外市场对拟上市公司财务要求和接纳程度存在差异,早期成长企业更适宜选择境外市场。
3、面对的市场客户群体。上市地的投资者和公司所面对的客户群体的重合度较高,越有利于放大上市对业务发展的协同效应。
4、发展成长模式以及业务模式。境内外市场后市资本达到便利性存在差异,上市地的选择需与公司的发展规划相适应。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最新政策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