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高端的手动挡车吗(那些年撸过的手动挡)(1)

在驾仕派的工作群里,有一次从驾照说到了学车,从学车说到了最早开过的那些车——尤其是手动挡。由于市场主流的趋势,手动挡车型已经很少出现在驾仕派文章中,但那些留在驾仕派老司机们记忆中的MT,却承载了他们最初的青春和热情。

将那些记忆写在这里,作为一种回顾,也作为一种对年少时汽车情怀的纪念。

先从北京212和波罗乃兹说起吧。

作为80后85前的我能撸上两脚离合的212应该还是算早的吧,其实这货是很多我们父辈学车时的教练车,当然还有很多是那个时候的部队编制车辆。我撸的就是部队的北京212,4挡,两脚离合,方向盘位置不能调节,座位调节了等于没调,还要在靠背垫垫子来将就我那时娇小的童子身材。

现在还有高端的手动挡车吗(那些年撸过的手动挡)(2)

那个雨刮电机就裸露在挡风玻璃下面仪表台上面,工作时能听到电机噪音。车身和大梁在转弯快了的时候总感觉是脱节的,可能当时那台车的车况也一般。那时候不懂什么2驱4驱,只知道要挂上4驱得下车到前轮轮轴上去拧开关,我反正是拧不动的。

总之,关于212的记忆挺好的,也可能是因为,每次坐旁边的都是青梅竹马。

波罗乃兹是个奇葩,第一次坐是出租车,好像当时要去医院,老妈就带我打了一台,连车费我至今都能记住,刚好20元,这价格放在八十年代末九零年代初真的很吓人,当时肯定也急的没法了。

路上我就看司机换挡的时候右手飞舞,各种绕圈和横甩,当时我还小,满脑子想的是这辈子要把开车学会恐怕比当上少先队大队长还难,换个挡比打街机街头霸王里面搓摸溜天和崽崽不洛根还TM复杂,下了车以后司机换挡的画面还在我脑中萦绕,并一直作为神一般的存在——直到我第一次开上波罗乃兹。

现在还有高端的手动挡车吗(那些年撸过的手动挡)(3)

槽,那仪表台里面的时钟和其他没什么卵用的指针占据了中央一大坨主要位置,只在两边的角落留下了速度表和转速表,你感觉要切换观察转速表和速度表光靠眼睛左右瞟已经不够用了,需要转头才看得踏实,可见距离有多远。那挡杆也很喜人,是从中控下方斜着长出来的,怪不得当时那出租车司机换挡动作飘逸潇洒,因为好多时候挂1挡和3挡不是往前推,是往上提——注意了是往!上!提!可能是我没找到窍门,反正撸那个挡自然而然就像跳舞一样,手心向下手背向上,捏着挡头龙飞凤舞的。

车开起来异响不少,感觉能把车开快,但是总担心哪个零件会掉下来。后来波罗乃兹就越来越少了,每次见到都会多看几眼,今天估计连报废车场都搜不出一台来。

现在还有高端的手动挡车吗(那些年撸过的手动挡)(4)

再后来开上了初代长安面包,重庆长安在成都市场的早年间具有垄断地位,那是什么五菱,松花江,昌河等等不能比的,和我同辈的小伙伴肯定了解。

那时候的长安面包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车头两个大大的圆灯甚为显眼。坐副驾是极为痛苦的,因为屁股下就是发动机,夏天就自带座椅加热,幸好那时堵车少,开起来风一吹还能接受,但是一旦遇到发动机开锅,马上要把副驾坐垫揭开加水,一股热蒸气就会冲出来弥漫在驾驶舱中搞得像桑拿房。

现在还有高端的手动挡车吗(那些年撸过的手动挡)(5)

开这车最大的难度是坡起,如果没有练就不拉手刹半联动坡起的神功,那就会出现无人驾驶的场面,因为每次要把手刹放到位,头就几乎埋到中控台下面去了。只怪那手刹位置设计得太没水平,从副驾驶左脚和挡把之间生根出来,转轴在地板上,可想而知那个操作难度有多大,所以当年我开那个车最痛恨的就是放手刹,动作很不雅观,如果副驾坐的是女士还特别容易碰到腿。但是那车我是开了很长时间,人货混装,超重,加散装油,越野,什么都干过,到后来开了很多改型的新型面包车,操作和行驶都简便舒适了很多,但却始终没有那台初期长安面包带感。

再后来奥拓就比较多了,95年前后开始陆陆续续进入家庭,记得每次学校开家长会,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家长就开着奥拓来,把学校门口那条树德里排满。

这车我也开过一阵,应该算重庆长安生产的前期型,是什么小王子还是小公主什么型号的。高三年满18岁那年拿的驾照,拿到之后就开车上学。(当时真TM装,还邀约基友一起上学放学,我发誓那简直是我的人生败笔,装逼的人生巅峰……)

现在还有高端的手动挡车吗(那些年撸过的手动挡)(6)

那个型号的方向盘没有助力,但是原地打轮依然动得起来,挡杆是标标准准的H型,位置正正的放在主副驾中间的地台上。每个挡都不算清晰但不至于挂错,倒挡不好入但也不会次次都两下。离合不太好掌握,可能因为就算车轻,但0.几的排量也实在提供不了足够的起步扭矩,又舍不得给大油的话,离合的掌握就要多加练习。2挡加速是最爽快的,城里面窜简直可以匹敌今天的钢炮,不过一旦打开空调就跟公交车加速车不多了。

空间和外形严重失衡,那么小一台车装5个成年人不在话下,有一次我把后排放倒拉了好几张麻将桌子我会乱说么。这车经常颠的话容易缺缸,因为点火线圈是直接插在火花塞上没有其他加固的,我就好几次开着2个缸的奥拓东奔西跑,当时还不会修车所以就那么耐着开。

现在还有高端的手动挡车吗(那些年撸过的手动挡)(7)

同期的车还有桑塔纳捷达富康这老三样。一个一个来说嘛,三个车质量都不咋样,在当时觉得好也就占了矮子里面充高个的便宜。都在20万左右的价格,还缺货。我开的第一台捷达是4个挡位的,没助力,各种重,离合重,挡位紧,方向重,感觉车身也重,反正不好开,没什么好感,不像那些人吹的那么神。到后来有了什么捷达王,都市先锋,春天什么的我也不确定是不是这些名字了,反正也提不起太多兴趣。直到今天,我依然觉得这个MK4的捷达挡把还是不是歪的?

现在还有高端的手动挡车吗(那些年撸过的手动挡)(8)

现在还有高端的手动挡车吗(那些年撸过的手动挡)(9)

普桑大家都熟悉,但是我估计85后开的不多,宽敞有劲是它给我的印象。早期是化油器的车型,轮胎也不是后来的185宽胎,好像是175还是165的,反正看起来感觉太细了撑不起那么大个车身。动力倒是很强,早期也是4个挡,我在普桑上面第一次体会到了H型挡位的规整,挡杆行程短,位置清晰,虽然出入都还略有生涩,但是已经是我当年开过的最好的手动挡了,离合位置也好控制,不容易死火,方向盘也是不能调整,德国人那时候的人机工程真的做得真不咋样。

现在还有高端的手动挡车吗(那些年撸过的手动挡)(10)

那个转弯灯也是个奇葩,仪表里面就显示个圆点,你也看不出到底是左转灯在亮还是右转灯在亮,还好手上去控制转弯灯拨杆的动作一般不会出错。车子看起还算厚重,结果开起来像船一样摇,那时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车子稳不稳和重不重没什么卵关系,悬架和转向里面有名堂。普桑和捷达有个共同点是磁带机在中控台正中最上方,和仪表台延伸过来连为一体,我老是担心磁带放里面会不会晒化。桑塔纳的发动机声音很特别,辨识度极高,怠速的时候有沙沙沙的磨擦声,我基本上一听就能知道。

现在还有高端的手动挡车吗(那些年撸过的手动挡)(11)

富康是我撸得最多的老三样,1.36 化油器型,挡位手感好于普桑,规整稳定,配合那个包裹极佳的座椅,较低的视线,是我最早的赛车启蒙车型,开了一段时间后给我的感觉就是开赛车是不是大概就那样,转弯的时候座椅能托住人,随时都可以清楚的找到挡位并且只要很小的动作就能挂进去,坐姿也不高,哪怕快速转弯也有安全感,不由自主地就想开快车。

现在还有高端的手动挡车吗(那些年撸过的手动挡)(12)

记得那时我经常开到4000转以上,好像转速爬得很轻松,路上车也少,也没电子眼,老子天下无敌。不过刹车有点软,初段过得去,越踩得深越没有信心,油耗也很可观,那个时候穷,50块50块地加油,但是又喜欢开车,感觉每天都要给50块的油钱,于是没能坚持太久就撸不下去了,留了不少遗憾。

现在还有高端的手动挡车吗(那些年撸过的手动挡)(13)

这几台车是我早些年间开过的手动挡车型,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些同感有些记忆,还有些小众MT车型我也碰过,但是不具有代表性而且印象不深了就没有写进来。

本文是驾仕派的原创文章,来自撰稿人捷登。

★转载请注明出处:驾仕派(jiashipai)&作者名

__________________

获取前沿汽车观点,咨询购车建议,关注驾仕派。

jiaship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