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汇总了2022年同济大学研究生院,5个优秀线上教育教学案例,供各高校老师学习参考。

管理类课程在线教学互动实施策略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邱灿华

疫情一直持续,两年多来不断地进行线上教学实践,有了一些经验,与同事们分享。

线上直播教学过程中,既揣摩和总结自己的经验,也跟其他专业的同行交流,发现各个学科专业所需要的线上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有所不同。理工科的讲解和推导过程比较多,线上教学中需要很好实现手写输入过程,教师是否出镜并不很重要;管理和文科类课程对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更多要求,教师出镜就很重要。但无论是否有更高的出镜要求,实际上都要求在线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效的师生互动。本文从管理类和文科教学角度提出在线教学需要解决的教学互动问题。管理和文科类的在线教学互动问题可以拆解为如下三个子问题:

(1)教师出镜形象问题

(2)在线课堂氛围的形成问题

(3)在线教学互动效率的问题

传统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自然和高效,教师提问,学生可以直接作答,教师可以直接感受到学生的反应。但教学过程转移到线上后就完全不同,常会出现教师看不到学生,学生看不到教师的情况。教师往往因为屏幕上形象不佳,干脆在屏幕前不露脸,学生也不愿意露脸,教学过程就成为隔空喊话,线上提问也很难得到学生的及时回应。线上授课的教学互动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1)

图1-在线教学中播放预制视频

为了解决在线教学的三个重要问题,首先需要一套方便简易的硬件组合。笔者对线上授课的器材不断改进,形成了一套简便且能保证效果的器材配置,方便在家中搭设,能够保证良好的教师出镜效果和有效的教学互动,初步具备了线上教学也不输于线下的能力。这套硬件包含了如下器材:一台电脑(两个显示屏),一个外接摄像头,一个手写板,及一部手机(见图2)。一个电脑显示屏用作主控制台,另一个显示屏作为扩展显示,作为共享屏幕展示给学生。共享屏幕的内容可以是PPT投放内容,也可以是学生头像列表展示,形成师生融入的虚拟实体课堂。手机作为监视器,不仅让教师随时以学生视角观察即时授课内容,更大的好处在于,帮助教师将眼神投注到摄像头方向,使得每个学生如同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硬件就是补光器材,并不需专业的补光灯,只需要在所坐书桌的左右前方各放置一个台灯,使得光线柔和地射在面部,或者通过墙壁泛射。完成了以上的硬件搭设之后,就可以从容解决在线教学互动中三个重要问题。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2)

图2-在线教学的简易教学硬件环境

首先,解决教师出镜的美感问题。商科和文科教学,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视觉感受,如同走到实体课堂需要对镜正装一样。在线教学,教师则需要学习如何面对镜头,呈现镜头前的美感。有如下两个小窍门:窍门一,对着镜头时,要想象看着你自己宝贝那种的眼神;另一小窍门,就是眼神不能飘忽,对着镜头要坚定地注视并持续一段时间,然后再离开,不能眼神一触即逃,不能频繁左顾右盼。这种镜头感需要刻意练习,可根据录像进行揣摩和调整。通过放置在屏幕的左侧的外接摄像头,以及下方的监视器(手机),就可以保证教师目视方向的稳定,辅以灯光和腾讯会议中的美颜,可以较为完美地解决教师出镜美感的问题。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3)

图3-教师出镜美感的培养和练习

其次,解决在线课堂的教学氛围问题。笔者认为,这是线上课堂文化营造的议题,课程开始就应要求所有学生都打开摄像头。学生一开始可能会不适应,感觉尴尬,给出诸般理由,诸如没有摄像头、没有梳洗、在宿舍里、甚至地铁里等,但在教师坚持之下,并且教师在镜头前表现从容,学生最终也会坦然出镜,毕竟大多数学生都愿意投入群体的交往活动里,这是社会性需求的体现。一经确立这样的文化,学生打开摄像头上课就是自然而然的习惯。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4)

图4-在线教学课堂氛围的形成

其三,解决在线教学的互动效率问题。传统课堂,互动效率很高,但在线教学,提问、答题等活动所耗费的时间就要增加,所以需要借助软件互动工具。最经常使用的是微信以及视频会议的聊天,这些方法互动效率不高,经过实践,笔者发现雨课堂和课堂派都是不错的互动工具。雨课堂是学堂在线提供的在线教学互动工具,由于笔者已经在学堂在线建有《运营管理》课程,雨课堂就成为自然的选择,这是一款PPT插件(也有独立APP),PPT播放及共享屏幕后,学生通过微信扫码就可加入雨课堂,学生的签到、答题、投稿、问卷调查都在线完成,随时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有弹幕功能,给不方便通过麦克风里发言的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看到弹幕飘过,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时尚和及时的和课堂紧密联系的机会,这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功能。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5)

图5-在线教学中互动弹幕的运用

最后,借助软硬件环境解决了教学互动的三个重要问题之后,我们还需要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做适当的调整,需要教师更要妥善处理教学资源的协调安排,对课内外教学内容进行统筹规划,做到无缝衔接。传统课堂教学以45分钟为一个单元时间,转移到线上之后,学生关注讲解的时间变得更短,因此,每个教学单元的组织应在15分钟左右,教师讲解10-15分钟,就应该停下来和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比如采用网上答题的方式,马上测试一下学生的理解,这也有通过测试进行督促的效果。然而,线上课堂的互动占用的时间更多,原来以讲授为主的内容必然无法完成讲授,学生自学的比重增加。此时课外教学内容(慕课视频、习题、讨论等)和课内教学内容必须做出妥善安排,它们之间是互补关系而不重复关系,可以通过课堂上每部分的前测和后测进行衔接。笔者的教学内容已经MOOC化(学堂在线运营管理),并且核心内容也放在了B站(前浪阿丘),一些预先做好的教学视频可以在授课过程中进行播放。建立微信公众号(知道工坊)即时发布辅导资源。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能有效协调学生的课内外学习内容,使得在线课程组织更加得心应手。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6)

图6-在线教学在线即时答题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7)

图7-在线教学学生讨论及投稿分享

以上是笔者这几年进行翻转课堂、混合课堂进而进行融合教学的一些技巧性的心得,重点解决在线教学中的有效互动的问题,还缺乏理论上的深入提炼,这是下一步努力改进的方向。

多线联动 多场景互动 多维度展示高质量线上教学模式推介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01 课程介绍

《岩土工程试验与测试技术》是面向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方向研究生的必修课,课程负责人土木工程学院赵程教授,该课程主要介绍岩土工程常用的试验和现场监测技术原理、设备及现场应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内容偏原理且设备仪器展示困难的问题,改为线上教学后,由于教学互动困难,使得该问题更加突出,很难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限教学时间内很难达到教学实效。

02 改进措施

单一线上教学改为线上三模块互动的方式

1

教授在线授课模块,放弃使用笔记本摄像头 屏幕共享的线上授课方式,教师采用同步电子黑板直播,尽可能模拟实景教学的场景,让同学在观看PPT的同时将教师肢体语言、重点内容标识等引导课堂节奏和学生注意力的内容融入线上教学,让学生更有课堂教学的场景意识。

2

元件生产单位在线讲授模块,在上海同禾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支持下,实现主要装备的研发、生产及标定环节实时连线进入课堂,将原本课堂中枯燥的示意图展示变成工厂的实际生产流程实景展示,同时在线上教学中融入学生与工程师的互动。

3

应用场景实景展示模块,在中铁十一局等单位支持下,将原本课堂中文字介绍应用案例转变为工地现场的实景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中直观的学习和交流设备应用安装,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在线参与监测数据处理。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8)

图1 《岩土工程试验与测试技术》三模块教学示意图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9)

图2 《岩土工程试验与测试技术》线上三场景教学实景图

闭环管理期间人才培养创新举措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同心抗疫、同路共行!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云端线上交流活动,疏导封闭人员情绪,树立抗疫必胜信心,取得显著成效,获得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立德树人,持续优化线上教学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研讨。在认真总结2020年线上教学的同时,充分吸收各位老师的经验做法,形成了系列线上教学的建议:

1、开摄像头,教师和学生所有会议室全开;

2、教学资源尽可能丰富,并提前canvas发放到学生让学生提前学习,鼓励依托MOOC开展教学;

3、优化教学组织,多进行案例教学,多展开分组讨论,多听取学生汇报;

4、优化教学方法,课堂开展高密度、随机性、有效提问互动。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10)

系列讲座,拥抱未来智能科技

众多老师精心准备了系列讲座报告,让大家用学习的方式共度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首次讲座邀请张雷老师面向馆内的学生包含外院的学生作“怀抱智能科技”报告。吸引了近百位学生线上参与。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11)

加强指导,科研充实封控生活

加强对学生的线上指导,增加组会的密度。据不完全统计,众多课题组每天都保持着1-2次的专题讨论。师生在隔离期间,利用腾讯会议,拥有了比平时更多的见面交流时间,也必将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12)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13)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14)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15)

心愿书单,特殊时期特别礼物

为鼓励同学们在封闭期间培养读书习惯,为同学们制作《心愿书单》,共为41位同学采购了69本古今中外的书籍。在学院的帮助下,严格按照防疫要求,部分书籍将慢慢送达同学们手中,这是特殊时期,老师为同学们达成的一个小小心愿。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16)

课前、课中、课后系统联动打造线上教学新模式

《系统生物学》研究生线上课程特色推介

同济大学医学院

课程简介

《系统生物学》是医学院面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教学团队有5位科研业绩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课程主要内容围绕目前生命医学研究中涉及的数据分析方法按模块展开,涉及理论和实践上机操作。改为线上教学后,通过充分利用网络软件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模块有机结合、系统联动。老师、学生、课程三位一体,达到老师个体化掌握学生状态,精准“因材施教”;学生了解所学课程,激发学习兴趣,课程知识得以有效传授的效果。总体上解决了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教师的操作过程投影在大屏幕上,不利于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操作练习,教师难以掌握学生基础背景知识的深浅,师生互动少学生兴趣不足,课后学生复习困难等问题。

课程特色

1

调研分析学生专业背景,改进教学设计。提前设置课程问卷星调查,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业背景、知识储备、教学期待等,以便授课老师及时调节教学内容和深度。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17)

2

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准备,提高课堂效率。老师课前提前下发学习任务,指导学生预先安装R, Rstudio, Cytoscape等软件,并要求进行简单的预习和软件的准备,使学生大致了解本节课所要讲授的主题。这一方面可以方便学生在课堂上的使用与操作,提高课中时间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同学对本课程的兴趣。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18)

同时,老师将课堂上需要的主要操作流程与代码,通过Rmarkdown制作成网页,课前发送给学生。这样非常方便学生按照该流程进行一步步地学习与操作,有利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19)

3

实践内容同屏互动,师生同步操作。通过同屏互动等系统,使老师对系统生物学主要实践课程使用电脑实现和操作,可以更清晰地展现在同学的屏幕上,方便学生能够及时跟上老师的步伐,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同步操作,比线下更清晰、更及时、更方便。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20)

4

强化师生互动,及时沟通反馈。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系统的优势,与学生随时互动。学生在遇到不懂或者没听清的问题时,可以直接在聊天区域向老师提出来,或者直接开麦问老师;老师可以随时提问、解答。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21)

5

课后提供课程录播视频,方便温习巩固。通过腾讯会议提供的录屏功能,教师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录屏,课后发给学生,如果学生在课后复习时发现有不懂的或者薄弱的知识点,可以通过视频回放,重温老师的讲课,达到查漏补缺,温故知新。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22)

线上教育教学多面手:课程教学、学位论文指导与答辩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23)

“The days of lockdown are hard for everyone and mostly for the students who suddenly had to rearrange their learning activities. I understand they are juggling between deliverables, and many courses, and perhaps the frustration of not being able to go out and release a bit the school pressure.”

-- Dr. Francesca Valsecchi

线上教学不停歇

This semester I am teaching one course, data visualization and there are mainly Chinese students, plus one international student from Brazil. It is of course very challenging for her to come to class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Yet, we are working on exploring nature from a data science point of view, so I believe the students have some good excuse to use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to move beyond the limits of their own room. Discovering about bees, and galaxies, and birds flock behaviors, corals at the bottom of the ocean, and bioluminescent of fungi and plants, indeed it helps us to keep our mind connected to the world and not limited inside our own space. So we are making large use of online tools and having lots of communication on Wechat too.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24)

Online course: Data Visualization

关注学生学业进展和身心健康

We hosted a double degree thesis defense online. It was a great experience to have an online commission! This was also the week of lots of reviews for graduation projects, both for undergraduate and master students. We use Wechat to exchange ideas and also sometimes some cheerful moments like music, and kitchen recipes, and some idea on how to spend the time in healthy way. It is also good to see sometimes the students being able to walk out of the dorms and maybe joining the class from outdoor environment. I think it is good to have fresh air! And last day I was also doing class from outdoor before my last lockdown. Overall the experience is quite rewarding and putting us in closer connection, not only as students and professors, but as citizens being together in facing a situation that is difficult but also useful to the major health of the whole city!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25)

Master thesis review

大学线上优秀教学案例翻转课堂(同济大学5个优秀线上教学案例分享)(26)

Master thesis defen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