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红楼梦》结局人物命运大都很悲惨,请看下面人物结局:

宝玉出家为僧。

黛玉呕血身亡。

宝钗和宝玉结合生有一子,后独守空房,抚养儿子。

元春在一场宫廷斗争之后,含恨而逝 。

红楼梦最后两个结局(红楼梦结局让人感到凄凉)(1)

贾探春远嫁异乡。

贾迎春被孙绍祖摧残致死。

王熙凤,贾府抄家,王熙凤有几项罪名,落在狱神庙,后短命而死。

鸳鸯在老太太死后自杀。

李纨青春守寡 ,守着儿子贾兰,贾兰长大考取功名,李纨后来封了诰命。

红楼梦最后两个结局(红楼梦结局让人感到凄凉)(2)

巧姐,先被舅舅王仁和哥哥卖进妓院,后被刘姥姥搭救,最后嫁了板儿。

……

黛玉、宝钗等人作画

其他(她)人物的悲惨命运就不一一赘述。

红楼梦最后两个结局(红楼梦结局让人感到凄凉)(3)

李纨虽然靠儿子出人头地,,封了诰命,但毕竟是守寡了一生,但是她靠的是儿子的个人奋斗才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并没有人帮她娘儿俩。

而巧姐虽然最后嫁作农妇,但最起码有了一个温暖、正常的家,告别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走上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红楼梦最后两个结局(红楼梦结局让人感到凄凉)(4)

刘姥姥和王熙凤、巧姐、板儿

《红楼梦》对巧姐的正册判词是:

原文

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判词翻译成白话就是:家势已经衰败就别提当年富贵,家破人亡就别说谁是骨肉至亲。偶然接济过的刘姥姥却记下了凤姐对她的恩情而成为了巧姐的恩人。

红楼梦最后两个结局(红楼梦结局让人感到凄凉)(5)

不错,就是这位乡村老太改变了巧姐悲惨的命运,最后过上了虽平淡,但却相对安稳、幸福的粗茶淡饭的日子。

刘姥姥和王熙凤、巧姐

脂批和探佚学认为巧姐要被卖到青楼,后由刘姥姥赎身,87版红楼梦予以采纳。

红楼梦最后两个结局(红楼梦结局让人感到凄凉)(6)

贾府败落后,刘姥姥带着板儿,千里迢迢去找巧姐,最后终于在一家青楼打探到了她的消息。桌上摊着一堆银子、首饰,那贪心的老鸨心里打着小算盘。姥姥满脸堆笑:“妈妈,您就让我见一见那孩子吧?”那老鸨冰冷地吐了一句:“不行!师傅正教曲儿呢!”姥姥老泪纵横,拉起板儿:“走!咱回家,卖房子、卖地!”最后倾家荡产换回了巧姐。

刘姥姥和巧姐

古龙曾说过:

一个人往往会在最奇怪的时候,最奇怪的地方,和一个最想不到的人交成朋友,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种情感是怎么来的?

王熙凤和刘姥姥她们根本不能算是一种人,因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不同的,但是她们却成为了双方都没有说出口的朋友。王熙凤一生精于算计,一双丹凤眼善于察颜观色,她看准了刘姥姥的朴实和侠义心肠,所以得势时,对于刘姥姥,表现出了少有的温情。作为一个母亲,最后一次见刘姥姥为女儿的未来求刘姥姥时,那更是真情流露了,最后把巧姐托付于刘姥姥,那真是选对了人。

红楼梦最后两个结局(红楼梦结局让人感到凄凉)(7)

从王熙凤与刘姥姥的三次交往中,可以看出,王熙凤虽然在贾府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于刘姥姥这样的贫苦之人,她虽然刚开始并不放在眼里,但是仍然能给刘姥姥在生活上以周济,使得刘姥姥这位贫苦而且善良的老人记住了王熙凤乃至于贾府的恩情,虽然说第一次只得到了王熙凤赏的二十两银子一吊钱,但是这二十两银子一吊钱对于一个贫苦的庄户人家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对于改变生活的状况大有帮助。

红楼梦最后两个结局(红楼梦结局让人感到凄凉)(8)

中国有句古话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知恩图报刘姥姥

所以当看到《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倾尽所有救出巧姐时,这位农村老太太所迸发出的惊人的能量,令人感慨不已,这知恩图报的义举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在我们为《红楼梦》结局大多人物命运悲凉而掬一把同情泪时,这位曾一贫如洗、被人取笑的老太太却让我们在《红楼梦》大多人物命运让人感到彻骨寒冷时感到了一些温暖,这就是人性的光辉,这光辉跟人的高低贵贱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红楼梦最后两个结局(红楼梦结局让人感到凄凉)(9)

一部《红楼梦》,各种精彩故事情节和人物最后命运令人感慨万千,但是最感动我的当属刘姥姥卖房子卖地救出满面泪痕的巧姐的那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