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个教书育人的高级教师,虽然经历过反“右派”运动的冲击,但他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是高大、挺立、伟岸的形象。父亲的爱语中,常带有威严、煞气。父亲凡事都是在身体力行,他总是说:身教胜于言教。但,并没有掩盖父亲慈父的一面,让我们倍感温暖。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母的爱最伟大 王韵先如山的父爱(1)

“破案”树立父威

得在我读初中一年级时的中秋节前,大姑送来小发饼,一个小包装十个发饼,妈妈没有藏严实,被我们几个小的们偷吃了几个。

小妹是1976年出生的,我与小妹相差13岁,那年小妹刚出生,才两个多月。发现发饼少了后,爸爸迅速组织“破案”,除了我和小妹,中间的三个弟妹,爸爸要他们跪着,老实交待,是谁偷吃了发饼。隔一会儿,弟妹们都不吱声,爸爸给每人端来一碗水,象古人破案一样,要求弟妹们都喝口水嗽口,再吐入各自的碗中,看看谁吐出的水中有饼屑。虽然爸爸那次没审出是谁偷吃了发饼,但在我心中,我很崇拜爸爸,知道爸爸有两把刷子。所以,自那以后,对爸爸既崇拜,又害怕。总是以听话要求自己,暗自要求自己千万不要调皮,不要让爸爸妈妈发脾气。爸爸的话,在我的心目中,句句有份量,句句有道理。不是孝,也有顺的意思在,我确实终身受益了。在我五十多年的人生道路上,爸爸的爱,象泉水一样,不断地滋润我的心田。

疼女儿费尽心机

爸对儿女们,都是倾其所有,总希望不亏待每一个孩子。

一九八六年秋,我爸爸“右派”平反复职后,在黄梅县孔垅镇中学任教,凭借十年的辛勤耕耘,荣获了高教一级教师职称,按照当时国家有关政策,可以带其家属和子女“农转非”。爸爸妈妈高兴极了。当时爸妈担心我超龄,不能随全家一起“农转非”,生怕成为爸妈心中的憾事。为此,爸妈商量后,决定送我学门手艺谋生。

全家决定让我学裁缝。七十多岁的爷爷亲自出马,从孔垅坐班车去江西省九江市,到细姑奶家说情,想表婶的缝纫机借给他的大孙女学手艺。又打算去安微省宿松县汇口镇大姑奶的小女家,叫我小表姑教我学裁缝。

九江表婶见状,直接说把缝纫机送给我了,爷爷高兴极了,他高兴自己七十多了,还能为儿子打前阵,把孙女学手艺的工俱准备好了。

第二天,爸爸和我一起,先去九江,到细姑奶家挑缝纫机,后到九江航运码头坐大轮船去汇口,往小表姑家。我是第一次坐大轮船,当时也无心欣赏,急忙跟着爸爸上了船,只盼早点到达小表姑家。

在船上,我们还是晚到了一步,好位子别人都坐满了。下一幕,刻骨铭心,永生不会忘记。爸爸把线毯从行李中颤颤地抽出,怕冻坏他的宝贝女儿,披在我的身上,爸爸倦曲地偎在我旁边,搭一点毛毯搂着我,怕我冷。这一搂,父爱的暖流,象电一样顿时流遍我的全身!当时我安慰爸爸说:“爹,我不冷,谢谢”!其实真的好冷,初冬的江面上风大,再加上轮船跑的快,显得风更大,天空中还飘着小雨,爸爸象母鸡一样,偎抱着他的儿。一路上,爸爸伟岸的身体,为我遮风挡雨,让我第一次深深地体会到父爱如山!

到了汇口下了船,爸爸挑起行李和缝纫机,我们步行走到十多里外的小表姑家。到了小表姑家,叮嘱我,要听表姑的话,好好学手艺。并望小表姑多多关心我,说我第一次出远门,要把我当她的孩子看,还对我们说了诸如严师出高徒之类的话。第二天,爸爸蒙蒙亮就赶早班船回家。我望着爸爸远去的背影,豪淘大哭,顿时就有想家的感觉。当天,小表姑就带我到私人家上工,帮一人家老少做年衣。我发誓,要不辜负父母的期盼,学好手艺,将来为社会服务,为家人争气。

做人梯默默奉献

爸的不但体现在我们小时候。一九九六年,我因身体对上节育环不适应,黄梅县“二棉”计生办主任段长霞,建议我做结扎手术。手术后,我丈夫因在黄梅镇铁岭管理区任分管农业书记,工作很忙,妈妈此时正在照顾侄儿王辉;爸爸二话没说,亲自来城关照顾我的生活起居。

我爸爸是个能人,么事都会干。我在娘家时,最喜欢我爸炒的菜肴。

记得当年我刚刚成家不久,生活不济,爸爸每天每餐,都是生煤炉炒菜,电饭煲煮饭,并要帮妈妈做卫生、洗衣。爸爸准时准餐,买菜做饭,餐餐都是色香味美的菜品,吃的菜盆子光光的,还天天下午为我做营养餐。有一次,爸爸煮的桂圆汤,送我喝,我儿子扒在纱门上,望着我吃,爸爸劝外孙说:“你妈生病了,等你妈妈病好了,妈妈再煮你吃哈”!爸爸精心地照顾了我半个月后,我又随爸爸一起,带上儿子,回到娘家住,待身体调养好后,才回厂上班。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母的爱最伟大 王韵先如山的父爱(2)

爸爸妈妈的恩情深似海,他们不但给了我生命,养育了我身体,成就我的慧命,竭力送我读书。父母在,家就在!愿父母身体健康,快乐地过好每一天。爸爸!我愿下一辈子,您还做我的好父亲!

作者简介:王韵先,女,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一九六三年九月,一九八0年高中毕业于黄梅县孔垅镇中学,出身书香门第的我热爱书法、画画、唱歌,坚持三十余年写日记,现开始尝试写些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