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是个放油娃,从小就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相当辛苦艰难。

这天。刘三照就把牛赶到村后的老龙窝。然后到一边逮区去玩去了。正玩得高兴。忽然从地头上走过来,一胖一瘦两个风水先生。刘三好奇的瞅了瞅他们。那两人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停下脚步。盯着刘三看了一眼。然后低低耳语一阵,就开始四处探看。

一会。那个胖子兴奋地说:“好地好地,如果有谁占得如此风水,当是即可发达,还可惠及子孙”。瘦子却摇摇头:“不然,我看这地方是处死穴。”胖子很不服气地争辩道:“这里肯定是处活地。如果你不信,我可以给你验一看一下”。“怎么验发”?胖子,不慌不忙地从袖子里取出一枚鸡蛋放在地上:“如果我没说错的话,明天这只鸡蛋就会孵出小鸡”。瘦子扑哧一下:“这怎么可能”?胖子也不和他争辩。四处找来些石块,把鸡蛋掩盖起来就走了。

刘三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听在心上。当爹回家就把白天的事。151十地告诉了母亲。那时候人都信些风水这一术。小刘的话不禁令母亲心中一动。她告诉刘三:“我给你一只鸡蛋,明天一早就起来到老龙窝去。如果你真看到真有小鸡复出,就用鸡蛋把小鸡换回,在远样盖好”。刘三听了扑哧扑哧,大爷很高兴地答应了。

第二天。刘三揣着鸡蛋跑到老龙窝一看,你猜怎么着?那堆石块下还真有一只啾啾叫的小鸡!他瞅瞅四下无人,把石块轻轻移开,把鸡蛋放进去,又把小鸡捧出,然后小心翼翼地吧石块堆好,刘三把小鸡送回家,母亲很高兴,催他赶快到罗善人家把牛牵出,再去老龙窝看个究竟。

日上三竿。那两个风水先生又翩然而至,他们赶到石堆前,掀开后胖子连连惊呼:“奇怪,奇怪,这明明是一处活地吗,莫非我真的看走了眼?”瘦子就说:“我讲过了吗,这肯定是一处死穴。”“不可能,凭我多年的经验,这处地脉是一处官脉。这样吧,我们再验一次,如果还是不灵,那就算我输。”说完,胖子从附近一颗还未发芽的柳树上折了一根柳枝插在地上说:“这跟柳枝明天定会发芽。”瘦子不屑的说:“等着瞧吧,你输定了。”

当夜,刘三又把白天的跟母亲说了,他娘听完说:“明天你再去看看,如果柳枝发了芽,你就把它拔出来,在另外插上一根。”清晨,刘三早早的牵牛来到老龙窝,到昨天风水先生插得柳枝前一看,果然柳枝发出了内芽,他连忙到柳树上折了一根柳枝插到地上,又把发芽的柳枝拔出来喂了牛。

一会,那两人又来了。那个瘦子到插柳枝的地方一看,叫道。“看看,看看柳枝没有发芽。我说的不错吧”。胖子走进把柳枝拔出。摇了摇头说。“怪事。怪事,这明明是一处活地,怎么会这样。罢了,从今往后,我也不看风水,老死邪山算了“。说吧,他走到刘三的面前。抚摸着刘三的头道:“娃娃你多大了?”“九岁”,刘三脆生生的答到。“你觉得放牛好不好?”“好,你看我放的这十几条牛都听我。我可以指挥他们,让他到哪就到哪,村子里的人都称我是‘牛将军’呐!。胖子击掌大笑,”娃娃,你天资聪慧,前途不可限量。当了兵,说不定真能当将军“。刘三似懂非懂的看着他们俩走远了。

民间风水故事和传说故事区别 民间故事(1)

刘三回到家,把两个人的话又给母亲说了一遍。母亲。欢喜得不得了,连连说道。“我儿大幸,我儿大幸。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只要我家占了这块风水宝地,你何愁没有出头之日?不过。这老龙窝是罗家的田……”母亲想了想,又对儿子说。“你明天到罗善人家。就如此这般的跟他说”。刘三听了点点头。

天一亮。刘三就去了罗善人家。一到门口就放声大哭。罗善人本是仁慈之人。见刘三哭的可怜。忙把他从递上拉起来,问道,“孩子,你因何而哭?”。刘三抽抽咽咽地说:“罗老爷,我给你放了三年多的牛,你看到我家的光景,我娘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听老人说,万事孝为先,可我家现在是无立锥之地。想想我那可怜的老娘,百年之后,竟没有地方安葬。呜呜呜……”罗善人轻轻地擦去刘三嘴边的泪,感叹一声:“难得你有如此孝心,你看咱村的大半天产都是我的,如果你认为你娘百年之后安置在什么地方你尽管说来我听。”刘三一听,止住哭声说:“罗老爷,我也不指望别的地方。觉得我放牛的地方就挺好。”罗善人听后哈哈大笑:“原来你说的是老龙窝啊,好说好说,你娘百年之后,尽管用就是了”。刘三忙跪倒磕头,“谢罗老爷的恩赐,不过还得烦请罗老爷立个字据”。“哟,小子看不出。你小小年纪还怪有心眼。好,就依你说的”。说罢。就拿了一张纸,写下字据,交给刘三带了回去。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转眼三年过去。这年秋天,母亲互感身体不。赶到大限已到,就把刘三叫到床前。拉着他的手说:我儿,这一关我恐怕撑不过去了,你要好好珍重。所幸佛家还有块风水宝地,既然风水先生说你当兵有出息,那不妨就走走这条路。记住。他日若有出头之日,一定不要忘记找到那两位风水先生,替娘,谢谢他们”。说完一口气没喘上来,就闭了眼。

在村里人的帮助下,刘三安置了娘的后事。仍然每天去放,但这时的刘三似乎长大了许多,他时刻记着娘的嘱托。放牛之余就去舞枪弄棒。还拜了一位先生。教读书,写字。这样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他已经长成了一个空无有力的少年。

期间,国家战火不断,朝廷为了补充兵员,到处招兵买马。罗善人是一村之长,接到征兵令后,整天唉声叹气。谁都知道,所谓当兵,就是把孩子往火坑里推。此事给刘三知道了。他心里暗暗盘算。罗老爷对自己家有恩,不如前去应个差。一来可以使罗老爷对上面有个交代,二来也救了众乡亲的燃眉之急。再说,风水先生也说自己。发达当从军中来。这样岂不三全其美?

罗善人一听,又喜又忧,喜的是终于有人当兵了,忧的是刘三人也太小,还不够招兵的标准,但眼下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好答应下来。

这天,招兵的标统大人来村上点验兵员。刘三人小个子矮,被标统大人一眼瞅去,连声喝道;“去去去,这是谁家的娃娃在这闹着玩”。刘三毫不慌张,反而一本正经地问道:“军爷,您是来招兵的吧?还是来调高粱秆的”。标统一愣:“当然是招兵”!那就好,说着,刘三不慌不忙地从衣兜里掏出一把豆芽菜。接着又掏出一捧稻米递到标统面前,标统不解其意,刘三又把豆芽菜填进嘴里,又将玉米粒扔到地上。然后使劲嚼了嚼豆芽菜。说:“豆芽在虽然长但空为菜,大米粒虽小却结实”。众人一听,哈哈大笑。标统大人,安安称奇,又仔细地把他打量了一番,收下了这个小兵。

刘三应招来到济南府当兵,由于他为人机敏,口才又好。加上在几次战斗中表现出色,渐渐赢得了上司的重用,终于一步步得到提拔和正义,从一个毛头小兵逐渐升,直到总兵之职。这年,他刚满20岁,成为当朝最年轻的三品大员。

一日,刘三率兵路过家乡,不禁触景生情,他想起了自己一步步走过来的路,还有母亲临终前的话。是呀,做人不应该忘本,应该去谢谢那两位先生。可是怎么找到那两位呢?他忽然想起了那位老者说。“终老邪山”。当下,问清邪山方向便策马奔腾地奔向那里,不过半日,他们已经到了斜山脚下,刘三跳马像打柴地山民打听消息,山民点点头说,山上确实有那么一胖一瘦的两个人。

刘三教众兵原地待命。然后带了几个随从,跟着山民一步步走上山来,来到了半山腰,刘三远远的便看到一座木屋。山民指着那屋说:“他们就住在这里”。刘三赶紧向前几步,站在没前高声的道:“两位先生,刘某这厢有礼了”。“谁呀”?随着门声吱呀一下子打开了,从木屋内走出一胖一瘦两位老者,数年不见,两位老者已是,白发边斑斑,但音容笑貌一点也没有改变。

看着他们惊讶的样子,刘三赶紧向前跪地说道:“先生,我就是你们当年在罗家庄老龙窝点播过的刘三呀,如今我已荣升为济南府的总兵,特来向两位先生道谢”。

那两位老者惊喜道:奥,原来,你就是那个放牛娃啊,可喜可贺,我俩当年还是看对了人。总兵大人,请起请起,不必如此客气,这一切其实与风水无关,都是你努力获得的,何谢之有?刘三不肯起来,仍然跪在地上说:“晚辈能有今天,全赖先生法眼通神。是我家占的一块好风水”。瘦老者一摆手说:“总兵大人,此事确实与风水无关。当年我俩路过贵地见你,天赋不错。只是一时兴起才想起了这个法子,点点拨了你一下”。

刘三不解的问道:“那么鸡蛋和柳枝发芽,又如何解释呢?

胖老者微微一笑道:“大人明察,你想,那鸡蛋在我袖中时日已久,日日受到我的体温,那日刚好到出壳的日子罢了,再有那柳枝,其实那柳枝的枝叶已经流动,已近发芽时节,我把它插在此地里,受了一夜地水的滋养,自然就先出芽来了。其实世上哪有风水一事,我俩只不过耍了一个小聪明,给你心中留下一个坚实的信念,让你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罢了。大人能有今天,都是你自己争取到的”。

刘三听罢,如梦方醒,吩咐手下人送上带来的礼物。然后拜别两位老者走下山来,心中久久不能释怀…………

每天坚持写故事,喜欢的朋友还请多多支持~~

动动爱心的小手点赞转发[心][心][心]

民间风水故事和传说故事区别 民间故事(2)

#民间故事##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