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949年2月间,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已经全部结束,完成休整的我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百万雄师,正纷纷南下饮马长江。为了顺利实施渡江战役消灭汤恩伯军事集团,渡江战役总前委电请西柏坡,请求东北野战军至少应派出40万人的精锐部队,迅速前出到长江中游地区,牵制武汉的白崇禧集团。

出人意料的是,此时坐拥80万大军的东野林罗刘首长,尽管麾下兵强马壮,却是面有难色。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1)

(李天佑上将)

“渡江战役总前委”的刘陈邓三位常委,曾于2月4日联名急电西柏坡:“我们考虑,为求渡江作战更加稳妥,且不妨害林罗休整及改编伪军,建议先抽派林罗部五个军及配属部队,计四十万人提前南下,担任于中野、华野渡江时即行包围汉口,钳制白崇禧使其不敢他调,似更有助于我们渡江和夺取京沪”。

注意看,“刘陈邓”其实很清楚东北野战军当时面临的困难,除了两大战役结束后,东野大军需要休整、又要准备南下所需的大量粮草物资外,还有另外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正是“改编伪军”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2)

注意一下,这里用伪军一词属于电文略指,其实含义并不准确,其实说的就是傅作义“华北剿总”宣布接受和平改编的25万军队。既然是和平改编,所以这些部队仍然是建制完整且全副武装,分别驻扎于平津两地之间,出了乱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西柏坡的回电很耐人寻味,对总前委的请求居然没有直接答复,只是表示:“已告罗荣桓同志,此事需另电通知”。很显然,主席洞悉两方面的困难,但对于东野大军立即南下一事,确实需要跟东野的首长们再行商量。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3)

(东野接管北平城防)

一、不得不防。

北平和平谈判成功以后,根据解放军平津前线指挥部和傅作义签署的《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驻于北平城内的绥远系和蒋系部队,应于1949年1月22日起,分批开出城外,开往三河、香河、顺义、良乡、涿县、怀柔、武清等指定地点,听候我军改编和整编。

为了使改编工作顺利进行,双方还联合成立了“北平联合办事处”,在平津战役前委的领导下专门处理改编事宜,当时的总前委三位首长是: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4)

待编的部队计有:傅作义“华北剿总”的总部机关和直属队、第四兵团和第九兵团的司令部和直属队,八个军24个师以及骑兵、战车、通讯、工兵等特种兵科部队,连同地方武装共计25万余人。

突然间一下子改编如此庞大规模的国军部队,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无疑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尤其是这些部队的受编地点,均处于北平周围和天津附近,容不得出现一点问题!

为了尽最大可能不出乱子,东北野战军必须保持以强大的武力威慑,来保证改编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对于立即抽出一半左右兵力南下的请求,林罗刘确实感觉有些困难。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5)

(傅作义)

林彪、罗荣恒也深知改编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改编和溶化”这25万部队,那么东北野战军的南下进程将受到严重的羁绊。为此,他们要求野战军司令部、政治部迅速拿出妥善方案,同时命令东野各部一边休整一边保持战备,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在这25万部队中,傅作义绥远系部队的状态相对稳定,比较麻烦的是思想顽固的蒋系中央军。也就是李文第四兵团、石觉第九兵团所属的中央军(侯镜如兵团略过),包括第13军、第16军、第92军、第94军等嫡系部队。其实在这25万人当中,傅作义的绥远系部队连一半数量都不到,所以中央军的改编困难最大。

尽管那俩兵团司令和大部分军长、师长被傅作义放行,乘飞机离开了北平,但是中央军长期受反动思想熏陶,加之有专门的政工系统和秘密的特务活动,情绪是很不稳定的。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6)

(第九兵团司令石觉)

二、出台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949年2月21日,东北野战军司令部、政治部联合召开了“改编部队师以上军官大会”,我方为表重视,出席的阵容堪称豪华: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陶铸等首长悉数到场;傅作义派来的的代表是郭宗汾(原晋绥军将领,剿总副总司令),以及北平守军中没有逃往南京的师以上高级军官。

会议开始后,双方高层简短开场白之后,首先由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谭政(开国大将),代表我方宣布了改编方案,内容颇为详细,受篇幅所限,这里只介绍若干要点: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7)

(谭政)

应该说,我方公布的改编措施是比较合情合理的,态度也是十分诚恳的。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8)

(中央军部队)

谭政宣布完改编方案后,林彪、罗荣桓也分别发表了讲话,其中罗政委的讲话比较详细,他特别强调:“要改编为人民解放军,首先要学习解放军的一整套政治制度”,他要求与会军官,不要害怕部队发扬民主作风,并且宣布:人民解放军将派出政治干部到受编部队,促使其进步。

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随后宣布了受编部队新的指挥关系和补给关系,同时给各受编部队授予了25个独立师的番号,这些独立师将分别编入东北野战军各军(整体还未改称四野)、以及华北军区两个兵团的各军。五天以后的2月26日,林罗刘正式签发《关于北平候编部队改编后之隶属关系的命令》。

次日起,各受编部队开始归入新的建制,走出了与解放军进行合编的第一步。经过统计,尽管名义上的候编部队有25万人(作战部队19万人,机关后勤6万人),但是由于缺额较大,以及出现的一些逃散情况,实际拨归我军予以改编者共197000余人。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9)

(北平守军)

三、困难重重。

为了使改编工作顺利进行,毛主席特地于2月22日在西柏坡接见了傅作义将军,一番深刻的谈话之后,傅作义深受鼓舞,回到北平以后召集了亲信将领开会,传达了主席的指示并表态说:“过去我把你们领到错路上去了,由我负责,今天总算走上正道上来了”,他嘱咐和勉励绥远系高级军官,要尽力配合解放军的改编工作。

所以说,绥远系部队的改编工作整体上还是比较顺畅的,主要问题还是出现在中央军方面,并且暴力事件频发。野战军政治部不久在提交的报告中,专门汇报了改编中出现的一些恶性事件,比如我第47军宣传队前往第13军297师慰问演出时,居然有坏分子朝台上投掷手榴弹,当场炸死我12名同志!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10)

而在青年军205师,我39军宣传队在演出时,也有坏分子朝台上扔石头,当我军干部给受编部队讲课时,还有人朝天打机枪来捣乱。潜伏在军中的蒋系特务们,则采取恫吓士兵、贴反动标语、编造谣言等方式,竭力阻挠改编工作的进行,我军有一些同志因此牺牲在特殊的岗位上。

期间在特务的煽动和裹胁下,还发生过数起集体哗变的情况,人数最多的一次是五个连,最少的是一个排。种种情况说明,蒋系中央军的改编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绝对是一场复杂、棘手的特殊战斗,有鉴于此,四野首长责成相关部门,立即出台了反制措施。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11)

(解放军开入北平)

其中最重要一条,是给受编部队的高级军官落实责任:对派去的我军干部之安全必须负完全责任,同时要求对捣乱者必须追究、杀人者必须偿命、阻碍改编工作者一律撤职。对于派驻的政治干部,野司和政治部则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大家必须保持镇静,不要轻易离开自己的岗位。

而四野各部队,也接到了野司随时武装配合的命令,所以说,80多万大军的武力威慑是至关重要的。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12)

(四野战士)

四、单刀赴会。

在改编工作进行中的1949年3月11日,东北野战军正式更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之前,仍然要称为东北野战军,这一点读者要理清。而后来被誉为“万岁军”的四野第38军,奉命接收和改编的,是原蒋军嫡系第94军之第5师。

从这个师的番号看就知道是老牌部队,第94军1938年在武汉组建时,其首任军长是陈诚的心腹郭忏,所以基本可视为“土木系”的部队,思想当然比较顽固。1948年底,当敌人企图偷袭西柏坡时,第94军就是傅作义派出的偷袭部队之主力,电视剧《大决战》对此有比较详细的描述。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13)

第94军历任军长分别为郭忏、李及兰、牟廷芳、郑挺锋等人,我们比较熟悉的邱行湘、杨文瑔、戴之奇等人,也曾在该军担任过师长职务。从抗战历史来看,该军战斗力一般,郭忏和牟庭芳都是被“撤职“的,但是作为中央军嫡系部队,相当一部分官兵思想较为反动,政工系统也比较健全。

北平和平解放之前,黄埔三期的军长郑挺锋(兼第四兵团副司令,郑介民之弟)跟着李文、石觉等人跑了,由参谋长李卫士主持军务。其中该军的第5师近10000人,奉命改编为解放军独立第21师,原师长陈培德暂时被任命为“代理师长”。

而我38军则派出第112师副师长杨大易、第112师政治部主任李欣,率领一批政工干部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第5师官兵是很不老实的,在开往改编地点的路上,他们看见我军搭建的欢迎彩楼时,有人用刀砍、有人开枪、有人扔手榴弹,借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14)

(郑挺锋)

杨大易和李欣同志带着警卫班到达第5师师部后,被安排住在一个独立的院子里,第5师首先就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院墙上写着反动标语,院外面布满岗哨,然而我军代表早有心理准备,对这套把戏嗤之以鼻。到了夜里,随着“砰”的一声,院子前面落下一颗六零炮弹,紧接着,东边、西边也有炮弹爆炸的声音,第5师这帮人从一开始就打算搞事情了。

第二天上午9时,代师长杨培德召开全师校官以上会议,欢迎解放军代表团,会场外面游荡着一群挎着冲锋枪的士兵,气氛紧张如临大敌。代师长讲完话后,李欣同志在会上宣布了野司的任职令,他和杨大易将分任独立第21师的政委和副师长,同时说明了改编的具体步骤和细节。

不料李欣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四川籍的少校站起来发难:“我发言,我拒绝接受和平改编,你们所谓的和平改编,就是一个骗局”!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15)

(东野1纵1师政治部主任李欣)

紧接着又有几名军官相继发言,大概意思也差不许多,有的甚至声称:“依我看,无非再打一仗,我宁可第二次当俘虏,也不接受你们的和平改编”。李欣同志那是毕业于同济大学的高材生,之前一直从事敌工和政工的工作,既有经验也有口才,他先是不吭气,静静地听这帮军官七嘴八舌闹哄哄,等时候差不多了开始回击:

“你们都说完了吗?如果没有人说了,就该我说了,你们如果拒绝接受和平改编,就是破坏和平协定,后果你们是知道的。你们大概以为,我们这几个人是攥在你们的手掌心里吧?但是你们要知道,你们是被攥在一只更大的如来佛手心里”!李欣口中的“如来佛”是什么,这帮军官心里门清,那就是外围强大的四野部队!

李欣最后说道:“希望你们回去都好好想一想,今天的会议就开到这里,现在散会”!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16)

(开国少将杨大易)

五、当机立断。

刚刚回到住处,李欣和杨大易就接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派往各团、各营、各连的我军政工干部,居然全部被第5师给软禁起来了,包括他们的帽徽和胸章,也被对方强行撕扯下来。显然,第5师已经把我军的代表们扣为人质了,虽然暂无生命危险,但是第5师抗拒改编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必须果断作出决定。

警卫班的战士们有点沉不住气了,检查武器准备破釜沉舟一战,李欣心里有数,告诉同志们不要急,肯定有办法对付这帮反动分子。于是李欣提出,必须回军部汇报第5师的要求和想法,代师长杨培德自然不好阻拦。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17)

(开国中将梁必业)

李欣火速赶回38军军部后,马上向政委梁必业说明情况:“看来,这支部队受到特务的严密控制,他们打着要求回家的旗号进行煽动”。补充说明,一般情况下,起义部队不同于投诚和投降的部队,是允许保留建制和武器的,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很特殊了,所以李欣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们手里有武器,不把他们的武器缴下来,就无法进行改编。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把我们派进去的政工人员全部撤出来,我们不妨将计就计,就说军首长听了汇报,想直接听听大家的意见,在军部召开一个军官代表会和一个士兵代表会,要求每连派军官和士兵各一人参加,并且要求必须由指导员、教导员和政委带着来开会”。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18)

这些指导员、教导员和政委自然都是我军的政工干部,如此等于让对方把我方的人员全部安全送了回来,梁政委认为可行,遂与其他军首长统一意见后,部署了具体的行动方案。第二天,接到通知的第5师各部,果真都派来了参会代表,李欣仔细数了数,我方政工人员一个也不少,心里的石头这才算落了地。

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当李欣确定我方政工人员安然无恙后,独21师代师长杨培德房间的电话响了。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19)

(李天佑画像)

杨培德拿起电话,里面传来的是广西口音:“我是38军军长李天佑,你是杨代师长吗”?人的名树的影啊,李天佑那是四野名将,并且为人极具威严,所以杨培德马上立正答是。李天佑毫不客气:“你们胆敢抗拒和平改编,关押我政工人员,破坏和平协定,我想,你不会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现在,只有两条路供你选择:一条是放下武器,一条是武力解决”!

杨培德腿肚子有点转筋了,第38军那是名震天下的东野第1纵队,现有总兵力60000多人,真打起来第5师分分钟就给灭了,毫无胜算,况且现在手中连人质都没有了,更是没有什么底牌可以打,于是赶忙说:“请军座息怒,我们只能走前一条路,请允许卑职想想办法”。

“李军座”哼了一声,马上接着说:“限令你下午5点以前,作出具体答复”,然后啪地扣了电话。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20)

六、顺利解决。

面对我38军的强硬态度和强大的武力威慑,杨培德慌了手脚,马上喊来三个团长开会,这几个货知道顽抗到底注定只有死路一条,于是紧急商量的结果是:用“以营为单位集合点名发饷”的名义,命令各连到所属营部集中,且一律徒手,不得携带武器,然后将方案报告给李天佑。

而我38军也连夜调动部队和部署行动,决以分区包干的方式一举将其缴械。第二天上午,正当受编部队在各营部集合完毕时,驻扎在四周的38军部队迅即出动,分别冲入第5师的营区,干净利落地收缴了该师的全部武器装备。尔后,鉴于第5师思想顽固,只将其一部编入我军,其余大部分遣散。

第38军以雷霆手段解决掉第5师后,也有力震慑了第94军的另外两个师,第121师和第157师官兵哪里还敢再闹腾,因此改编工作很是顺利,这两个师分别整编为四野独立第29师和独立第24师,至此,我军完全解决了蒋军嫡系第5师。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21)

(李天佑)

与此同时,我四野第39军也按此经验,以武力为后盾,强令抗拒改编的青年军第205师全部放下武器,之后拆散编制,士兵分散编入我军,其中青年军的成员还允许通过考试以后,进入华北军政大学或教导团学习。经过一个多月的整训,其他各独立师均初步完成了改编和改造,成为我军的补充力量,也使四野主力终于可以腾出手来。

在四野的工作日程表上,还安排着另外一项重大任务,那就是迎接和保卫党中央、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迁入北平,至3月25日四野胜利完成这项任务。此间对傅作义部队的改编又已基本完成,第四野战军大举南下的条件终于成熟。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22)

在此之前的2月12日,西柏坡认真考虑了渡江战役总前委的请求、以及东北野战军的实际情况,曾复电刘陈邓:“为配合华东中原两野战军三月半出动,三月底渡江之行动,决定林罗先出两个军约十二万人左右,于三月二十日以前到达信阳地区,四月十五日以前夺取孝感地区,迫近汉口,钳制白崇禧部不敢向南京增援”。

经过考虑和挑选,林罗刘首长抽调第40军、第43军及配属部队共12万余人,由第十二兵团司令萧劲光统一指挥,组成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于1949年2月25日从北平城郊出动,提前拉开了进军中南的序幕。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23)

后记:

参与改编独立第21师的杨大易同志,1949年秋出任38军第112师师长,参加了解放中南地区的战斗,并且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卓越表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而李欣同志则于1949年5月改任第113师政委,不久调任驻东德的外交参赞,因此未参加授衔,1984年以副兵团级待遇离休。本文的一些具体细节描述,则出自李欣同志本人的回忆,他称那次去第5师,真的像“单刀赴会”。

全部完成改编傅作义20万部队的艰巨任务后,1949年4月1日,第四野战军先头部队第41军从河北涿州出发,大队人马随后分批出动,我70万四野将士,正式踏上了解放中南五省的征途!

东野先遣兵团战斗序列(独立21师武力抗拒改编)(24)

(四野大举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