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南宋著名词人蒋捷,因为一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而得名“樱桃进士”一样,历史上有很多的诗人或者词人,因为一句诗而名满天下,甚至还获得一个极具个性化的名字。

红书金句(红杏尚书经典之作)(1)

​北宋著名词人贺铸,因为一句“梅子黄时雨”的宋词而得名“贺梅子”。唐代著名诗人赵嘏,因为一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而得名赵倚楼。而今天我们所谈到的这首宋词也是如此,词人因为其中一句宋词而得名“红杏尚书”。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红书金句(红杏尚书经典之作)(2)

​这首宋词就是宋祁的《玉楼春·春景》,词人曾经担任过北宋的工部尚书,而且又因为这句宋词当中的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闻名天下,为他博得了“红杏尚书”的雅号。

文学史上历来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最后一个字“闹”有特殊的偏爱,在很多评论家们看来,这一个字一下子涌现出了春天百花齐放的境界,一个字境界全出,形容出了红杏开花一朵挤着一朵的状态,把那种热闹劲儿全部体现出来。

红书金句(红杏尚书经典之作)(3)

​这是一首写春天美景的宋词,上片主要是景色的描绘。“东城渐觉风光好”,开篇就写春天之美,春风的轻柔。“縠皱波纹迎客棹”,在春风的吹拂下,大地恢复生机,就连河中也充满了波纹,上面有小船儿轻轻慢摇。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主要是把目光投向了这天地间的杨柳,看到了袅袅柳枝在晨雾中轻轻摆弄着腰肢,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到处一片春意盎然,到处一片生机勃勃。

红书金句(红杏尚书经典之作)(4)

​上片写景,下片则是进入人生感慨的哲理之思。“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词人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乐太少。词人毕竟担任尚书一职,政务缠身,很少有机会直接在春天里寻找人生的乐趣。这就是他的“浮生长恨”。所以也才会有了宁愿舍弃“千金”,也不愿放过在春光中获取短暂一笑的感慨。

他们也懂得这春天的美丽,是指的舍弃其他一切的。只可惜的春光太过短暂,“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所以他举杯劝告斜阳不要那么快的就下山,让春光走得慢一点,让词人好好享受一番。

红书金句(红杏尚书经典之作)(5)

​虽然这首宋词以那句“红杏枝头春意闹”闻名后世,宋祁也确实获得了“红杏尚书”的雅号。但是整首诗词每一句拿出来都可以称得上是千古名句,每一句都很经典,每一句都很美。尤其是后面的诗句当中,宁愿舍弃千金也不放过欣赏春日美景的想法,代表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直到今天依然富有启迪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