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画报6月刊特别策划的选题,是为了一款早已离我们远去的经典跑车(AE86),和另一款即将挥别的经典跑车(86 / BRZ)。但我不想显得悲伤怀秋,也不愿意写成一篇车型历史的说明文,所以就学学高晓松老师,随便聊聊时代啊、百姓生活啊、文化啊。所以就是上面那么一个标题,一些鸡零狗碎,但还算有趣的事情。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1)

丰田AE86诞生于1983年5月,那个年代的日本是什么样的呢?历史书上往往会说1985年~1990年是日本的泡沫经济时代,而西方经济学家将欧美的1980年代称为“不确定的年代”,似乎冷战后期的世界就是在一片动荡不安中渡过的。然而对于一般日本民众而言,1980年代可能是最值得怀念的美好时代,宫崎骏1991年的《岁月的童话》描写的就是那个年代的故事。日本经济在1968年超越联邦德国,位列世界第三,一直到1983年超越英国,这25年间,民众感受到最大的变化是收入大幅提升了。

跟现在的中国不同,当时大部分日本人(约85%)居住的是由日本住宅工团提供的半公有性质的住房,因此经济的提升相当直观地体现在了收入中。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而言,曾经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日本的学生运动从196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1970年代中后期,从一开始的抵制美国,到后来的学习毛泽东思想,也是相当有意思的一段历史。包括像1970年三岛由纪夫所谓的武装政变,虽然大文豪试图以自杀激起国民的“热诚”,也不过是那个时代的一小朵浪花而已——已经不再流行,享乐主义成了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们追寻着诗和远方,他们恋爱,在樱花树下歌唱,坐着火车游历全国,尽情享受着人生。也不用在意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因为当时高速发展的企业都急需人才,招聘公司甚至会给学生送礼、提供免费旅游,为的只是增加印象分,好留住宝贵的人力资源。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2)

本田在1981年推出了初代City(即现在的广本思迪/锋范),主推的就是大学生市场。当时City的售价大概80万日元出头,而大学生打工的时薪约1200~1500日元。在汽车金融公司的帮助下,学生只须打工半个月就能凑够首付,剩下只须慢慢还,也毫不费力。随着学生买车热潮的兴起,汽车厂商也意识到应该推出一些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车型,比如丰田除了1983年的AE86之外,又在随后几年相继推出了中置后驱的MR-2、提前换代的Celica和Supra等跑车。而在日元升值之前(1985年广场条约的签订,日元兑美元从240:1逐渐升至最高的79:1,日元购买力提升了3倍),日本人其实也不是那么乐衷于购买进口豪车。因此便宜又帅气的国产跑车成为了年轻人的最爱。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3)

大家都知道,AE86并不是车型名称,而是一个车型代号,其正式名称是Corolla(卡罗拉) Levin或Sprinter Trueno,Sprinter是Corolla的Fastback掀背车型。《头文字D》中藤原拓海的座驾AE86,正式名称应该是Sprinter Trueno GT APEX。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4)

实际上Corolla Levin的历史可以追朔到1972年,初代Levin搭载一台115马力的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配合仅有855公斤的车身,已经具备相当的驾驶乐趣。到了AE86,已是第四代Levin,当时普通版卡罗拉已经改用更经济省油的前驱动力布局,但为了保证操控性,双门的AE86仍沿用了FR结构。动力方面,丰田启用了全新的“A”系列发动机,AE86的4A-GEU发动机采用了当时先进的DOHC结构,配备T-VIS可变进气歧管技术,每缸四气门,总共16气门,拥有EFI-D电喷技术。130马力的输出推动900公斤的AE86,可以说相当轻快。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5)

在当时,可能没有人会想到在几十年后,AE86会成为一款如此具有代表性的、备受市场追捧的经典车款。因为在同一年,年轻人的最爱——本田,推出了第三代Civic和其双门掀背车款CR-X,一经推出便赢得当年的“日本年度车”称号,而高性能款的CR-X不但在动力上不输给AE86,更轻的车身和更易于驾驶的前驱布局,也在赛道和山路将AE86干得满地找牙。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6)

Corolla Levin至2000年终止生产,一共有7代车型,其中卖得最好的是1987年的第五代AE92,但终其一生,都只能活在本田的阴影之下。特别是到了本田B系列发动机一统入门性能车江湖的时代,丰田4A-GE的动力输出被B16甩出两条街,人们甚至早已遗忘了卡罗拉还有这么一个衍生车系,到最后AE86沦落到群马县的深山送豆腐,也称得上是真实的写照。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7)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忘了AE86,比如重野秀一,一个不算扑街,但在当时也不算出名的漫画家。29岁考到驾驶执照的重野秀一(1958年生人),第一部买的车正是AE86,而且当年经常驾此车到群马县飚车。1992年,重野便将AE86画进了漫画《Tunnel Nuketara Sky*Blue》(トンネルぬけたら スカイ・ブルー,穿越隧道的青空),主角石坂俊彦驾驶着AE86在新泻的山路上遭遇新锐的300ZX,拼了老命也追不上,最后spin了。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8)

但你要找到这本号称《头文字D》前传的漫画看,恐怕会大失所望,有关车的画面除了封面、一共就出现了3页,这其实是一本关于三角恋的漫画。最令人郁闷的是,这部漫画还“太监”了,因为《头文字D》的大热,重野老师再也无暇去续写这个扑街的恋爱故事,以至于在日本亚马逊该漫画的页面,仅有的三条评论有就有一条:“一直在等后续的‘夏季篇’,已经20多年了”。1995年,重野秀一开始在讲谈社的《Young Magazine》上连载一部全新的地下赛车漫画《头文字D》。如果抛离赛车的题材包装,这就是一部标准的热血少年漫画,在班上毫不起眼甚至朋友都只有一个的高中生藤原拓海,却身怀绝世赛车技艺。在机缘巧合之下,他开始了他的表演,一路打败强敌,经历挫折却不断成长,最终走出成长的迷惘、收获友情爱情。强敌、友情再加上成长,这就是少年漫画的成功三角法则!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9)

这样一个故事,加上地下赛车的包装,就显得与众不同起来。虽然全世界的车迷不计其数,但在大众娱乐中,汽车却是个毫无疑问的小众题材,有关汽车的优秀作品少之又少。比如说汽车题材的电影,史提夫·麦昆的《Le mans》、前两年的《Rush赛车风云》,再加上挂着汽车名头其实是黑帮片的《速度与激情》系列,就算把《变形金刚》和《汽车总动员》都算上好了,一共也没几部,完全与汽车在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符合。当然这也能理解,题材所限嘛,房地产这么重要,也没见什么电影是讲房地产的啊。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10)

虽然创作不易,但人们对汽车题材的作品肯定是有需求的,比如赛车游戏就在游戏产业中占有相当的份额。曾经一度风靡全球的微软游戏机Xbox,几乎就是靠“车枪球”类游戏支撑起与索尼PS抗衡的销量的,更不用说创造7000万份销量的《GT赛车》,更更不用说几亿销量的《GTA侠盗都市》系列了。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11)

《头文字D》最辉煌的时代是在2000年前后,改编的动画、游戏出了是一部又一部,甚至动画的BGM唱片都相当畅销,捧红了好几个乐队。由周杰伦主演的真人版电影也在亚洲文化圈引发了相当大的关注。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头文字D》的影响力,但我想没有一个爱车之人会不知道《头文字D》的大名,所谓天下无人不识君,也不过如此了。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12)

《头文字D》一定程度上带动了21世纪初的JDM热潮,其中受益最大的自然是AE86。在那之前,只有资深车迷还记得丰田推出过这么一款车,而现在AE86在汽车拍卖市场几乎是硬通货。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13)

当年AE86/AE85的产量其实相当可观,Levin约35000辆,Trueno则是约65000辆,这也是为什么《头文字D》里说方灯的Levin比翻灯的Trueno更稀有。但因为不是什么高级车,再加上日本严苛的车检规定,实际上报废的相当多。到了2000年后在想找一辆纯原装的AE86,特别是跟漫画里一模一样的后期型Sprinter Trueno GT APEX(限量400台),那真是要付出天价了。前几年Ebay上有一辆欧版的全新AE86,是当年就莫名其妙包上保鲜膜封存,拍出了超过10万美元的天价。而现在在日本找一辆车况完好,原装程度比较高的AE86,也得差不多300万日元,同样的价格,都能买一辆法拉利308了。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14)

当然,如果你只想要那个外形,AE85或者美规的AE86(AE85/86/88的美规都叫AE86,大家就记着美规相对便宜就对了)是更经济的选择,然而无论是哪种,拉到国内都差不多要10万人民币了。当然在海外还有另一种入手途径,比如我一个朋友,10多年前在澳大利亚的废车场捡了一辆AE86的壳子,回家自己修复,还去跑赛道赢了GTI,至今每次酒喝多了他就会提起,我估计这个牛逼他能吹一辈子。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15)

所以说现在玩AE86的,那绝对是真爱了,因为花同样的钱,完全可以搞一辆法拉利208/308 GTS甚至是1990年代末F355,或者搞一辆经典911也是差不多的支出。对于我个人而言,如果有那份钱,后面说的几款车绝对是首选。所以当你看到有人收藏了AE86,请微笑着支持。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16)

另一个无法忘怀AE86的人叫丰田章男,他爷爷叫丰田喜一郎,丰田帝国的开创者。但与其说丰田章男怀念的是AE86,不如说他怀念的是那个年代。1984年丰田章男从庆应大学毕业,进入丰田工作,当时日本已经是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年产量超过1100万辆,这其中70%的车辆被出口到美国、欧洲等地。当时丰田章男的工作地不在日本,而是纽约曼哈顿,由于可以预期的日元升值(尽管广场条约是在1985年签订的,但此前早有风声),丰田等日系车企急需在海外设立新工厂。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17)

现任丰田社长的丰田章男,还有一个得意的身份是赛车手,持有FIA国际C级驾照。他说他的驾驶技术是在一辆保时捷上练就的,他在美国工作时,因为自己的一辆丰田Celica跑车被盗,于是买下了保时捷。那辆保时捷早已不在,但丰田章男喜欢秀他的保时捷圆珠笔,笔身包裹着一层用于保护汽车引擎盖下配线的钢网。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18)

说起来这位酷爱赛车的丰田社长,也不是第一次黑自家公司了。比如在就任日本汽车制造联合会主席的仪式上,他说自己最爱的5款车是:本田NSX、五十铃Bellett、马自达Cosmo、三菱帕杰罗以及日产Skyline。对的,里面没有一款丰田车。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19)

也许丰田章男就是对之前过于保守的丰田管理层有无数的怨念吧,在他掌权之后(2009年出任社长,此前几年是副社长),不但大力投资汽车赛事(虽然成果不是很美妙),更力推了两款丰田经典跑车的复兴计划。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20)

这两款车分别是Supra和AE86,最终的产物则是超跑雷克萨斯LFA和丰田86/斯巴鲁BRZ。然而这些昙花一现的产物并不意味着丰田跑车的复兴,尽管我们看到雷克萨斯品牌下多了RC和LC这样精美绝伦的跑车,但丰田品牌下唯一的平民跑车,又再一次面临了后继无人的窘境。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21)

据丰田86的开发负责人多田哲哉说:丰田内部每年都有人提出跑车的开发计划,但每次都被以投资回报率太糟糕的理由驳回。与此同时,对于丰田品牌离年轻消费者越来越远的危机感也始终盘桓在高层心中。2007年1月,丰田的全体职工大会终于通过开发一款平价跑车的议案(无疑是逼宫了啊)。车辆开发由丰田和斯巴鲁共同进行,各分担一半的研发费用,丰田方面负责所有内外事务,设计和研发则交给了斯巴鲁。丰田章男在项目推进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造型设计方面,丰田有自己的内部评价制度,需要工程师、销售、生产等环节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反馈意见,并据此调整设计。老实说,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容易出错,缺点自然也很明显,丰田有些车真的是丑到爆炸。然而在新86的设计过程中,丰田章男以社长的权限,仅仅在社内200位跑车拥有者之间进行调研,就决定了最终的设计,成就一段佳话。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22)

新86项目还制定了一个长期目标,即像1990年代的日系跑车一样,每年都有小幅改进。类似的案例也出现在日产GT-R上,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年GT-R都在不断进步,百公里加速越来越快,车身更轻、动力更强,一开始只能用3次的弹射起步,后来也可以随时火力全开了。但受限于发动机,86的年度改进计划最终没能为这款车带来太大的提升。当然,如果拿2017款的86/BRZ和2012年的做对比,还是能发现不少操控和电子系统上的改进,但确实话题性不如GT-R那么大。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23)

在历经了5款概念车之后,丰田86于2012年2月正式上市。上市第一个月在日本就卖出了7000辆,因此厂方设定了全球年销10万辆的目标。然而第一年大概卖出了83000辆,第二年基本持平,随后开始不断下降。对于一款2万~3万美元价位的车而言,这个销量其实已经在损益的临界点了,因此丰田至今也有没关于86后继车型的计划公布。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24)

也许有人会说,法拉利、兰博基尼甚至是保时捷,他们的跑车销量不都在提升吗?是的没错,但这只能说明有钱人变多了,特别是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但真正的平民跑车是离我们远去的,1960~1970年代福特野马卖出几百万辆的时代已经远去,1980年代3个日本人里就有一个选择跑车的年代也已经远去。现在的年轻人是什么样呢?受祖上蒙荫的一些人,开着超跑,鲜衣怒马;另一些勤勤恳恳工作的,开着别人告诉他“这才是年轻人该选择的车”,比如国产SUV,大众朗逸或者有钱点的买个宝马3系。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变得那么无聊?33岁还一事无成的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决定厂商行为的是市场,而这个世界的年轻人,确实对跑车(包括性能车)日益丧失兴趣。大概是有太多的娱乐可以打发时间,大概是有太多爱好要投入,而汽车更多只是一种代步工具。生活的多元化却恰恰禁锢了某一方面的多元化,说起来也是讽刺。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25)

如果你想买一辆30万元以下的,前置后驱跑车,且不管动力、操控如何,你都有且只有一个选择——86/BRZ。然而今年过后,这款车就退出中国市场了(官方进口已停止)。我问了几个采访者一个问题:“下一辆车会换什么”?有人说是马自达MX-5,有人说是莲花Elise。当你尝试过好的驾控,就再也无法接受那些庸碌无为的车了;这大概可以拿喝过星巴克,再喝雀巢速溶咖啡就无法下咽来类比。

86后的真实现状(那些年我们与86之间)(26)

但86终究是要离开了,我其实并不是特别钟爱这款车,前置前驱的本田Civic Type-R才是我的最爱。但若想到平民跑车的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还真是有点感怀。人们为什么总是怀念当初的美好?可能就是因为等不到下一次历史开始重演吧。只隔着一个群的距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