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

清河县有一卖炊饼的小贩,身高不满五尺,其貌不扬,名曰武大。这武大也是老实本分的主,怎奈形象太差,家中又没多少积蓄,也没有谁家愿意把小女许配给他。可就是这样一个猥琐形象的大哥,不知何时,身边多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子。

如何评价水浒传里的潘金莲(不懂潘金莲昔日的苦涩)(1)

此女子姓潘名金莲,也是个苦命的孩子。潘金莲从小就是清河县大户人家的丫鬟,许多姿色平平的穷苦女子只要应聘上了这岗位,基本一辈子就定性了。谁曾想我们金莲是个美人坯子,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展现出了超乎于平常女子的颜值。地主看到面容精致身材姣好的金莲,就想占为己有。可金莲看到大腹便便的地主,却展现出了现代部分女子都不曾拥有的刚烈,她不仅表露出满脸的嫌弃,还直接去大少奶奶那里告状。

虽说当时男子娶个三妻四妾没啥问题,但这地主也是妻管严,也存在倒插门的可能,正妻直接否决了他的歪心思,这下地主连私自包养金莲的可能都没有了。所以地主决定报复,“既然你觉得老子恶心,我就让你恶心一辈子”。于是他就想起了清河县元帅武大,他亲自为二人“做媒”,让潘金莲嫁给武大,让武大恶心潘金莲。

所以,潘金莲给读者带来的印象,是正面的。

潘金莲逃出魔爪后,也有安心做贤内助的打算,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莲觉得命运终究是和自己开了玩笑,纵使武大再老实,不懂风流,满足不了她的身体需求,对于一个嫁人的女子来说,都是有缺憾的。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可知,以潘金莲的经历和学识,她的主要需求只能局限在生理层面,跟武大只能让她不挨饿,其余的东西,或许通通给不了。

如何评价水浒传里的潘金莲(不懂潘金莲昔日的苦涩)(2)

所以潘金莲在清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挑战道德底线,在武大卖饼外出时,就和村里的小年轻开始打情骂俏。潘金莲也很有一手,她当时走的是养鱼模式,她也在等一条大鱼上钩。武大察觉到了这一切,也没和潘金莲扯什么没用的,直接搬到阳谷县,想少听些闲言碎语。

就二人这美丑搭配,当时的村民可不会给你们标上真爱的标签,更多的是采取撩骚女方的形式。更不可思议的是,武大的亲兄弟武二郎就在阳谷县当差,兄弟二人再度重逢,激动之心可想而知。

而远处的潘金莲,看着这个高大雄壮的叔叔,就觉得自己要捞到锦鲤了。

如何评价水浒传里的潘金莲(不懂潘金莲昔日的苦涩)(3)

潘金莲的脑中可没有什么伦理道德可言,她单纯地认为,以自己的姿色,让这个叔叔折服没什么问题。可是天神下凡的武大郎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一套原则,又因为本身就很直男,对于潘金莲的疯狂进攻,始终是无动于衷。

“叔叔若有心,就请吃我这半盏儿残酒。”

如何评价水浒传里的潘金莲(不懂潘金莲昔日的苦涩)(4)

接着酒劲,潘金莲开始了最终的进攻。武松这时候猛然惊醒,看出了嫂嫂的“不怀好意”,便大手一挥,把潘金莲推倒在地,接着就是一顿文化输出:

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带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廉耻,为此等的勾当。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再来休要恁地!

看到武松如此激烈的反应,潘金莲连忙给自己找台阶下,说只是和叔叔开玩笑,切莫当真。但经历此事,二人心中都有了隔阂。武松对潘金莲有了戒心,潘金莲也遵循着得不到就毁灭的原则,开始在家中诋毁和排挤武松。武松也不墨迹,直接搬到衙门宿舍去住,只留下一脸懵逼、一头雾水的武大原地徘徊。

可见,武松的出现让潘金莲本就扭曲的心理直接崩坏,金莲也再不是那个性情刚烈的贞洁女子了,而是变成了一名彻头彻尾的不顾及礼义廉耻的荡妇。

某日武松被公司安排要去东京出差,临走前武松特地回家辞别武大,让哥哥工作不要太辛苦,遇事不要争辩,有什么委屈等兄弟回来再解决。武大像个啄木鸟一样不停地点头。而对于这个作风存在问题的嫂嫂,武松只给她留了五个字——篱牢犬不入。

潘金莲也知道武松在内涵自己,便跟个泼妇似的对着武松破口大骂,武松也懒得搭理她,直接踏上了出差的道路。潘金莲自武松走后便开始了对武大无尽的嘲讽,武大本就委屈了大半辈子了,对于潘金莲的无理取闹也是左耳进右耳出,时间长了,潘金莲也闹够了,二人便继续开始了貌合神离的小日子。

如何评价水浒传里的潘金莲(不懂潘金莲昔日的苦涩)(5)

阳谷县的天是晴朗的天,就在某个晴天里,潘金莲正准备关窗户,却没拿牢手中支窗户的杆子,失手砸到了窗下的路人。被砸的路人正欲发作,一抬头看到的确实俊俏的小娘子,随即春光荡漾,怒气全消。金莲连连道歉,路人一脸坏笑连说不打紧不打紧。

楼下的人望着楼上,远处的小茶楼更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们。作为一名好的营销人员,就必须具备精锐地把握商机的能力,显然,我们开茶馆的王婆,就已经察觉到马上会有一笔好的买卖要被促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