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卫视大决战电视剧(陕西编剧吴万哲)(1)

陕西编剧吴万哲:40集电视连续剧《胭脂岭传奇》寻求投资方

●当代渭北儿女的最奋斗壮歌

●当代三秦志士梦想成真的新传奇

●双胞胎姐妹时代变革中的恩怨情仇悲喜故事

●双胞胎兄弟两任村官的人生沉浮和迥异命运

●小农村、老农民、大社会、大商场,场场波涛汹涌

●新时期、新农民、奋斗史、情爱史、史史扣人心弦

本剧通过陕西渭北一对双胞胎兄弟在改革开放前后担任村干部不同人生命运及二人与一对双胞胎姐妹之间的恩怨情仇故事的讲述,反思新旧时代老农民苦辣酸甜的命运沉浮,热情洋溢歌颂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塑造了张金梁、张金柱、廖英珠、廖英侠、党西胜、邓财庄等时代艺术形象。

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文学》副主编、富平籍作家李印功先生描写农村改革开放40年长篇小说《胭脂岭》,2015年11月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并在《起点文学网》、《陕西农村网》《西部作家联盟》《大写昆仑》等网站连载,点击量达百万以上。同时参加了西部丝绸之路(西安)图书展和全国(深圳)图书展,被陕西省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收藏。入选《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2018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陕版)》。

2017年8月,参加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奖评选,在36部作品入围14部复评作品。《新西部》等杂志专题评论。同年11月,《渭南小说界》网络平台对其专题研讨。2018年10月,作为富平籍重要作家,参加了陕西省社科院、陕西省作协和渭南市委宣传部联合在富平县召开的“文学陕军再进军与基层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著名作家、文化学者莫伸、原野、党益民、王琪玖、仵埂、李红等给以较高评价。

本人受作家委托,将其改编40集电视连续剧,经近一年时间研读、构思,创编了《故事大纲》,拟定了详细策划书(已登记版权),现向社会各届寻求投资。

影视剧正在回归现实题材,本剧看点多多,相信会给投资人、给社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欢迎转发,欢迎洽谈,欢迎合作。

谢谢各位朋友!

陕西编剧吴万哲,2018-12-28

附:40集电视连续剧《胭脂岭传奇》项目策划书

40集电视连续剧《胭脂岭传奇》项目策划书

“大秦编剧”吴万哲根据著名作家李印功长篇小说《胭脂岭》创编的40集电视连续剧——

《胭脂岭传奇》

策划 王长寿

原著 李印功

编剧 吴万哲

主要内容目录

一、本剧主题

二、一句话大纲

三、原小说

四、著名人士对小说的评价

五、策划王长寿基本情况介绍

六、小说作者李印功基本情况介绍

七、编剧吴万哲基本情况介绍

八、小说作者李印功委托改编电视剧《授权书》

九、编剧改编有关情况说明

十、本剧价值分析

十一、剧本类型

十二、主要人物及小传

十三、主要人物关系图

十四、本剧主要线索

十五、主要故事索引

十六、本剧故事大纲

陕西大秦编剧文化传媒工作室吴万哲策划

二O一七年元月五日

40集电视连续剧《胭脂岭传奇》项目策划书

策划 王长寿

原著 李印功

编剧 吴万哲

一、 本剧主题

当代渭北儿女的最奋斗壮歌,

当代三秦志士梦想成真的新传奇。

双胞胎姐妹时代变革中的恩怨情仇悲喜故事,

双胞胎兄弟两任村官的人生沉浮和迥异命运。

小农村、老农民、大社会、大商场,场场波涛汹涌,

新时期、旧时代、奋斗史、情爱史、史史扣人心弦!

二、一句话大纲

本剧通过陕西渭北一对双胞胎兄弟在改革开放前后担任村干部不同人生命运及二人与一对双胞胎姐妹之间的恩怨情仇故事的讲述,反思新旧时代老农民苦辣酸甜的命运沉浮,热情洋溢歌颂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塑造了张金梁、张金柱、廖英珠、廖英侠、党西胜、邓财庄等时代艺术形象。

三、原小说

1、全文起点文学网《胭脂岭》连载,在连载的六十四天时间里,点击率位居一百二十多篇乡土题材作品的前四名,总点击率过万。

2、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旅游出版社2015年11月第一版《胭脂岭》(附件)。

四、著名人士对小说的评价

小说发表后,好评如潮,全国、省内外各大报刊竞相刊发消息、评论,这里摘取一些著名人士评论。

全国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所长、西部电影集团著名编剧、导演莫伸:《胭脂岭是有相当品质的长篇小说》

读罢李印功的长篇小说《胭脂岭》,看得出来,李印功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农村的发展变化,坎坷进程,甚至家长里短,鸡鸣狗盗,都被他尽揽笔下。他写农民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写农民的语言,写得活泼真切。可以说凡涉及农村和农民,他都熟稔于心,笔触所至,信手拈来。我觉得:在当今众多的作家中,像他这样具有扎实生活积累的作家是不多的。

纵观全书,正是由于具有了这样一些精彩的篇章,使得这部长篇小说具有了相当的品质。读完全篇,我总的一个感觉是:在作品众多的优点中,最突出的优点始终是作者对生活的熟悉。生活之树长青,生活是艺术之母,这些朴素而珍贵的箴言,在这部长篇小说里得到了非常充分也非常扎实的体现。

全国著名新闻工作者、陕西省第一个高级记者、陕西新闻界标志性人物、陕西当代新闻记者的导师、精神领袖原野:《胭脂岭打开了历史的轩窗》

打开样书,就像打开了一扇历史的轩窗。我竟然看得津津有味,有了读下去的兴趣。说实话,像我这把年纪的人,让我产生兴趣的书并不多见。我在年过八旬、老眼昏花的情况下,接连把书看完,掩卷惊叹:张国正所言不虚,还就是写得相当不错,很是值得一看。

突出的印象是,李印功把特殊历史时期的农村生活的横断面写得详细、确切、真实、生动、有趣,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是个罕见的东西。不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有很高的史学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发显示出它的珍贵。再过一百年,人们通过这本书看那一段历史,也能感受到它的真实。《清明上河图》现在在世界上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它就是让人们看到了在宋朝开封的一个街市上,宋朝人穿的衣服是怎样的,戴的帽子是怎样的,里面的人物有做小生意的,有牵骆驼的,有耍猴的,有卖布的,有钉掌的等等。一个生活的横断面,一块活化石,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当时没有录像照相技术,更没有电影电视,画就成了唯一的传承工具。现在尽管传承手段多了,但还是代替不了文学艺术传承的特殊性。

全国著名军旅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武警辽宁总队副政委党益民:

李印功这个农民出身的业余乡土作家,在耕种了半辈子的渭北土塬上,终于成功地收获了他的文学梦。他五十万字的处女作长篇小说《胭脂岭》,藉双胞胎兄弟姐妹纠结难解的爱恨情仇,成功地演绎了当代农民的生活困惑与精神迷茫,以震撼人心的故事和质朴真诚的语言,让我们陷入对土地深深思考。这棵根植于黄土深处的文学之树,无疑是当代农民生存状态的真实呈现。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与现代传播研究所王长寿所长:《胭脂岭》具有社会学价值。

《胭脂岭》以独特的视角,剖析当代农民真实的生存状态,以此透视农村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和道德结构受到的冲击,以及受到冲击后留下亟待填补的巨大空白,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具有社会学价值。而且在写法上立意高远,放得开,收得拢,充满悬念的故事贯穿始终,故事中的人物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细节真实,语言朴实传神,是思想含量和生活含量都很大的一部力作。

当代作家、中共西安市委党校教授、秦文化研究专家王琪玖:《李印功用小说讲故事的能手》

李印功的处女作长篇小说《胭脂岭》,是我近年来读过的为数不多的好作品之一。这部小说是用关中农村人普遍使用的关中话写的,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温暖的特殊韵味,简洁,实在,幽默,传神,解馋!老舍曾经说过,好的小说语言要“嘎嘣脆——开口就响”。李印功的小说语言虽然还达不到这个境界,但是很有质感,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只闻其言,即知其行,只看其行,即知其人。印功写人,很少从肖像和神情描写上着手,人物形象粗看起来似乎不够鲜明、清晰,但是其人的精神品格、性格特征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怪怂”陈黑顺,“敢爱敢恨”的焦芸香,“政治人”张金柱,“惯偷”三婶等人,言如其人,声口毕肖。这种描写方法,看起来粗糙,如石匠造像,刀法硬,线条粗,但却气韵生动。这当然得益于印功的农村生活底子厚,看人眼睛“毒”。

当代女作家、诗人、三部系列长篇小说《潮起潮落》作者李红:《胭脂岭里景如画》

总的印象是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更吸引人。也许是慢慢看进去了,也许是事件、人物、情感都展开了,反正是越看越顺,情节、人物性格越来越清晰。写的是真正的农村生活,农民生活。对读者来讲,可以说是有别开洞天的感觉。

对于人物命运的思考也很有意义。双胞胎兄弟,一个是张金柱后来的迷茫迷失,一个是张金梁不仅改变了村子的经济,还改变了村子的人文环境,改变了“球咬腿”和惠军那样一些人。这对于建设新农村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五、策划王长寿基本情况介绍

陕西卫视大决战电视剧(陕西编剧吴万哲)(2)

王长寿,男,1963年10月生,陕西省富平县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与现代传播研究所所长、管理学博士、研究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四个一批”理论人才,陕西省人大立法咨询专家,陕西省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产业、公共文化、区域经济

六、小说作者李印功基本情况介绍

陕西卫视大决战电视剧(陕西编剧吴万哲)(3)

李印功,1953年生,陕西省富平县人。1974年高中毕业,回家务农。酷爱新闻,痴迷文学,自学不辍。参加过路线教育工作队,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曾任富平县广播站记者、富平县委通讯组组长、《富平报》副总编、《陕西农村报》执行总编。新闻作品曾多次在全国、全省获奖。

2012年开始任陕西电视台《百家碎戏》《都市碎戏》编剧。创作有近百部碎戏在陕西电视台播出。

2013年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胭脂岭》是其第一部文学作品。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野女镇》也已收笔。

七、编剧吴万哲基本情况介绍

陕西卫视大决战电视剧(陕西编剧吴万哲)(4)

吴万哲,陕西宝鸡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中国电影文学、中国编剧协会、陕西编剧协会、陕西戏剧家协会、陕西文化创意协会会员,高级政工师、三级编剧职称,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主席,陕西大秦编剧文化传媒工作室堂主,历任中学语文教师、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企业政工干部、杂志编辑、记者等,现为自由写手,有影视剧本、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300万字,40余次获全国、省、市各类文学创作奖,被宝鸡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宝鸡市劳动模范”、宝鸡市“优秀文艺创作奖”。

吴万哲从1985年中央电视台在家乡拍摄上下集电视剧《麦客》时,喜欢上了影视剧本写作。真正有东西被搬上荧屏是本世纪初。这些年共创作拍摄电影、电视剧、电视短剧、微电影剧本210多个,在中央、北京、陕西、武汉等全国电视台播出,是北京神话传媒、北京红布衫影视公司、北京西影鲍强影视工作室等特邀编剧。其主要作品有:

(一)电影剧本:

拍摄剧本四个:《秋花难开》(西部电影集团、西安龙翔影视公司拍摄)、《夺爱》(北京原石动力影视文化公司拍摄)、《锅是铁》(陕西阿房宫影视)、《陇州社火》(西安星道影视);签约两个《烽火母亲》(北京神话传媒)、《老大驾到》(陕西慈教传媒);现在为江苏、山东等影视公司创作《波斯登》、《党支部》等。

(二)电视栏目剧剧本:

创作、拍摄电视栏目剧、电视短剧、微电影剧本190多个,在中央电视台、北京、陕西、甘肃、深圳、西安、南宁、武汉和宝鸡电视台等播出,为陕西电视台《百家碎戏》、《都市碎戏》、武汉电视台《街坊那些事》、西安电视台《狼人虎剧》、《西安故事》等栏目特邀、主力编剧。

(三)微电影剧本:

创作拍摄微电影剧本8部,其中《墨宝》荣获山西微电影大赛二等奖,全国三等奖,《追梦》获中国中铁文联第二届“金路杯”微电影大赛最佳制作奖、最佳人气奖。《新生》、《寻根》等获宝鸡旅游微电影“最佳编剧奖”。

(四)电视剧创作:

播出的电视剧有:五集剧《桃花坡》、四集剧《村长家事》(《西安电视台》),长篇剧大多因资金问题或搁浅,或进展缓慢。2007年,根据著名作家贾平凹中篇小说《晚雨》创作20集古装剧《真假县太爷》,有关公司相中,但因版权事宜搁浅。2008年,深入河北枣强县大营镇采访,创作24集电视连续剧《天下裘都》,已拍摄。2010年,参与北京北大星光影视公司30集电视连续剧《大营救》创作。2010年创作30集电视连续剧《霹雳火行动》,2011年被北京北大星光公司邀请,担任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改编40集电视连续剧本创作,后因投资人撤资搁浅。2012年后参与以中国农科城杨凌为背景的30集电视连续剧《撒种成金》、35集电视连续剧《榆阳秋》等剧本创作,2014年为中国网络电视台提交30集反腐电视剧《铁血书记》、《雾都生死场》故事大纲,受到好评,特写感谢信。现手头正创作的有30集现代电视连续剧《幸福童谣》、20集年代戏《关中宝贝》、30集年代戏《关中星火》、清官戏《大明清官袁可立》、当代戏《幸福楼里的娘儿们》等。

(五)戏曲剧本创作:

创作有大型秦腔剧本《九成宫》、大型现代眉胡戏《国宝魂》,喜剧小品《灭鼠》荣获全国小戏小品“曹禺杯”大奖赛奖,小品《山妹》荣获宝鸡市创作一等奖,并被宝鸡市豫剧团作为保留剧目长年演出,还被改编为秦腔小品,在《陕西电视台》多次播放。

(六)媒体关注:

《宝鸡日报》、《市民周刊》、宝鸡电视台、《魅力人生》、《西秦文学》和搜狐、华狐、戏剧界等多家网站多次以《罪恶编剧:吴万哲将100多个碎事变为碎戏》、《碎戏编剧“快枪手”》、《多产编剧吴万哲》等为题进行报道和专访。

八、小说作者李印功委托改编电视剧《授权书》

授权书

本人授权影视编剧吴万哲同志独立将小说《胭脂岭》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剧本。

小说作者:李印功

2016年12月30日

九、编剧改编有关情况说明

近年我曾为多个影视公司定制创作电视连续剧本,本人一些自由创作虽进展不理想,但锻炼提高了技艺。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信息:李印功想把自己长篇小说《胭脂岭》改编成电视剧,第一时间与李印功联系,并于2016年11月11日登门拜访,商谈改编事宜。李印功全权委托我当编剧,从事由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工作。

作为小说,《胭脂岭》无疑是一部非常完美、非常厚重的力作,但要改编成电视剧难度却十分巨大。因为小说与电视剧是两种艺术形式,著名小说、影视两栖作家刘震云曾说:小说是在自家卧室私语,而电视剧却是在酒店大堂与人对话。主要问题是:

一、全书缺少中心事件,人物众多,但贯穿全书人物较少;

二、小说中许多人物、故事,形象鲜明,精彩纷呈,但却不适合电视剧表达;

三、黑砖厂双胞胎廖氏姐妹着墨太少,与小说二主公构不关联,戏剧无法展开;

四、小说批判精神很强,但调子较灰,有些故事陈旧、粗俗,人物性格阴暗,这些都是无法在电视剧中展现的;

五、文化因子太少,地域性不是十分鲜明。

故此,我大胆采取“创编”形式,即以原原小说为蓝本,但不拘于原小说,并对小说主题、人物、事件、故事等进行了颠覆性的“创新”、“创造”。

我做的主要工作:

1、重新确定电视剧思想主题,融入时代色彩。2010年我受北京某公司委托,将我省著名作家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改编40集电视剧,当时好多人感觉没法下手,因为小说人评价说是“农耕文明”的“挽歌”,调子太灰,我改编时提出要改为“当代农民”的“颂歌”,这一思考受到制片方认同。故此本剧将以反映三秦农村、农民火热生活为主,淡化小说中的政治(反标)、落后、粗俗等色彩,以歌颂胭脂岭人创办集体企业、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中国梦为思想主题。

2、在保留原小说人物名字基础上,重新设置人物关系,重新定位和扭转人物性格、命运,合并次要人物,创造、增添新的人物。原小说写了两个廖英侠、一个廖英珠,我大胆去掉一个,把双胞胎放在一个家庭,对比来写;原小说张金柱流落砖厂成为疯子处处受人欺负,我改为他仍坚守共产党员信念,即便疯傻情况下,仍以一个共产党员严格要求自己,教育、带动别人,最后为拯救集体财产献身;两个下台队长,我合并为一个人(如果两人都是坏人感觉不太好),几个坏人也合并成一个人;对廖英侠的性格进行了大胆扭转、发展,为了剧情需要,新创造了廖英珠、汪碧霞、黄大卫等人物。

3、按照电视剧的叙事风格,重新编织矛盾,设置故事线索,全新结构故事。设想本剧以张金梁改革开放前发展商品经济、改革开放后自己先富、村人下跪当村长、后带领群众克服千难万险、呕心沥血为集村办企业、带领村民致富为中心事件,将几组爱情线、与对立面斗争线、家庭矛盾冲突线融入其中,使线索集中,矛盾冲突激烈,故事波澜壮阔。

4、融入独特的地域文化,增强本剧看点。在创编中,我将独特的渭北高原“老腔文化”、“细狗撵兔非遗文化”和大锅饭时期老农民落后生产、生活独特习俗及改革开放后当代秦人新农民、新农村、新产业、新形象巧妙融入,相信会为本剧增加一定看点。

5、以现代人思维方式处理小说中所反映的人和事,紧密结合现代人和电视剧必备元素特征。少写改革开放前,多写改革开放后(直至当代),少写痛苦、创伤,多写欢乐、幸福,少写粗俗、灰色,多写唯美、阳光,增加正能量、时代感和可看性。

以上是我“创编”中的一些主要思考,供片方参考、讨论、确认。

十、本剧价值分析

我之所以选中长篇小说《胭脂岭》要将其创编为电视剧本,有以下5方面原因:

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是国家稳定的基石,而村干部又是最基层的管理者,但这些年电视剧很少有直接、正面反映他们的东西。我很早就有这样一个愿望,写一部村干部的电视剧,为此也曾采访过陕西第一村东岭集团董事长李黑记、浙江优秀村干部王先锋等先进人物,可以说李先生的小说触动了我的生活积累。我相信,也和影视圈朋友聊过,这部戏在立意、主题、方向性上肯定没有问题。

2、陕西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而且陕西素以涌现优秀基层干部闻名全国,如近年先后涌现出在公无私的优秀郭天明、郭孝义等,事迹感天动地,我们塑造这类艺术形象是有原型的,能引起有关方面重视。

3、有李印功小说作为基础,有其在网络上连载、出书后的各界评论、网上销售、媒体报道等,可心说人气旺盛,这些对电视剧的创作、拍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5、党中央正在下大气力整治影视“三俗”文化现象,大力提倡主旋律、正能量作品,如果本剧能通过广大同仁多方奔走,纳入政府资助或扶持项目,相信成功可能性就非常大。

以上只是编剧本人的粗浅思考,请教于各位大家,多提高见。

十一、剧本类型

当代 农村 创业 爱情 传奇 商战 励志 民俗文化 主旋律

十三、主要人物关系图

陕西卫视大决战电视剧(陕西编剧吴万哲)(5)

十四、本剧主要故事线索

(一)事业线

双胞胎兄长张金柱当上村书记,风光无限,兄弟张金梁却因家穷娶不上媳妇一心捞钱,亲兄弟成了冤家对头。双胞胎姐妹廖英侠、廖英珠无意喜欢上了二兄弟,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走到一起。

(二)感情线

1、张金梁与廖英珠——廖英珠与大学同学黄大卫感情纠葛;

2、张金柱与廖英侠——廖英侠与孟建兆感情纠葛;

3、党西胜与常英——党西胜与小姐谷粉粉畸形感情——朱成与三婶米面夫妻、儿子朱满仓与甘肃打工妹葵花新时代青年人的恋爱。

(三)趣味线

1、渭北老腔文化

流传千年的老腔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国产电影《白鹿原》首现荧屏,受世人注目,2015年又荣登春晚,风头正劲,但这些多表现其“火爆高亢”一面,鲜有“缠绵细腻”。本剧将较多融入《将令一声震山川》、《活着》、《人面桃花》等,既表现其阳刚,又表现阴柔,给本剧增加文化底蕴。

2、细狗撵兔非遗文化

细狗撵兔是一种濒临失传的汉族民间竞技活动习俗,历史悠久,早在《史记.李斯》传中就有“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的记载,唐时犹盛,鼎盛时全国10余省群众参与。活动时数百只信狗驰骋追逐,成千上万名群众观看,山呼海啸,气势磅礴,扣人心悬,蔚为壮观,不仅是渭北农民消灭田间野兔、鼠害最佳手段,也是一种特色娱乐、体育项目,对释放情绪,锻炼身体,增强团结,减少兽害,增产增收,和谐生态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细狗撵兔是国家非遗项目,目前为止尚未有影视剧展现,这一文化元素的融入将提升此剧看点。

3、大锅饭时期渭北老农民落后生产、生活独特习俗和改革开放后当代秦人新农民、新农村、新产业、新形象展现。

十五、主要故事索引

第一单元 双胞胎姐妹爱上双兄 人各有志好兄弟内斗

第二单元 好政策金梁拼命先富 众村民下跪逼其当官

第三单元 金梁三板斧剿灭三风 西胜财庄怀恨作死对

第四单元 金柱落难误入黑砖窑 守信念忍欺辱破大案

第五单元 张金梁组建留守联盟 廖英侠断情投身房产

第六单元 石灰窑关停金梁叫苦 廖氏姐妹倾心尽力帮

第七单元 张金梁呕心沥血办厂 党邓利欲熏心使诡计

第八单元 金柱殒命全村人送葬 胭脂岭新传奇美名扬

(电话、15891078984,邮箱:SXJSWWZ@163)

吴万哲2016年11月12日至2017年元月6日写于宝鸡家中陋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