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歙县乡村,虽有千百村而各有不同,可以说是一村一品, 一村一俗,除此之外每个村子的传说故事也是各不相同,村子之间颇有“山中同日月,比邻若天涯”之玄妙。
竦坑位于歙县东部,被山环绕
在歙东,有一处山村,名曰“竦(song)坑”若是我不注音,你是不是不会读?
竦坑对于徽州乡村而言,是年轻的村子,大概建村才400年左右,据查建于1604年左右。
竦有耸立之意,可想而知此处必有高山,亦或者这里山路崎岖陡峭,上下必须昂头方可见人。因为地理的原因,出门必须肩扛背挑,翻山越岭,所以这里的男人大都体型健硕威猛,力气颇大,人称“竦大汉”,所以当地有“竦坑竦大汉,挑米挑十担,彻起十人塝(石塝),赶上十人担。”之民间谚语,这谚语从何而来?。
塝,就是用石块堆起来的平地
竦坑大多数人姓江,却也有一些别的姓氏,这在宗族势力雄厚的徽州,少姓之人落入大姓之中,受些欺负却是家常便饭,不少人最后都成了过客,远迁了事。
但是相传有这么一位竦大汉,不知姓氏名谁,年少之时和母亲飘落至此,许是过于强健,旁人不敢欺负,便在江氏的庇佑下落地生根。
生活在山里高山上,生活很不方便
这竦大汉逐渐长大,生的健硕如山,身上疙瘩肉如同铁铸,力气之大,恐怕只有项羽这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人才能匹敌。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竦大汉去旌德挑米回来吃,在绩溪五都某地,见有十个人在砌石塝(石头垒成的墙,控制水土流失,使得陡坡变平),他便歇气观看。
挑担走山路,走到人想哭
只见这些壮劳力抬着大石头上塝,带头之人喊着号子:“一二三呀!加把劲呀!”
众人“嘿哟嘿哟”的一同使力,显得十分吃力。
他们十个人使足了力气,但是对于力大如牛的竦大汉来说,十分不解地说:“早饭没吃饱么,嗯个屁屁小石头,何以要许多人抬。"
那些人听了不服,骂他:“就知道薛憋,嗯个死嘴壳,尔(你的方言发音)来试试看!”
这种小石塝相对简单(街口)
竦大汉摇摇头笑嘻嘻地说:“好嘎,你们负责把我这担米挑过竦岭,石塝我一个人砌好。”
大家互相商量一下,觉得占了便宜,本来还想留几个人看着竦大汉,怕他大话讲过头,修不好石塝,也能顺便也帮他一把。
不过现实很残酷,竦大汉的米担太重了,那十个人只好各分一担挑走。
上山挑担,只有力气不行,还要分配力气
不久之后,这十个人正在“哼嗤哼嗤”的挑担,刚把米挑上竦岭头,正准备在此处歇息片刻,却不想下方一人急速上来,定睛细看,不是那竦大汉又是哪个。
众人见竦大汉跟屁虫一般,很快就到了,大惑不解。
“尔把塝砌好了?”领头之人问。
“砌好了。”竦大汉平静地回答:“几斧头的轻巧事。”
众人愣在当场,直接宕机。
很多房子就是建在大石塝上
“大家把米担还我,我自己挑吧!”竦大汉见众人没反应,自顾自说道。
“哼哼,薛憋薛过头了,不犯法!”
“尔小子反悔了吧!哪有这等好事!”
“看我们挑担到了竦岭,来占便宜啊!”
众人觉得智商受到了侮辱,你一言我一语地奚落开了。
想想也是,这怎么可能呢?那石塝,十个壮劳力起早落夜干,起码也要做三天工,竦大汉倒好,屁大的工夫就好了,我们看起来有这么笨吗?
竦坑地形蜿蜒多山,挑担多绕路
竦大汉见大家不相信,用手一直石塝方向:“各位,不骗你们,塝是真砌好了,你们自己去看嘛,我在这里等着你们回来”。
众人看他不像在扯皮趣(瞎吹牛),便叫了一人跑回工地查看,等那人回来答复,石塝果然是已经砌好。
众人目瞪口呆,不约而同地说:“叉斗,这真是仙人砌的塝啊!”
此后,这个地方便叫做仙人塝,不过民谣流传至今不知怎的变成了“十人塝”
传说竦大汉死后,被埋葬于里竦坑。百年之后,有一位叫江志带的,在耕地的时候见竦大汉骸骨暴露,好心的帮他重新入土,晚上就梦到竦大汉来道谢。
在歙县有很多各类石塝(蜈蚣岭)
第二天江志带食量大增,臂力渐强,单手就能拎起二三百斤沙袋,人们都说,江志带是竦大汉的后身。
其实想想,哪有什么仙人塝,无非是吃的苦多了,更加吃苦耐劳,这砌石塝不仅吃苦还有技巧,并不是力气大就能解决的,如果非要说有仙人,那就是勤劳的徽州劳动人民,他们创造了满山的石塝,诸如蜈蚣岭之类,哪有一朝一夕能够成功的,无非是有无数先人在负重前行,我想这有可能就是竦坑的“先人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