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K金

“AU”或“G”是国际上用来表示黄金纯度(即含金量)的符号。K金饰品的特点是用金量少、成本低,又可配制成各种颜色,且提高了硬度,不易变形和磨损。

K金按含金量多少又分24K金、22K金、18K金、9K金等。我国市场上最多见的“18K 金”,其含金量为18×4.1666=75%,饰品上应打上的印记为“18K”或“Au750”/“G750”。

k金与kc金的区别(K金的分类有哪些)(1)

2.K金相关分类

按国际标准,K金分为24种,即IK到24K。不过,作为首饰用的K金种类还不到这些,世界各国采用的首饰材料都不低于8K。这样,实际上真正算作首饰用的 K金种类是 17种。

在这17种K金材料中,18K和14K是使用最多的,它在各国首饰业中都是主要首饰原料。为了丰富各种K金的表现力,国外在含量标准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其它合金配比系数,合成色彩各异的K金。

k金与kc金的区别(K金的分类有哪些)(2)

3.K金计算黄金含量

K金的“K”是外来语“Karat”一词的编写,完整的表示法是这样的:Karat gold(即K黄金), K金的计量方法是:纯金为24K(即100%含金量),1K的含金量约是4.166%。

用“K”来计算黄金含量的方法出于地中海沿岸的一种角豆树。角豆树开淡红色的花,结的豆荚长约15厘米,豆仁呈褐色,可制胶。这种树无论长在何处,所结的豆仁大小都完全一样,所以,古时候人们把它作为测定重量的标准。

久而久之,它便成了一种重量单位,用来测量珍贵、细微的物品。那时钻石和黄金的计量也使用这一单位,也就是“Karat”。直到1914年,国际上才把“Karat”规定为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