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老舍茶馆听书的感觉说说(聆听和盛茶馆听评书)(1)

70个原生态温江故事

70个温江好声音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悦读温江70声」栏目,又见面啦

为你阅读最动听的温江故事

本期文末有书卡

不愿囿于寻常|第十八期

·点击收听·

来老舍茶馆听书的感觉说说(聆听和盛茶馆听评书)(2)

《和盛茶馆听评书》

作者:刘文成

朗读者:永如初见

解放初期,今和盛镇舒家渡场上有好几家茶馆,尤其“和盛茶馆”生意兴隆。

和盛茶馆的盖碗茶,从茶具配置到服务规格,在场上算得上一流。若有人进入茶馆坐下,堂倌边唱边迈着流星步来到茶客面前,右手挽起铜嘴茶壶,左手卡住锡茶船和青花瓷碗,抬手一扬,“哗”地一声响,一串茶船脱手飞出,茶船刚放下,“咔咔咔”声响,一个个茶碗放入了茶船,提起铜茶壶,一圈蜻蜓点水冲上茶水,碗碗鲜水冲掺得冒尖尖儿,却无半点溅出碗外。用手一勾,一个个的茶盖便盖在茶碗上。这种泡盖碗茶的高超技艺,是川西坝子茶铺里堂倌的绝招,往往令人既惊且喜,叹为观止。铜壶烧开水泡出的茶,色佳味香。茶客们有的跷起二郎腿悠哉游哉地细品慢饮,有的悠闲从容摆起龙门阵,还有的嗑嗑瓜子,图的是轻松自在的气氛。

到场上的茶馆喝夜茶,又是一种休闲乐趣。其中尤数和盛茶馆客多,因为茶馆里有个技艺很好的说书人,几乎常年在此讲说评书所故。不少下了班的工人,附近收了工的农民,到和盛茶馆既品盖碗香茶,又听评书故事,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说书人的讲桌,摆在茶铺当门的里面,罩上阴丹蓝的布围,桌面左侧摆上一个清花瓷茶碗,开讲后右侧放上一块紫檀色的惊堂木。说书人穿着或灰或蓝的长布衫,或坐或立地居于书桌后,手执一方惊堂木,不时或轻或重地敲拍着桌面,根据所讲评书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发出或清脆或沉重的响声,声声扣动着听书人的心弦。有时故事到了危急紧张的关头,说书人常扬臂挽袖,手舞足蹈,尽管是三尺讲台,说书人夸张模拟的动作,惟妙惟肖的表演,十分生动形象。听书人在堂下或坐或痒痒,忘情入神地倾听着,常跟着说书人所讲的故事情节而情绪波动,有的端起茶碗,竟然忘记送到嘴边啜吸,有的甚至挥动着手中的折扇,跟着说书人喊打喊杀。当时讲的内容主要有《杨门女将》、《三国演义》、《济公传》等。讲的过程中,常常是说到关键地方,说书人便突然扎了板,道声:“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明日请早。”故意留下一个悬念。于是第二晚自然又是座无虚席。

盖碗茶香,评书趣浓。在当时,这确实是平民百姓劳动之余休闲的一种好方式。

朗读者感言

寒来暑往,光阴似箭,时光荏苒。当今的中国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老茶馆也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但无论如何,我心中的老茶馆依然在那里。

— 关于朗读者 —

永如初见

现居成都温江

喜爱文学艺术,温江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

温江朗诵艺术协会会员

用文字和声音传递正能量

颂扬祖国的大好河山及美好生活

悦读温江第十八期

我们准备了开元书坊书卡1张

送给本文走心留言

十六期中奖名单【再见】

请在8月16日(周一至周五9:00—17:00)

到温江区新闻中心604领取

今日话题

你有想做却又怕做的事吗?

***数据统计截止8月12日16:00

《悦读温江・70声》诚邀你的加入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你的声音不需要专业但一定是真情

你的文字不需要华丽但一定要真实

JIN WEN JIANG

《悦读温江・70声》用你的声音、用你的文字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可以是你亲眼所见的温江城市变化、身边暖心故事,也可以是你在温江工作、生活、成长的亲身经历...

将你的文字或音频

发送到286021208@qq.com邮箱

一旦入选

将邀请你录制《悦读温江・70声》

或者选配《悦读温江》主播

朗读你的精美文字

让作品有把耳朵叫醒的声音魅力

来老舍茶馆听书的感觉说说(聆听和盛茶馆听评书)(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