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屏小生。苏林

宗祠,又叫祠堂、家庙、祖庙等,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据文献资料记载,石屏汉民先祖多由明初随军队移民而来,他们既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同时也带来儒家宗祠文化,建宗祠的目的,既希望后代子孙能铭记先祖们的创业不易,又希望族人能够有凝聚力共同抵御不同时期的各种困难和灾害,祈愿子孙世代延绵并昌盛发达。

小编与石屏宗祠的结缘,大概源于见到流散于市面的一些石屏宗祠相关物件:

如这块石屏清末武进士罗长华家的宗祠砖石: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1)

△砖铭文内容为“清光绪己丑进士、钦命副都统衔江苏水师统带、石屏罗长华建筑父兄祠堂砖”。 罗长华,己丑(1889年)科,与兄罗长林同入京应考,同时被取为武进士。罗长华官任湖北荆州守备,力掌安徽宜州、江南江淮卫兵权,后奏调任江苏水师统带。

又如这两张清代嘉庆年间石屏十老寨涉及迁葬制度的执照: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2)

△清嘉庆九年(1804年),十老寨何氏与李氏两族间的田地纠纷案。

也正因为上述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与石屏宗祠息息相关的物件,让我心中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石屏现存的宗祠共有多少个?具体位置分布在哪些地方?现存状况如何?小编以实地走访为例,做了第一期的石屏宗祠统计,一起来看:

一、十老寨何氏宗祠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3)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4)

十老寨的何氏宗祠,何氏宗祠的相关介绍,前面已发文介绍过,大家有兴趣的点开相关链接即可,在此不再详述。(链接:1、石屏十老寨清代执照(一);2、石屏十老寨清代执照(二))

要补充的一点是,今年清明时节,小编与石屏县志办等单位的同志们,一起见证了十老寨何瑶后人回乡认祖的时刻。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5)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6)

△在古朴的宗祠中,何瑶(曾任云大校长、火车头设计师)的后人们从千里之外赶来,族人间虽已是不同的口音,但交流的气氛十分热烈,当看到这些分别多年的族人,克服一切困难第一次相聚时,小编深受感动。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7)

△席间有幸看到了与袁嘉谷相关的碑刻拓片

能够见证并深度参与像石屏十老寨何宗祠这样的族内活动,在小编的人生经历中还是第一次,深感荣幸!

二、杨新寨杨氏宗祠

杨新寨与十老寨相邻仅一两公里,村内有一杨氏宗祠: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8)

△宗祠大门上有“关西祠”匾额(2006年立),据大门背后一块功德碑刻(杨新寨村委会所刻)介绍,杨氏宗祠大门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到了1930年,杨新寨办学于此祠堂内,名为新民校园,解放后更名为杨新寨小学。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9)

宗祠大门背后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10)

△宗祠内建筑(下殿)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11)

△ 宗祠照壁:小编在走访杨氏宗祠的过程中,在宗祠门口遇见一位老人,他叫杨泽民,当他听说我对石屏地方历史感兴趣,随即带我进宗祠内并详细讲解建筑历史及家族往事给我听。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12)

△老人家还带我到家中,找出自己和族人所编写的族谱给我看。族谱的编写,得益于杨泽民老人对家族历史物件资料的收集、整理,甚至外地多方走访、考证才编纂完成。家族资料中,最重要的原始资料有历代先祖们祖坟上的碑刻文字记载、老族谱等等: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13)

△杨老向我展示了杨氏家族传承的巨型尺寸老族谱,此族谱的年份时间大约为清末,据杨老介绍,杨新寨里的“杨新”二字,即取自他们第一世始祖“杨新”的名字,始祖来自江苏南京。

三、李家寨李氏宗祠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14)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15)

△李氏宗祠大门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16)

△大门前有选自袁嘉谷的题联刻字,看此联石刻的材质应为后世人所新立,原联应是特殊年代毁坏。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17)

△建盖宗祠的老墙砖上有“李大族”铭文

小编到达李家寨李氏宗祠时,大门紧锁,正遗憾不能进宗祠内一看究竟时,竟然在宗祠门口遇见了高中同学许燕飞,才知道她家原来是住附近的蔡营村,在得知我的来意后,她告诉我她认识管宗祠钥匙的人,于是在许同学的带领下,很快找到了看门人,最终得以进去一看,真是感到幸运。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18)

△从侧门进来后,看到的宗祠大门背面。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19)

△进大门右侧的墙上,有一石碑,可惜字迹大多已毁;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20)

△从残存碑文上看到同治九年(1870年),猜测此碑为建立(或重修)宗祠时所立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21)

△跟着管钥匙的白广珍老人进到祠堂内,老人家告诉我她已80岁,如此年纪的她依然步履矫健、耳聪目明。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22)

△宗祠内有“陇西祠”匾额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23)

△ 宗祠内景,宽敞明亮。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24)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25)

△宗祠内景:“忠厚传家”匾额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26)

△李氏宗祠内的几座建筑保存和维护的状况良好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27)

△另在宗祠内最里间建筑上看见一布标,上面落有“原十三军尖刀连八连退役老兵”,不知道这个连队的老兵有过怎样的过往历史,还请知情网友们告知。

四、郑营陈氏宗祠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28)

郑营的陈氏宗祠是石屏县内知名度最高的宗祠了,已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它由陈鹤亭于1925年所建。宗祠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碑文石刻也多由名人所题:如大门上的“陈氏宗祠”四字由云南华宁人朱家宝先生题书,他与陈鹤亭同为光绪壬辰科进士。宗祠大门两边的匾额“源远流长”等匾额由滇都唐继尧所题书,大门内面的“迪光贻令”由名士陈荣昌所书。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29)

△陈荣昌手迹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30)

△陈氏宗祠内景

关于陈氏宗祠相关介绍的文章也很多,小编也不再详述。唯一补充的一点是,小编从《秀岭凤山》书中得知,如此宏伟且精致的宗祠,由石屏宝秀凤山的王兆清(或许也写为“王照青”)等人建盖,此外,石屏二中的民国校舍,秀山凌云阁,石屏一中的企鹤楼,甚至连思茅的石屏会馆等,王兆清都有参与。

五、郑营武氏宗祠

武氏宗祠位于郑营东南面山坡上: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31)

△武氏宗祠前殿,门口已杂草连连,墙体斑驳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32)

△前殿建筑的大梁上写有“时大清光绪三十一年(即1904年)岁乙巳卯月丁未日丙午时武氏合族人等重建”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33)

△走到宗祠院内更是杂草连片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34)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35)

△虽然有些破落,但可以看到石刻雕花的各种瑞兽依然栩栩如生。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36)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37)

△中殿建筑的房梁上写有“时民国十四年岁次乙丑季冬月初三日酉时武氏合族人统莘匠李家壁、泥匠王照青重建”。即宗祠大门于1925年所建,而大梁上写有的“王照青”,或许就是《秀岭凤山》一书中所说的建盖郑营陈氏宗祠的“王兆清”。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38)

石福赖氏祠堂 石屏宗祠走访及统计(39)

△后殿大梁上写有“大清(光绪)十九年(即1893年)岁次癸巳乙丑月己巳日乙丑时阖族人等重建”。

由武氏宗祠建筑大梁上的文字记载可知,宗祠内的前、中、后殿在不同时期都重修过,从1893年至1925年近30年的时间都有族人在维护家族宗祠建筑。

石屏宗祠的探访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