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如果你没能意识到潜意识,就会任由潜意识主宰你的生活,你却称之为命运。”

梦境中的人物,神秘的猫咪、锦鲤和鹦鹉,一双双迷离的眼睛……2022年12月17日,韩国艺术家李黛伦的个展《穿越幻想:一个女人的碎片》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总部空间启幕,独具一格的绘画和雕塑打开女性的心理层面,向观众展现一个美轮美奂的幻觉世界。

意识流在现代艺术中的可能性(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1)

李黛伦(Diren Lee),1983年生于韩国,本科毕业于弘益大学纺织艺术专业。单一的作品系列无法代表李黛伦的整个世界观,新发布的系列与旧作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属于她的世界。

意识流在现代艺术中的可能性(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2)

韩国艺术家李黛伦

她在作品中向古典神话与东方主义致敬,并精心描绘独具一格的角色与符号体系。她打造的内在世界是为了治愈伤痛。她总使用一支画笔完成创作,希望藉由这种方式赋予人物鲜活的生命力。李黛伦的受众并不局限于艺术爱好者,她曾与众多韩国企业合作设计商业产品,也因此博得公众喜爱。

李黛伦是一位执着于探索潜意识世界的艺术家,在本次展览的全新作品中,艺术家将“暹罗”这一角色化作象征意识与无意识的符号,运用戏剧化的幻想元素营造神秘色彩。

意识流在现代艺术中的可能性(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3)

看见你,145.5 × 112.1 cm,布面丙烯,2022

意识流在现代艺术中的可能性(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4)

花园里,162.2 × 130.3 cm,布面丙烯,2022

黑底白纹的猫咪,蜷曲的金色锦鲤,还有系列作品中全新登场的鹦鹉。这些动物与作品中其他角色共存,观看画作时,总让人觉得动物们似乎想和画面中的角色交流。观众们在李黛伦作品中发现的画面,正是艺术家潜意识的表达。她深谙“离水之鱼”美学,以错置技法安插异样的空间与时间元素,在画布和现实之间注入全新张力,创造出一方异质化空间,最终实现心理解放与意识解放。

艺术家围绕“暹罗”这一角色构建作品叙事,主角暹罗的潜意识也有自己的名字“荷娜”。角色意识以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存在,象征着李黛伦的意识与潜意识,也是艺术家搭建作品世界的关键元素。两种意识状态在作品中共存,都能认识到对方的存在,并携手创造同一个世界。

意识流在现代艺术中的可能性(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5)

外婆的爱,72.7 × 90.9 cm,布面丙烯,2022

意识流在现代艺术中的可能性(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6)

真相追寻者,112.1 × 145.5 cm,布面丙烯,2022

艺术品像是梦中世界的拼贴画,又像意识世界中让人照见面容的镜子。艺术家在作品中纤毫不差地复刻动物的皮毛,只为细致入微地洞察潜意识中的画面。艺术家格外注重人物眼中的瞳仁,因为那既是人物表露情感的窗口,也是艺术家与人物交流的通道,体现了艺术家目前深邃而神秘的绘画风格。

意识流在现代艺术中的可能性(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7)

展厅现场

意识流在现代艺术中的可能性(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8)

展厅现场

意识流在现代艺术中的可能性(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9)

展厅现场

与艺术家之前的作品相比,本次展出的大多数作品饱和度较低,色调更为宁静。艺术家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便以这种形式平静地袒露内心。

意识流在现代艺术中的可能性(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10)

展厅现场

意识流在现代艺术中的可能性(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11)

展厅现场

意识流在现代艺术中的可能性(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12)

展厅现场

首次亮相的雕塑作品则屹立在意识与潜意识两大维度的边界。观众看到存在于两大维度交界处的猫形雕塑,就好像见证了两大维度的存在。

李黛伦希望观众们能在展览中享受穿梭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激昂体验,随后转过身来,站在全新的角度观察自己。

展览持续至2023年2月12日。

南都记者 黄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