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明,1910年生于日本东京都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是日本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1943年,独立执导了处女作《姿三四郎》,影片上映后打破票房纪录,黑泽明由此受到关注。此后拍摄的诸多电影多次获得国内外的奖项,为后世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电影大师。

回顾电影大师之黑泽明(回顾电影大师之黑泽明)(1)

黑泽明导演善于挖掘人性,展现出人心里面最为原始的东西。这一点在《罗生门》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罗生门》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导演将其直白地命名为“罗生门”。罗生门本为日本京都罗城的城门,原为日语,后用来借指人世与地狱之界门,事实与假象之别。导演通过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不同的阐述展开对人性的探索,采用看似落魄的半乞丐半贼人用庙生火、吃供果等展现他活的通透。影片中乞丐所说的“人们只想忘掉坏的东西,而去相信那些捏造的好东西”也印证了主题。在电影《乱》中太郎、次郎对权力的相争,对父亲的不顾也体现着乱世下的人性。

回顾电影大师之黑泽明(回顾电影大师之黑泽明)(2)

在黑泽明导演的多部影片中,都习惯用天气这一意象营造气氛。例如,影片《乱》中国,在秀虎告知让位前,天空风平浪静,云彩也纹丝不动。而当他说完让位给太郎之后,狂风来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为后面的太郎掌权后弃父亲不顾,次郎与太郎的争斗,以及秀虎无家可归等做了铺垫。在结尾处秀虎看到三郎死时,抬头看向天空,看到的则是乱世风云,波诡云谲。在《罗生门》中,开篇便是大雨,暗喻人性的丑恶。在多襄丸诉说遇到女人之前,他抬头看向天空,一朵云纹丝不动。初次见到坐在马上的女人时风起,当他和男人打架时狂风呼啸。在影片结尾部分樵夫抱走婴儿,天气放晴,阳光显露也是对人性中善的体现,这里的婴儿所代表的是希望,是纯洁无瑕的心灵,向人们诉说的是人性虽恶,但善是最终向导。《姿三四郎》中,姿三四郎夜晚跳入池塘抱着木桩时,他抬头看向天空,一轮明月悬挂在空中,这与后面看到荷花的顿悟也有着很大的联系。在佛教中“水中月、泥中莲”指的便是开悟,是不可言喻的精神上的突破。在影片结尾部分,桧恒源之助与姿三四郎草原决斗时,云的大片飘动,风的呼啸都体现着决斗的壮烈。

回顾电影大师之黑泽明(回顾电影大师之黑泽明)(3)

《乱》剧照

回顾电影大师之黑泽明(回顾电影大师之黑泽明)(4)

《罗生门》剧照

黑泽明导演在后期彩色电影中,善于运用颜色表现影片人物与场景。如《乱》中,秀虎的衣服为白色,预示着他将退位。太郎的衣服为黄色,是权力的象征,为秀虎让位给他做铺垫。次郎是浅红色,后期衣服颜色为血红色,代表血腥,预示着与太郎的争斗和战争。三郎的衣服为蓝色,是纯净的象征。在影片父亲睡着时,也是三郎为他折树枝遮凉,虽嘴臭但心善,暗示着三个孩子中只有三郎是孝顺的。在战争场面中,大面积颜色的运用也为后世导演们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张艺谋,在《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长城》等影片中都有黑泽明的影子。

回顾电影大师之黑泽明(回顾电影大师之黑泽明)(5)

《乱》剧照

回顾电影大师之黑泽明(回顾电影大师之黑泽明)(6)

《英雄》剧照

回顾电影大师之黑泽明(回顾电影大师之黑泽明)(7)

《满城尽带黄金甲》剧照

黑泽明导演在改版话剧时的台词处理也结合了日本当时的情况,例如《乱》改编自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同时结合了日本实况,使台词并不违和。这便与冯小刚导演的《夜宴》形成了对比。同时擅长采用暗讽手法,在秀虎无处可归时,狂阿弥以小鸟孵化蛇蛋,最终被蛇所吃掉暗讽秀虎的父子关系。在秀虎从大火中失魂落魄走到旷野过程中,中间没有一句台词,但画面中的狂风已说明了一切。在之前的太郎与次郎双兵交锋场面没有喊打喊杀,而是用凄凉婉转的音乐代替,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回顾电影大师之黑泽明(回顾电影大师之黑泽明)(8)

《乱》剧照

黑泽明采用象征含义,以及大胆的用色为后世电影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影片中战争等场面的场面调度也被众多导演所借鉴,他依靠自己独特的电影风格成为了一代电影大师。

,